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台湾学者陈志梧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台湾学者陈志梧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对于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进展已经由最初的“转向社会空间”过渡到“挖掘社会空间”的深度。福柯等思想家关于社会空间理论的划时代著作被广泛引用。然而,殊为遗憾的是这些著作的中文翻译者陈志梧先生却被引用者严重忽略了。陈志梧先生的博士论文、有较大影响的译著、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以及他的社会空间理论应用成果足以让我们仔细品味和尊崇。

关键词:陈志梧;空间变迁;文献翻译;社区建筑;淡水社区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集社会空间理论之大成者——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上个世纪的预言是如此之准确:无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理论变革里,“社会空间”无疑都将代替“时间”占据重要地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惯习。[1]以社会空间理论来沟通和搭建时间、空间以及社会存在三元素的有机关联无疑是中国大陆理论界的重大创新。学者们对于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进展已经由最初的“转向社会空间”过渡到“挖掘社会空间”的深度。空间诗学、空间叙事学、空间政治学、空间社会学蓬勃兴起。在众多研究中,福柯关于空间理论的划时代著作《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空间化》等被广泛引用。①

然而,殊为遗憾的是福柯这些著作的中文翻译者——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硕士、台湾大学城乡所博士、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OURs)发起者陈志梧先生却被引用者严重忽略了。大陆学界至今没有一篇系统介绍或者评论陈志梧先生及其作品的文章。如果我们对译者的研究方向、学术专长、外语水平、翻译风格缺乏足够了解,将十分不利于我们察觉原著与译著之间的差异,也将十分不利于我们掌握原著的背景、意蕴、指向与归宿。尤其当我们所接触到的译著并非直译至原著语言而是转译至第三种语言甚或第四种语言的时候,②③恐怕很多研究者就很难明白其中意味。

在笔者撰写博士论文《城乡社会空间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时,对《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标题中的“正文和上下文”的具体指向——“何为正文?何为上下文?”同样不甚了了。为力求甚解,笔者对陈志梧先生及其译著与著作进行了一番跟踪研究。笔者惊讶地发现其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鲜有对他的集中介绍,④但同时又深深感佩于他的笔耕不辍、著述甚丰。在跟踪过程中,因为研究资料的匮乏,笔者曾向陈志梧先生的博士导师——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学术求助,得知陈先生已经于2000年因肝癌英年早逝,不禁唏嘘不已、扼腕叹息。

为了缅怀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彰显他对社会空间理论的卓越贡献,增加大陆学界对他的学术兴趣和成果的了解,以便准确掌握原著,同时促进两岸学界在空间理论研究方面的及时沟通,⑤笔者以时间为序,整理出陈志梧先生的博士论文、有较大影响的译著、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以及他的应用成果,撰成此文,以期激发学界共同探讨。

一、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确立

陈志梧先生1988年于台湾大学土木所(后为建筑与城乡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空间变迁的社会历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时期的宜兰地景为个案》[2]是以《空间之历史社会变迁:以宜兰为个案》⑥为基础建构而成的。论文的核心主题是勾勒宜兰平原自1810年到1945年百余年间空间变换及找寻其社会历史原因。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方法论的考量;第二章:清领时期(1810-1895)的宜兰平原;第三章:军事统治期(1895-1900)的宜兰平原;第四章:经济整备期(1900-1914)的宜兰平原;第五章:糖业入侵期(1914-1920)的宜兰平原;第六章:三郡时期(1920-1937)的宜兰平原;第七章:统制时期(1937-1945)的宜兰平原。陈志梧先生的博士论文后来成为台湾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它被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淡江大学、国立宜兰大学等台湾高校以及大陆高校的硕博学位论文高频引用。

二、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空间著作的译介

转译和介绍列斐伏尔、福柯、卡斯特尔等思想家关于社会空间理论的经典原著(原著大多是法文版)是陈志梧先生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他独辟蹊径之处,也是对当前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重大文献贡献之一。我们今天经常引用的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学的反思》、福柯的《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卡斯特尔的《一个跨文化的都市社会变迁理论》等等均是由他经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的。

在我们今天的研究视野之外,陈志梧先生还有一篇译文与社会空间理论密切相关:德里达的《超越安居欲望的建筑》[3]。该文原文是基于德里达与梅耶就建筑本身与建筑所再现的社会思想展开的学术对话。陈志梧先生1992年将其翻译成中文后发表在台北《岛屿边缘》⑦杂志第3期。

诚然,从宏观层面而言,我们对于结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有所了解,甚至有些研究。然而从微观层面而言,我们至今对于他与福柯亦师亦友的个人情谊以及他深藏不露的空间哲学则少有问津。据笔者体会,陈志梧先生精选德里达与梅耶的这篇思想对话作为《岛屿边缘》第三期“拼贴德里达”专辑的重要原稿,应该有如下四个重要考量:第一,对它的翻译,有助于使福柯和德里达师徒间关于空间的思考相互辉映。第二,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德里达访谈》并没有收录这次学术切磋。因此,对它的翻译,丰富了学界研究德里达时的宝贵资料。第三,对它的翻译可以使列斐伏尔、福柯、德里达、卡斯特尔四位思想巨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空间哲学思想连续、系统地呈现在后来的研究者面前。第四,就访谈原稿的内容来看,它集中代表了德里达由“建筑空间”升华至“社会空间”的关于“结构——解构——建构”的辩证思考。本文正可以视为德里达“解构并非肢解”的理论主张。

经过对陈志梧先生译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德里达在对话中主要体现了三个层面的思想:第一,我们的讨论对象——建筑的问题,也就是场所的问题(场所是欲望可认识自身之处,是欲望生存之处),也就是在空间中发生的问题。第二,“解构”不是简单地肢解既有的存在物,其本身孕育着建构观念。我们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解构”更有建筑意味,“解构”就是我们在一定的社会空间范围内经过不间断的思考后所做出的创造之举,而这种创造也是永不停歇的。第三,“空间化”的建筑是一个通过相对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建筑也可以被视为“凝结的时间”。

陈志梧先生在本译文的摘要中表明了他对这段对话的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他认为,梅耶之所以发起这场学术对话是因为梅耶希望了解到——在德里达的头脑中,“解构”究竟是什么,建筑与思想能否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对话中德里达所力图展现的“新浪漫主义”哲学与德国哲学家加达玛以“微弱思想”去做局部解释的理论态度有所不同,德里达对“解构”的理解并不是去零敲碎打地拆散原有事物的结构,而是在于本质意义上对它提出整体性的质疑并颠覆它,创新它。在彻底性和开拓性上,德里达的理论勇气无疑开了当代建筑专业者以及理论学者的风气之先。

三、参与式社会空间的追寻—社区建筑

陈志梧先生在从事大量翻译工作之外,还拥有大量原创作品。⑧他于1996年发表的《社区建筑的浮现—一个另类的追寻》[4]是“社区建筑”⑨的代表作。该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讨论了“社区建筑”和传统的“建制建筑”在设计理念和开发技术方面上的重大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社会空间关系。

1.专业角色

由于这种规划者或建筑师与城市使用者(社区)在城市观点与生产关系上的遥远距离,使得我们城市空间生产日益脱离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意义结合的使用价值,而转为房地产交换价值所支配,⑩甚至造成了城市生活空间品质低落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

“社区建筑”要求重新定位专业者的角色。在这种新关系中,专业者改变他们过去的消极角色,不仅对少数的业主负责而已,也把改善城市生活变成专业者的积极任务。他们也与社区(城市使用者)之间建立朋友关系,共同为建造新城市文化努力,而打开社会参与的可能性,也因而打开专业者参与台湾社会(与城市)再造的历史变革的可能。

2.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社区建筑”中对生活环境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现象社会学的life-world的观念借用来的。生活世界的概念,有别于“建制建筑”之空间作为一种独立存在之对象的概念,指的是人与环境不仅止于资本主义倾向的消费性关系而已,而存在着在生活上(社会上以及文化上)丰富而紧密的关联。

这些关联表现在:实质环境与文化意义之间、整体城市与个别建筑之间、物质空间与社会关系之间、当前时空与历史记忆之间等等。简言之,这些空间、社会、历史、文化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社区建筑的生活世界。

这种概念下,专业者和社区所努力建构的生活环境,就不只是一些石头、砖块无情的堆积,也不只是某种关乎土地私权的地产开发行为,而却是一个堆叠、积累着各种(可能并存,或相互冲突)文化意义、社会权力、历史记忆的生活基底,个人或社会的生活行动赖以滋生。在生活世界概念下城市、建筑与土地,不只是一块涂着分区使用色彩和编上容积率有待开发的基地,它是生活行动与历史记忆叠合的舞台,也是族群与权力交错的场域,更是人们对其社区未来想象与行动的滋生点。生活世界中的城市与建筑,有别于以交换价值为核心的私产,它们不只是空间商品化、国家干预、甚或是霸权支配的场域;它们也是私人领域与公共行动的交汇之处,是一处有待重新改造的空间,也是一个有待重新界定的文化议题。生活世界的概念表明了:每一个城市、社区都有它丰富的人文或自然史,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它们。

3.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筑”关键性工作方式,因为它强调在规划设计,以至于施工维护过程中的草根参与,是这种新专业类型与“建制建筑”生产过程中最不同之处,因而也是最受议论的课题之一。在一般的发问中,最常见的社区参与的质疑是:社区参与是否将使设计者的创造力受到折损﹖这个质疑充分引出了“社区建筑”在专业实践上的全新观点,特别是对环境经营主体、专业角色和工作方式的崭新看法,也即社区是城市建造与使用的主体,专业者的角色在于协助他们实现对生活世界的梦想,和他们一齐打造新城市,建立新文化。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专业者最需要的技术是:倾听和想象力的动员,因为社区参与的规划设计,就是一个倾听多元意见,并发动草根想象力以改造城市的过程。

“社区建筑”与自己生活世界的决策与营造,对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参与对台湾这个缺乏公共领域的社会特别有意义,因为它是重新建立社区公共领域很重要的手段,设计参与是发展社会参与的主要基础。经由设计参与,人们可共享成功的果实,并且留下深刻的回忆。建筑设计的参与,或许可以化解社会的疏离。关于社区参与作为想象力动员,Richard Hatch有最佳的观点:“社区参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一起创造,共同分享。”[5]当然,我们在社区参与的倡议中,也应记得社区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体,而是不同的族群、不同文化、不同权力关系、不同阶级与不同性别关系等社会关系所组成的。因而,就如同Kevin Lynch提醒我们的:面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专业者有责任去思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自己是否让沉默的使用者及弱势族群表达他们的意见。

4.规划与设计

“社区建筑”与“建制建筑”的泾渭之别,最终也最透彻的表现这两种建筑生产关系对规划与设计的看法上。“建制建筑”中的规划与设计,大多来自国家或财团的委托而展开的,并且以实现都市(或经济)政策或空间商品生产的目的作为主要任务。设计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创造新空间之故,创造商品的新品味形式。甚至对于许多建筑师而言,设计乃是创造的过程,是建筑师创造奇迹、实现自我的关键。

“社区建筑”也赞同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行动,然而与其把它当成是设计者个人的自我实现,反不如将之视为一种思考的习惯,它可以用来让我们对社会、文化、人间秩序与空间美学进行一连串的思考,不断地对社会既定的、被自然化(也就是类型化)的空间秩序提出质疑,因为这些建制性的城市与建筑空间经常就是族群、性别、阶级、或文化支配的非言说的实践空间;设计就是人们在和这些既定的社会关系与其欲言又止的形式持续的战斗,以传达出他们对于新文化关系的渴望。因此在这种新类型的建筑实践中,设计不被当成个人创造的神话,而是一群人(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族群、阶级、性别)相互学习、建立沟通,以至于共同创造城市生活的过程,是一种集体性的演出。“社区建筑”这样的规划设计观点放在台湾后殖民与半边陲资本主义城市状况来看,就有些具体的工作方向可以提出来讨论。或许在这个阶段,其主要的方向有二:一、我们可以运用“空间修复技术”来缝补我们断裂的城乡历史、文化与环境,并营造一个新的社会空间关系;二、坚持本土化,批判接受全球化,培育岛屿化的台湾文化。

四、社会空间研究的应用——淡水社区工作室

陈志梧先生所倡导的上述两个工作理念成为指导淡水社区工作室开展实际应用工作的主要原则。[6]淡水社区工作室是一个积极推动社区建筑的非营利组织。它是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⑾深入社区的办公机构,旨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自身的建筑与环境设计,表达自己真实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淡水社区工作室在1993年由OURs成員的陈志梧、黄瑞茂、曾旭正三位老师与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基本的动因是:他们当时痛感淡江大学周边的生活环境被过热的房地产炒作所破坏,认为应该为市镇空间转型有所作为;此外,他们也关心台湾其他地区的社区建筑发展,协助推动社区营造工作。他们参与了台湾各地的社区营造活动、历史建筑保护运动以及许多市政规划工作,包括台北市“核心区历史保存特定区计划”、“地区环境改造计划”、“台北市百年老店历史建筑附近地区都市设计规划与经营管理”等等。在这些营造和推动中,他们主要看重都市设计的街区功能因素、环境因素、风貌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

总之,作为专业研究者和实践者,陈志梧先生不仅关心空间品质的呈现结果,更关心品质改变的社会过程。

五、结语

综合上述,陈志梧先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在社会空间理论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应用成果,我们不能望其项背。他的学术影响力仍将延续,他的原创和译著仍将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淡水河岸自行车道木栈桥现在被命名为“志梧桥”,以表彰他的生态环境理念。维基百科在2000年时也将他评选为影响台湾的200人物之一。让我们借用《查理·摩尔后现代主义空间正文的写作》最后一段作为对他的客观评价:“他的著作属于一位博学沉思的建筑师所有。他是一位负责任的我们所处社会的人,而非一位无羁绊的艺术家。”[7]

(图1:志梧桥。来源:http://placesearch.moi.gov.tw)

注释:

①仅以《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一文为例,如以它为“全文”为条件在CNKI中搜索,在2000-2010年间出现论文数128篇。如以它为“参考文献”为条件在CNKI中搜索,在2000-2010年间出现论文数99篇。在这些论文中较有学术影响的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潘泽泉,2007)、《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冯雷,2008)、《发展社会学的时空视角》(景天魁、邓万春,2009)、《从“地方空间”、“流动空间”到“行动者网络空间” 》(艾少伟、苗长虹,2010)等。

②仍以《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为例。它是陈志梧先生1993年转译至Jay Miskowiec于1986年发表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Diacritics》杂志春季专栏上的英文版的《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而福柯原著《Des Espaces Autres》则以法文刊载于1984的法国杂志《Architecture-Mouvement-Continuite》。因此,三者之间的差异与变化是在所难免的。Jay Miskowiec在与笔者的学术通信中说:他的英文版原稿标题中只有“Of Other Spaces”,“Texts/Contexts”是编辑在翻译稿发表时给加上去的。陈志梧先生根据《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翻译时,也就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

③Jay Miskowiec的回信原文如下:“Thanks for your message. Your question about the title is a good one-my translation of it was the literal“Of Other Spaces” not the “Texts/Contexts” you mention.Editors often supply their own titles to articles, and I imagine that is what happened in this instance.”

④在美国宾州大学很难找到陈志梧先生的材料。在台湾大学网站上,只在历届硕士博士论文目录中有一条信息。在淡江大学教学人员中也看不到相关介绍。在淡水社区工作室的主页http://mail.tku.edu.tw/,陈志梧先生排于成员之首,然简历和作品介绍栏均为空白。

⑤大陆学界获得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原著的时效一般滞后于台湾学界5年以上。陈志梧先生翻译的福柯关于空间思考的三篇论文都在1993年前,而上海包亚明先生结集介绍福柯论文的《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却出版于2001年。陈志梧先生与曾旭正先生早于1994年就翻译了卡斯特尔的《一个跨文化的都市社会变迁理论》,而北京《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才转载。

⑥1988年他的导师夏铸九教授主持国家科学委员会课题(NEC77-0410-E002-07)。

⑦《岛屿边缘》介绍新思潮的旨趣是双重的。一方面力求如实深入的理解,一方面也时时纳入现实的视域进行具体转化的诠释和应用。所有的理解都是诠释和应用的过程。而诠释和应用并不是什么“抽象/具体”或“共相/个别”的传统连接模式,而是一种概念实践的工具箱与修补术,一种思想的装置与集合。

⑧单从淡江大学机构典藏中就可见一斑,共有《住宅空间使用的性别差异》等9篇。

⑨所谓“社区建筑”(Community building system),其共同的特征是:一种起始于七年代而盛行于当前的社区重建运动,强调以市民或草根参与方式进行之空间的、历史的、文化的或社会的计划,有别于当前盛行之“建制建筑”(established building system)(盛行在一般资本主义世界之建筑或都市生产的劳动分工)。

⑩ 关于这一点,已故的美国城市规划师Kevin Lynch在他的著作中时有批评。

11 即anization of Urban Re-s, Re-s代表着Re-design、Re-plan、Re-build、Review、Revolution等意涵 ,简称OURs。OURs是台湾第一个以都市空间改造、政策议题批判为主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

参考文献:

[1]〔法〕M.Foucault,(1986),“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Trans.Jay Miskowiec. Baltimore:Diacritics,16(1) (Spring).

[2]陈志梧.空间变迁的社会历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时期的宜兰地景为个案[D].台北: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历届博士论文目录,1988.

[3]〔法〕雅克·德希达.超越安居欲望的建筑:德希达与梅耶(Eva Meyer)论建筑与思想的对话[J]. 陈志梧,译.台北:岛屿边缘,1992,(3).

[4] 陈志梧.社区建筑的浮现——一个另类的追寻[J].台北:建筑师,1996,(10).

[5]〔美〕理查·哈奇.社会建筑的领域[M].陈志梧,译.台北:都市改革派通讯,1990,(2).

[6] 黄瑞茂.淡水社区工作室[J].北京:世界建筑,2009,(5).

[7] 夏铸九,陈志梧,郭文亮.查理·摩尔后现代主义空间正文的写作.台北:查理·摩尔建筑艺术1949-1986,1987.

作者简介:罗敏(1970-),男,四川成都人,博士,乐山师范学院政治学院讲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