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的侵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的侵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度“金融化”的泡沫

如果没有金融海啸,那么华尔街发明的金融衍生产品可以说举世无双。美国金融体系的实力不知羡煞多少国家,从而促使某些国家极力仿效美国。而中国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要靠生产来积累国家财富,这一过程缓慢且回报低。如果有人能够不通过生产,而是以接近于零的储蓄额赚到用中国储蓄额的50%或者德国储蓄额的10%所获得的回报,那他还需要生产和储蓄吗?当然不需要了。

华尔街无与伦比的金融巫师,就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国家微不足道的储蓄额用漂亮的包装投放到金融市场上。比如“有毒的”次级债务就吸引了中国及其他各国争相购买,他国的财富就像移钱大法般,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挪到了华尔街机构的腰包里。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掠夺他国财富的工具是什么呢?那就是美元。可是要达到掠夺的目的,华尔街就必须借助资产泡沫。资产泡沫被吹得越大,霸权资本就掠夺得越多,被掠夺的国家也就越悲惨。

人类的金融史,几乎就是一部泡沫史。过去,每隔大约100年便会产生一个大泡沫――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到1720年的英国南海泡沫,再到1837年的美国银行大恐慌。历史上最恐怖的大萧条,其泡沫就始于1907年的大恐慌。

而在最近这30年,随着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泡沫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继南美、东南亚和日本被霸权资本狠捞了一大票之后,单单这10年中,我们又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泡沫,其中巨型的泡沫就有过两次:一次是互联网泡沫,另一次就是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贷)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每一个泡沫的起因都颇类似,结局也相同,人们跟随泡沫追涨杀跌,结果却深受其害。

吹大泡沫总要有个说法,最典型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人们的想象力被激发,那些与新技术相关的标的物会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之下,令泡沫被吹大,例如100多年前的铁路股,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高科技股。

第二,泡沫的形成与人们的必需品息息相关。譬如人们坚信,对房子的刚性需求永远存在,所以房价可以只涨不跌。当房地产市场被媒体炒热后,急功近利的银行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没有流动性却能产生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包装成“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之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于是,担保债务凭证(CDO)就产生了。正是一次次(利用金融杠杆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不良资产。

因此,华尔街提倡的信贷消费模式,是金融危机的万恶之源,它扭曲了正常的供求关系――人们只要有购房意愿,就能贷到房款,使房价越炒越高,泡沫不断变大,等大到一定的程度,泡沫就会破灭并殃及实体经济,从而使得失业率跟着攀升;失业潮冲击的对象不分贫富,不光是次贷会引发危机,就连中产阶层的“优级”房贷也照样可能引发危机。因为信贷消费的本质是将未来的钱拿到今天来消费,而房价越高,消费者贷款的数目就越大,要还的利息也就越多。由此可见,房地产市场是金融霸权捞钱的最佳平台――房地产泡沫越大,其捞得越多。

这就是华尔街“金融化”的魅力,它能利用资产泡沫掠夺财富,无怪会羡煞旁人了。可归根结底,这是华尔街变相的侵略行径。华尔街如此猖獗地劫掠财富,完全是近30年来,美国政府作为监管角色的功能丧失所导致的。美国放松金融管制的国策始于里根政府,并伴随着寻求保守的传统价值观和恢复自由市场的口号,因此被称为“里根革命”。这一“革命”之举又被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华尔街放松了管制,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大海被冒险家和武装船队统治的时代。想当年,一些国家的国王授予海盗豁免权,以换取应得的一份战利品。实际上“冒险家”是海盗的另一个饱含色彩的名字,他们是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为寻求个人财富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就像华尔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表现“自由市场”这一资本主义最完美的形式一样;“武装船队”就是现在的华尔街银行,而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外汇交易员、经纪人和投机者就是当今的冒险家,经济是他们的海洋,上市公司是为他们掠夺财富服务的船只,外表华丽的金融体系是他们进行掠夺的武器,而国家则变成了他们的奴仆和监护人。

被“绑架”的中国

过度“金融化”对全球的危害,令华尔街成了众矢之的,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华尔街人士岂是等闲之辈?为了掩人耳目并将以往的游戏玩下去,继续通过“金融化”掠夺中国及他国财富,他们把中国当成了替罪羔羊。

近年来,西方媒体与一些英美经济学家宣称: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将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大量倾销到欧美市场上,由此造成欧美国家的巨额贸易逆差,从而导致了垒球金融危机。这种论点乍一看颇为可笑,不过却引人深思。他们无非希望中国的国门再开得大一点,最好连门框都拆掉――把人民币送到华尔街去自由兑换,使西方国家攫取中国财富之路更加便捷。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金融危机源于次贷,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的破裂而产生的。投资者之所以会追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因为全球的资金涌入美国,造成资金泛滥,实体经济无法吸收。于是,美国金融机构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将闲散资金贷给不同群体,不然的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将出观亏损。而土地和住房贷款是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喜欢,也最安全的贷款模式。在剩余资金如此充足的情况下,银行必须降低住房贷款的审核条件,以便使更多的普通人有“能力”借贷,而银行得以发行更多货币。

从根本上说,美国政府确实发行了过量的货币,但这不是美国政府的初衷,为了减少美元发行量,美国政府_直在推动全球贸易谈判,特别是针对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中国的谈判。近10年来,中国的剩余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目标就是赚取美元,而人民币汇率极大地限制了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和美元在中国流通。由于美元不能在中国自由流通,中国政府只能大量发行人民币。这就造成一个扭曲的现象:人民币在中国国内贬值,在国外升值。同时,由于中国的货币流通体系使其赚取的大量美元无法被带回中国,这部分美元就只能留在美国被存储起来。再加之中国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投资经理,无法用这数万亿美元进行长期投资,也无能力进行海外投资,因此其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这些庞大的外汇储备投放在华尔街金融机构中,用来进行短期投资交易,以便随时兑现。中国向美国输出世界上质量最好、成本最低的产品,但同时又使大量的资金重返华尔街金融市场,以美元储备资金的形式流入美国,这势必导致美国境内投资品种的扩张与发展,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然后触发实体经济的危机……

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华尔街长年累月地处心积虑,通过其“御用”经济学家极力鼓吹信贷消费、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利用各类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打造了一个极其脆弱

的金融体系,不仅用庞氏骗局拖垮了美国经济,更是绑架了全世界的经济。

事实上,在美元被当做国际货币的经济格局之下,中国将大量的商品和廉价劳务出售给美国并得到美国印制的美元,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无论按照什么样的理论和原则,得到美元的中国可以,也应当在美国购买美国商品和劳务,以完成真正的交易,得到国际贸易带来的益处,构造实实在在的自由往来的国际贸易。

但是,号称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支柱的美国,就是以种种理由不准中国购买自己想买的商品。美国对待中国买家的态度是:自然资源不卖、高科技不卖、工商企业不卖,很小比例的银行股份也不卖。在美国以越来越大的规模享有中国商品和廉价劳务的同时,中国的美元储备正大量增加。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储备的快速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不是中国政府的初衷――这并不是其主动出击取得的结果,而是其“被迫”面对的。

为了减少中国大量增加的美元储备对未来美国商品和劳务市场的巨大冲击,美国一方面加大美国国债在市场上的流通量,使中国的大量美元储备不得不转变为“美国国债资产”,并使中国政府从心理上认为“美国国债是安全的”,在保持美元储备稳定性的同时,与美国政府一起,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美国经济的风险。

另一方面,华尔街缔造的经济模式――只靠呼吸便可“创造社会财富”的、外表华丽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实际上是一个金融毒瘤,毒素已开始侵蚀个人、社会和整个人类。因为华尔街的本质就是利用复杂的交易使财富的蛋糕不断增大(不管财富是否掺水),然后采用不道德的手法剥夺社会财富。究其缘由,无非是华尔街霸权资本操控着商品市场的定价权,能够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最大限度地扩大个人的金融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加以攫取。

华尔街通过“金融创新”创造出大量的“衍生产品”,吸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部分美元储备,将美国在美元上面临的金融风险轻而易举地转移到中国和其他美元储备国的身上,而这些美元资产的价值,随时都可能在空气中蒸发,进而使得美国得以永久掠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财富。因为就算是华尔街“金融化”的程度再深些,它也无法创造出衣服、粮食、房子和汽车。金融化的无限扩张,必然会带来资产泡沫,导致社会冲突,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从以往南美、日本、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到这次远未平息的金融海啸,以及冰岛、迪拜和希腊的债务危机,连带欧元面临崩溃,无不清楚地向世人证明,社会财富是靠实体经济创造的,“金融化”充其量只能保障社会财富的创造顺利进行,这种活动本身并不生产或创造社会财富。而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后果,就是发生一次次金融危机,使他国财富被顺利地转移到华尔街。

霸权资本的金融攻击

《21世纪经济报道》曾指出,截至2009年6月,中国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在华尔街投资银行设下的圈套里损失惨重,特别是在金融衍生产品上的亏损高达1000多亿元。而且衍生产品的巨亏合约还在履行,亏损犹如无底洞,深不可测。其实对这种形式的掠夺,我们并不陌生。

追溯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伟大的”探险家受统治者的委托和资助,通过航海进行考察,并掠夺别国的财富。最著名的欧洲探险家哥伦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哥伦布在大西洋上向西航行、探寻亚洲财富的过程中,落脚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也就是现在的海地岛。结果,这个加勒比海第二大岛在1492年被哥伦布宣称归西班牙所有。

而西班牙著名的探险家赫尔南多德索托探险之旅的足迹首先落在中美洲的土地上,他从事的是奴隶贩卖,他在1532年与盟友皮萨罗控制了印加帝国,据点设在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回到西班牙后,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而在赫尔南多德索托之前,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于1521年声称,蒙特祖玛统治的墨西哥帝国属于西班牙。

那些得到官方许可的探险家,他们的任务就是掠夺外国的土地和财富,为达目的,他们不惜屠杀和奴役当地的居民,拿掠夺来的战利品与他们的统治者一起分享。这种缺乏竞争或合作的掠夺形式凸显了探险者的独立性和无所顾忌地侵犯的犯罪行为,因而极其容易彰显个人的荣耀和财富,从而使得这些探险者无一不被推崇为国家英雄。

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大量黄金被西班牙攫取,使西班牙不用发展生产便可购得其他国家的商品,从而极其依赖进口。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由于拥有大量黄金,因而导致经济衰退,最终摧毁了整体经济,并触发了欧洲的通货膨胀,而西班牙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地位。

但西班牙征服南美洲和中美洲并攫取巨额财富的侵略行径,却启发了英国、荷兰和法国,它们如法炮制,很快瓜分了非洲、亚洲和北美洲,使这些地区的国家成为其殖民地,从而得以控制贸易利润并掠夺资源,为自己的利益干尽伤天害理之事。中国的屈辱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各个帝国的枪炮下被掠走了多少资源和财富?又有多少生命被葬送在帝国的铁蹄之下?

今天,美国继承了帝国的衣钵,它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扩张后迅速变得强大――帝国掠夺他国资源的野心没有变,只是手段改变了,其收起狰狞的面目,运用金融这颗糖衣炮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巧妙掩饰下,公开“合法”地掠夺他国财富。在如今打开了古老大门的中国,人民流血流汗,辛勤劳作,累积了30年的经济成果,引得占尽了便宜的那些帝国虎视眈眈,频频对中国发动金融攻击。

如果说几百年前的西班牙是靠枪炮掠夺了他国的黄金,那么今天的美国则是通过“借”外债,靠华尔街玩弄金融这样的手段,来盗取他国的财富。就在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同时,好似当年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那样,它还在向中国灌输提前消费、信贷消费的模式,从而以狂轰滥炸之势向中国输出破烂货,并引导中国发展夕阳产业汽车业,利用中国缺乏原油的弱点,恣意在石油上进行炒作,使油价大幅上涨到每桶147美元,迫使中国在油价处于高位时大量储存石油,之后油价又急剧跌落至每桶30美元上下,这一涨一跌圈走了中国无数的财富。

华尔街更是运用舆论宣传工具,鼓吹GDP增长率这一指标,使中国近年来在开发区热、加工区热、旅游区热、乡镇企业热和房地产热中,为追求GDP增长而造成耕地资源逐年递减。

而华尔街通过鼓吹GDP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使中国的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湿地正在迅速消失,土地变成了沙漠,水资源也大量受到破坏,淡水危机更是威胁到粮食的生产……

美国的阴谋很明显,它就是吃定了中国这头“肥羊”。如果中国效仿美国模式,去提倡信贷消费、发展汽车工业和炒作房地产,中国的经济命脉就将操纵在别国手中,使之可以从谈判桌上轻易获取它们无法用枪炮得到的东西。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其定价权都掌控在华尔街手里。中国一旦有求于它,被它掐住咽喉,那么恶果可想而知。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展开的成本、汇率战争,特别是能源方面的战争中,硝烟味会更浓。

近几年来,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极力吹嘘“金融化”能带来巨额财富。事实的确如此。但关键是给谁带来巨额的财富。美国实体经济迄今为止依然举步维艰,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失业率创新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甚至以往属于中产阶层的人群丧失家园、流离失所;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殃及,有些国家蒙受的灾难甚至比美国更严重。而引发危机的罪魁祸首华尔街,竟然也创下薪酬的历史新高,高盛在2009年给员工发放的薪酬和奖金高达破纪录的230亿美元,美联储系统的净利润更高达527亿美元。相比之下,位居世界500强及美国100强之列的麦当劳,其2009年的利润不过是43亿美元而已。只要看看谁在劫难中赚得盆满钵满、全身而退,谁亏得遍体鳞伤,我们对于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得利的是谁,也就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