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高中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存在的现实情况,如何在统一的教材和目标中实现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在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下实现了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一、分层教学理论

分层教学是为了弥补传统集中授课无法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弊端提出来的,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层教学开始提出,主要是指根据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有人认为,学生的智力因素较低是学生未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则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因素不理想,而是因为他们未能得到合适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帮助。分层教学孕育而生,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提供这种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条件”,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地发展和进步。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分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不按照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和能力差异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的大统一的授课方式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这种大统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中的不均衡性,是将学生的不同数学素养、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看作一体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一直存在。如果按照统一、看似平等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势必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也会使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符合实事求是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缓解教学矛盾,也有利于教学有效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难点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虽然适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但是由于其分层性,在教学实践中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教学难点。这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难点也在不断增加。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差异定制适合各个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又要使教学工作负担减少从而有利于实施。因为学生多,差异多,定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而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以适应分层教学实践。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制作出行之有效的分层教学实践方式。最后,教师要考虑如何对教材进行定位、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把握,对教材重点如何体现等体现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是比较全面且复杂的过程。

第二,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不是很准,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了解偏差,这给分层教学带来了困难。首先,教师的事务繁多,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对于所有学生不是都了解,可能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判断存在误差。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知识构架等进行衡量和判断有一定的困难,要对分层教学的分层侧重点进行衡量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可能会盲目地进行自主选择,教学效果难免不佳。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建议

1.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以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机械性划分,这样不仅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陷入了片面评价学生的误区。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划分,除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划分标准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智力因素等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了解和划分呢?首先,教师可以从日常的课堂中和作业完成情况中提取信息,对学生的听课反映、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进行多层次了解,然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衡量。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来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观察、交流沟通和同学反映等渠道对一个学生进行综合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划分。

2.科学地对教学目标分层

对学生进行划分层次以后,要制定适合学生努力和奋斗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通过建立有差异性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促进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层层进步,向长远目标前进。长远目标的建立,需要长时间来完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为依据;而短期目标是每一个阶段或短期内需要实现的近期目标,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理解能力等为依据。教师要根据建立有针对性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做到明确、具体、有层次,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层层进步。特别是针对暂时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不要掉队。

3.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分层

首先,教师要对课堂学习的预习目标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预习应该达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成就感的获得。在学习等差数列的章节中,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了解清楚较简单的等差数列计算的方法和原则即可,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了解清楚所有课程中的等差数列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在教学中主要以B层学生的教学内容为主体,但也通过必要的解释和延伸兼顾到A、C两层的学生。例如,在等差数列的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上完新课以后,可以根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堂练习训练:C――“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S5=25,且a2=3,求a4”;B――“在等差数列(an}中,a2=l,a4=5,求{an}的前5项”A――“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a4=9,a9=24,Sn=30,求n的值”。

最后,教师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启贵.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李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08(17).

[3]张素玲.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5)

(作者单位 广东省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