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智能建筑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能建筑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智能建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现在智能化系统已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智能建筑及其主要包含的几个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关键词:智能建筑;信息技术;安全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323-01

1 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追求者信便捷和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在逐步提升。智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智能化”,在于它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科学有效的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智能建筑已成为各国综合应用科技能力的具体象征,也是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化城市的网络节点。

智能建筑是现在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逐渐发展和充实,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athode Ray Tube,CRT)、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简称“4C+A”技术,一起构成了只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2 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或全球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信息革命浪潮冲击下,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在大踏步的前进。智能建筑由于装备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校方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建筑物的物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使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有了现金的平台。近年来,一些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智能建筑充分利用各类硬件设施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管理软件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就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充分运用智能化系统技术手段进行较完善的物业管理的智能建筑占建成智能性建筑物的比例不高,多数建筑物的物业管理仅是部分利用了智能化系统。因而,智能建筑的技术优势与投资效益并未完全得以体现。

3 几种智能系统

3.1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通信与信息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它所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3.2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防范和技术防范3个范畴。人力防范是指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警情的保安人员;实体防范即物防,是由能保护防护目标的屋里设施(如防盗门、窗、铁柜)构成,主要作用是被动的阻挡入侵;技术防范即技防,它是由探测、识别、报警、信息传输、控制、显示等技术设施所组成的。近年来,在智能化建筑、园区、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中,越来越重视通过技术防范措施来保障综合安全防范的效果。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应该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手段综合考虑,有机结合,统一管理,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

3.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现代智能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用途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智能型办公楼,智能型综合楼,智能型住宅。为了满足上述不同的智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人群,建筑物内部需要设置大量的机电设备,如变配电、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等。这些设备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控制工艺不一、联动关系复杂,为建筑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事和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和趋势。

3.4 消防自动化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消防自动化系统有别于其他分系统,一是本身专业范围广,与其关联专业范围更为广阔,且“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自成独立系体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问世迄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其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之快令世人瞩目。按其用途、探测技术方式、信号处理、系统连线及智能化程度分类有可分为诸多类型。国内外专业界对齐分类方法还未统一,但一般还是将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为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大类。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探测器本身的性能。区别之二在于信号处理方法做了彻底改进,即把探测器中模拟信号不断送到控制器评估或判断,控制器适用当算法辨别虚假或真实火警,判断其发展程度和探测受污染的状态。这一较高质量的信号处理技术,意味着系统具有较高“智能”。

参考文献

[1]花铁林.中国消防电子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4,(2).

[2]程大长.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卫兵,高俊山等.可编程序控制其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