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基础能力 减少低级错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基础能力 减少低级错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诗歌鉴赏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读懂诗词作品。我们在做题时应老老实实去读诗,逐字解说诗句,分析诗中人事,明了诗歌内容,理解诗的大意,准确把握主旨,仔细揣摩技巧,注重基础能力减少低级失误。

典 型 例 题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物①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①云物:云雾。

(1) 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

(2) 颔联两句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此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对之作简要分析。

(3)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错 答 列 举

第(1)题:

错答一:云物、曙光、残星、雁、长笛等体现了晚秋凄清、清冷的特点。错答二: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鲈鱼正美。错答三:残星、雁横塞、篱菊静。错答四:云物、雁、篱菊、鲈鱼。错答五:紫艳、、荷花。错答六:凄凉、美景中带着点淡淡的忧伤。错答七:凄凉、孤独、惆怅。

第(2)题:

错答一:几点残星点缀着空中的孤雁,凄冷地飞过边塞,凄婉的一声长笛声表露了奏乐者的清冷、孤独的思绪,一个“倚”字,则更加衬托了孤独在外之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把人物内心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用得极妙。错答二:前半句写出了大雁南飞,几颗残星挂在天空,写出了凄凉的景象,后半句顺势写出作者一个人孤单地吹着长笛,两句相结合,相互映衬。错答三:先通过残星和雁写出晚秋的凄清和寂静,在此基础上突然的一声长笛声使这氛围更加的凄冷而令人更加伤感,这时作者独倚高楼,思绪飞翔,这一情景交融,更加富有感染力。错答四:语句对仗工整,天空几点残星,突出秋的寂凉,大雁飞到南方去,而作者却只能倚在楼的栏杆上吹着长笛,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错答五:运用对偶,用残星和大雁衬托气氛的凄凉。错答六:这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写出了秋的凄凉,用长笛和人倚楼突出美景中的忧伤,同时表现出自己忧伤的情感。错答七:天空中很少的星星及雁字横飞,写了晚秋的孤独、凄凉,诗人由长笛的陪伴,独自一人仰望星空,思念往事。

第(3)题:

错答一: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为事业前程甘愿不回故乡,胸怀大志的高尚节操。错答二:描写,这个时节正是家乡鲈鱼成熟的时候,而作者想着那美味的鲈鱼,偏偏在这异乡,写出了作者的无奈。错答三:借喻,对自己国家的思念。错答四:借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错答五:拟人,抒发了诗人失望的情感。错答六:举例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凋落时忧伤的情感。错答七:打比方,对故人不得归来的思念。

错 因 分 析

由于是对新高三的摸底考试,所以诗歌鉴赏的材料便选取了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里的晚唐诗人赵嘏的《长安晚秋》。命题者本以为,该材料来自教材,同学们比较熟悉,要求也较为简单基础,答题可能会轻松些。哪知道,同学们基础薄弱的“底”一下子便被“摸”了出来。这道题的得分整体不高,说明同学们对教材上学过的诗歌在理解上还不到位,不够透彻。

第(1)题:①审题不清,未能扣住“晚秋”特点,罗列了很多不能体现“晚秋”特点的意象,如云物、残星、长笛、楼、鲈鱼等,核心要点被淹没,答题不精准;②答案不够全面,不少同学忽视“雁”或者“莲”;③答非所问,不少答案专注于对意境和情感的分析。

第(2)题:①只是对诗句进行了简单的翻译,然后分析诗句寄寓的情感,没有对描写特色进行分析;②答案不全面,很少有同学能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两点都提到,并作简要分析的。写到“动静结合”这一点的比较少。也有不少同学只有术语,没有分析;③对描写特色的分析不准确或没有抓住主要特点,出现了如“对偶”“烘托”“情景交融”“由远到近”等术语,甚至出现了“承上启下”;④不少同学受题目的影响,注重分析作者被称为“赵倚楼”的原因。

第(3)题:①对手法的把握不到位,有不少同学答“引用”“借代”“比喻”“拟人”,甚至有同学答“举例子”“打比方”,也有答“借典”的;②对情感的分析不准确,如“爱国”“壮志未酬”“对秋景的喜爱”“报效国家、不愿回家”等;不少同学对情感的分析不到位,只是简单写了“忧愁”“愁苦”“无奈”等。

例 题 分 析

第(1)问体现“晚秋”特点的景物,只要写出雁、菊、莲即可,其他的不给分。

第(2)问题目要求“结合诗句对之作简要分析”,那么就应该指出诗句特色,并对诗句作简单分析。另外,从写景角度分析的,比如写景角度的高低远近等,不给分。

第(3)问手法要对,情感的定位要准。只写“愁思”“哀愁”“忧愁”等不具体情感的,给一半分;情感理解错误不给分。

正 确 答 案

(1) 归雁、篱菊、渚莲。

(2) 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视听结合):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3) 用典,羁旅愁思(或羁旅思归、思乡归隐)。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 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 “雾中看”笔触细腻含蓄,使读者惊叹于诗人忧思之深及观察力的精湛。请分析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①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②,直觅富民侯。

【注】 ①季子:此指作者。②莫射南山虎:莫效南山射虎李广,有功难封。

(1) “汉家组练十万”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上阕前四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词下阕蕴含的情感较为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词上下阕分别刻画了词人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还立金,江苏省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