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米丽悲剧成因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米丽悲剧成因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自1930年发表以来,便成为文学批评者竞相讨论的对象,而其中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女主人公爱米丽的悲剧命运。有的学者认为,爱米丽杀死恋人是因为对方的薄情令她由爱生恨。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爱米丽的悲剧是由南方盛行的父权社会和传统妇道观所致。本文认为,爱米丽悲剧的成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是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内因则是爱米丽的个性。

关键词: 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爱米丽悲剧成因

1.前言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发表于1930年,故事以美国内战之后的某南方小镇(名为杰弗逊)为背景,描述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格里尔森一生的悲惨际遇。

爱米丽出生于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在父亲的权威之下,没有追求爱情的自由。父亲死后,她渴望得到爱,与一个北方来的建筑工头荷默・伯隆发生恋情,但他们却受到仍怀有传统价值观的镇上居民的干涉。最后,爱米丽毒杀了恋人。

关于爱米丽毒死伯隆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荷默除喝酒谈笑外无意与爱米丽成婚,骄矜孤傲的爱米丽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买来砒霜毒死了荷默。”(刘新民,1997;转引自肖明翰,2000:41)这种观点受到了肖明翰的批驳。肖明翰坚持认为:“他(故事叙述者)所代表的镇上人及其以清教思想为核心的旧传统最终造成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并毁了她的一生”。(肖明翰,1996:109)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均没有合理、全面地揭示爱米丽的悲剧成因。导致爱米丽悲剧产生的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二是爱米丽的思想和个性。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

2.南方旧传统

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后一个名为杰弗逊的南方小镇。这个小镇在时代的变革中日新月异,但老一辈市民的思想观念并非一夜之间可以彻底改变,他们生活在接受新思想和怀念旧生活的矛盾斗争中。“爱米丽……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们关注的对象”,(福克纳,1995:15)在老一辈眼中,她是旧南方妇女的一个典范,是过去时代的纪念碑,是他们的理想、感情和精神的慰藉。可见,镇上居民受到传统清教思想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南方奴隶制政权瓦解后完全消失。当格里尔森家传出难闻的气味时,有人向老法官史蒂文森投诉,于是镇上的参议员就此事讨论,一个年轻的参议员提出建议“要求爱米丽限期整改”,却遭到了三个老参议员的反对。结果是,他们只好偷偷地派人到爱米丽家附近撒生石灰。

南方旧传统的具体内涵指什么,这部短篇小说没有明确交待。当然,它应该包括镇上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观念如何影响镇上人的行为。还是以“格里尔森家传出难闻的气味”这件事情为例。从表面上看,镇上人宁可忍受难闻的气味也不愿去干涉爱米丽,实际上是老一代人要把她作为“典范”加以维护。这一种思想使得人们不能当面指责一个贵妇人说她那里有难闻的气味;也正因为一个贵妇人的行为举止在老一代人眼里不容置疑,爱米丽杀人一事直到她死才被揭穿。

3.爱米丽其人

1957年,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驻校作家。一次,有学生问这个故事是否是对北方或南方的批评时,他回答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仅仅是在尽我所能写人。”(肖明翰,2000:43)那么,在福克纳的笔下,爱米丽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爱米丽出身贵族,从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起,就没有得到过追求爱的权力。她从小丧母,而其父亲和许许多多的南方庄园主父亲一样,无疑是家庭的首脑,有着至尊的地位。在浸透了清教思想的家庭伦理观中,家庭的荣誉高过一切,为了自己所谓的蓝图,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不惜牺牲家人的幸福,践踏自己的人性。因此,爱米丽只是被其父当作“物品”而存在,被剥夺了作为“人”的主体性。“为保证她的价值,其父亲必须使她远离一切有可能诱惑她走向‘’和‘堕落’的东西,小心翼翼地看护她的贞节,因为爱米丽的贞节是格里尔森家族荣誉的象征,也是她父亲权威与教养的见证”。(苗群鹰,2002:22)所以就有了小说里那幅极具象征意义的精彩画面的定格:爱米丽的父亲叉开双脚,挥动着手中的马鞭,赶走了一个又一个前来向女儿求婚的年轻人,而“身段苗条、身着白衣”的可怜的爱米丽只能站在其身后,成为自己幸福的一位旁观者,直至30岁仍是一位待字闺中的老姑娘。

爱米丽生性倔强,这与父亲是一脉相承的。她倔强的个性可以通过三个事件反映出来。一是邮箱问题。当全镇已经享受到免费的邮件投递服务时,她却拒绝让人们在她家门上安装邮箱。二是纳税问题。在镇长沙多利斯上校死后,镇上新当权的一代不满爱米丽不缴税,于是派人上门催缴,结果被爱米丽蛮横无理地赶跑。三是买砒霜事件。爱米丽到药店买砒霜,药剂师声明,当地法律要求她说明药品用途,可是她强硬的态度竟然使药剂师妥协了。

4.矛盾冲突

父亲死后,爱米丽慢慢从丧父之痛中挣扎出来,她终于可以自由恋爱了。于是,她剪短头发,“看上去像个姑娘”,(福克纳,1995:18)这表明她开始追求自己的幸福。当遇到伯隆,一个来自北方的“个子高大,皮肤黝黑……双眼明亮、声音宏亮”的小伙子,爱米丽压抑已久的爱情如火山般爆发。这无可厚非。一个姑娘,怀着一个年轻人的正常愿望,她只是想被爱和爱人并得到一个丈夫和一个家庭,(Roberts,1994:185)况且她的爱还来得这么迟,人们理应为她感到高兴才是。但她周围的环境,她所处的那个杰弗逊小镇却不是这样看的。他们认为:“格里尔森家的人绝对不会看上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福克纳,1995:18)

可见,父亲死了,而美国南方旧传统、旧习俗仍然存在。旧传统再一次顽固地阻碍着爱米丽得到幸福。镇上人接过了她父亲手中的马鞭继续狠劲地抽着,这无形的鞭子打在她的心上。对她的爱情,镇上人先是一片责难之声;当责难不起作用时,镇上的妇人们搬来浸礼会牧师去“拜访”爱米丽;而“拜访”失败后,牧师夫人又亲自写信给爱米丽在亚拉巴马州的亲戚,敦促其对爱米丽严加管束。

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镇上人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此当得知她买了砒霜,全镇的人以为她要自杀了,于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好像是一个脚下即将引爆的地雷终将得以清除。大家都说:这是“再好没有的事了”。(福克纳,1995:18)爱米丽追求正常的生活,追求个人的幸福,而传统势力却认为她忘记了一个真正淑女的贵人举止,不如死了好。从南方旧传统想要的结果可以看出,此时爱米丽生存的空间变得那么狭小。

然而,倔强的爱米丽没有在斗争中屈服,她准备了结婚用品,为幸福生活做好打算,然而伯隆却犹豫了,在恋爱即将修成正果之时,迫于舆论竟然说自己“是个喜欢和男人来往……无意于成家的人”。(福克纳,1995:19)伯隆的软弱表现,预示着爱米丽幸福生活中唯一的依靠即将坍塌。就像当年父亲死后,她仍然不愿承认事实一样,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所以为了挽留狭小的生存空间里唯一的救命稻草,只好出此下策。婚姻没有了,伯隆死了,但这些在镇上人眼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爱米丽的形象得以保全。

有的学者认定伯隆是这场悲剧的主要责任者,是他的薄情最终使得爱米丽由爱生恨,于是遭来杀身之祸。关于伯隆所起的作用,笔者赞同肖明翰的说法:“他绝不是一个极不负责任,毫无道德良心,玩弄女性的人。”(1996:108)理由有二:一,工程结束了,伯隆仍然留在镇上;二,在那两个堂姐妹离开后三天,他又回到了爱米丽家中。如果伯隆不负责任,他完全可以在工程结束后离开。而且,如果他真的薄情,爱米丽毒杀他之后掩埋尸体即可,何必在以后的40年里和一具腐烂发臭,“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一起,难分难解”的尸体同床共眠直至自己生命的终结呢?从伯隆生前与爱米丽共享快乐和他死后爱米丽抱尸而眠这两件事情上不难看出,他们的爱情不存在任何欺骗的成分。问题在于伯隆没有爱米丽那么坚强。他回避旧传统的压力,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当人们最后一次见他时,他并不是从爱米丽家的大门进去,而是在傍晚时分从厨房的门进去的。

5.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在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在小说中,美国内战之后,仍深受南方旧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当然不止爱米丽一个人,而悲剧就发生在她的身上,这当然和她的思想和个性密不可分。所以说,爱米丽的思想和个性是内因。外因则是南方旧传统,包括爱米丽的父亲、伯隆和镇上人等诸多因素,共同加速了悲剧的形成。

南方旧传统的典型代表是爱米丽的父亲。她的父亲干涉她的婚姻大事,赶走了一个又一个登门求婚的年轻人。显然,她的父亲的信念是,即使没落了,也不能轻易忘记自己的贵族身份。父亲死后,维护南方清教思想的镇上人在高贵的爱米丽小姐身上寄托了他们对其“辉煌”过去的怀旧之情。她活着时,被镇上的人当作一个传统的象征来膜拜。可以说,她是南方传统为了使某种价值观得以延续而刻意树立起来的“纪念碑”。就这样,人们以“维护”她的形象为借口,干涉了她的爱情。爱米丽爱上一个北方来的建筑工头,这对于仍抱有南方清教妇道传统思想的人来说是对“传统”的亵渎,于是百般阻挠,他们的理由是“无论有多悲伤,一个真正的淑女也不应该忘记她的贵人举止”。(福克纳,1995:18)直至爱米丽死后,镇上的人才承认“纪念碑”的倒塌。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可怜、可悲的人为了得到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和自己的心灵、和别人、和环境进行的搏斗”,(Roberts,1994:185)这也是福克纳要送给她一朵玫瑰花的原因。

参考文献:

[1]Faulkner,William.A Rose for Emily[A].王守仁,赵宇(编).British and American Fiction[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Harris,Laurie L.and Shelia Fitzgerald.(Eds.).Short Story Criticism[C].Vol.1.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8.

[3]Roberts,Diane.Faulkner and Southern Womanhood[M]. Athens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4.

[4]陈华.福克纳的爱米丽[J].四川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0-3.

[5]福克纳著.杨岂深译.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名作欣赏,1995,(6):15-20.

[6]苗群鹰.黑屋中的玫瑰――试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和主题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2-5.

[7]钱满素.错位的怪诞[J].名作欣赏,1995,(6):13-4.

[8]肖明翰.为什么向爱米丽献上一朵玫瑰――兼与钱满素先生商榷[J].名作欣赏,1996,(6):106-11.

[9]肖明翰.再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答刘新民先生[J].四川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0-5.

[10]晏晓喻.一曲古屋的悲歌――试析福克纳“A Rose For Emily”的悲剧性[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11-3.

[11]张清东,吴宪忠.凋谢的玫瑰――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J].长春大学学报,2007,(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