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P”冲上新高 通胀链条紧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P”冲上新高 通胀链条紧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月18、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PPI、CPI指数上涨情况: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9%。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涨幅创11年新高。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8.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7年12月上涨1.2%。

多重因素叠加,绷紧通胀链条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自1997年以来11年的新高水平,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创下了3年来的新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通胀压力空前增大。(图1)

从结构来看,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食品类中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菜等涨幅较为明显,这可能跟雪灾天气有关;鲜蛋、鲜果则小幅下降,粮食价格基本持平。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鲜蛋价格上涨4.6%,水产品价格上涨8.7%,鲜菜价格上涨13.7%,鲜果价格上涨10.3%,调味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表现较为平稳,涨跌互见,其中跟燃料有关的消费项目涨幅明显,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6.8%,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6.0%。1 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8.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从类来看,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1%,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3%,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图2)

笔者认为,本月通胀压力的大幅攀升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春节前后南方的雪灾天气,影响到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增加了对食品、燃料等产品的需求;二是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受美元贬值影响近期快速上涨,从农产品到矿产资源产品的价格都在快速上涨;三是以原材料、燃料为代表的PPI上涨,增加了上游工业品向下游消费品的传导压力;还有就是春节因素和去年末的物价翘尾因素。这里面既有原有因素的延续影响,也有新生因素的突发影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通胀链条紧绷,共同抬高了当前的价格水平,使得我国面临很大的短期宏观调控压力。

通胀前景不容乐观,企业成本负担加重

多重因素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供需结构矛盾,全面通胀前景不容乐观。

从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上升来看,全面通胀已并不遥远:仅从粮食价格来分析,今年通胀前景也并不乐观。粮价的高企虽然带动粮食供给不断增加,但是需求以更快速度增长(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需求)。粮食的年度供给的量一直赶不上需求,使得粮食库存持续下降。如图3、4所示,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世界小麦的库存将降至30年最低,而大米的库存也将降至24年最低。而各农产品大国为保障国内供应,对粮食的出口纷纷采取限制措施。因此,这轮粮价上涨仍将持续,且整年都将高位运行。

全面通胀最明显的征兆是人力成本的上升。基本生活品的普遍涨价使得各类企业面临的人力成本压力加大。以农民工为例,这次雪灾使得多数农民工返乡困难,若工资增长无法抵消物价上涨将加剧农民工不满,造成民工荒。1月20日,广东省拟春节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2.9%。通货膨胀一旦传导至人力成本,就会形成价格的螺旋式上涨,这也是各国央行最担心的局面。目前来看,CPI 和PPI涨幅都没有减速的迹象,人力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似乎难以避免。企业成本负担加重,使处于行业上游具有成本转嫁能力的上市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一季度通胀水平仍将维持高位

多数机构也认为,受多重因素制约,通胀不会马上结束,一季度通胀水平仍将维持高位。

国信证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是通胀的关键时期和阶段性高点,一季度通胀水平仍将会继续维持在高位。从全年来看,上半年的通胀水平较高,下半年甚至从4、5月份开始可能将逐步回落,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一是1月16日国家启动的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将在2月份开始显现成效,以食品、燃料为主的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得到暂时性的平抑,过快上涨的物价有可能得到缓解;二是随着冬季过去,工农业生产开始活跃,食品供给将会逐渐增加,不过需要重点评估南方雪灾对当地农业的具体影响以及生产恢复程度。

国金证券和华泰证券也认为,春节和雪灾对食品价格影响巨大,PPI扩散迹象明显,未来可能再次创出新高,并向消费领域传导。2月CPI上涨可能在8%左右,物价放缓可能要到3月份才出现。

中信证券则预计2008年CPI上涨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