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读写听说”中“说”之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读写听说”中“说”之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现象和日常生活需要以及“读写听说”关系的分析,认为应该重视“说话”教学,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写作 听话 说话 地位

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在不同年龄段都要学习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里写道:“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目的和《大纲》都强调了“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但都没有明确阐述“读、写、听、说”之间的地位,这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个问题: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到底谁更重要一些?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四者都一样,即读、写、听、说“同等重要”;二是按照排序习惯,“读”最重要,

“写”次之。“听”再次之,“说”为最次,即“重要递减”。如果按照这两种说法来指导教学实践的话,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强调“同等重要”,实际不能同等对待

如果说“读、写、听、说”在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里强调同等重要的话,那么在实际教学和评估中应该同-等对待,可是我们的教学和评估现实却不能同等对待,失之偏颇,产生“同等重要”不能同等对待的现象。

1.教学不能同对待

假如强调“读、写、听、说”同等重要的话,那么就应在教学中同等对待,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只偏重于“听、读、写”,而忽视了“说话”能力的培养,降低了“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不可否认,“读、写、听、说”都是语文的教学内容,这四种能力的形成都是语文培养的目的。如果按照“同等重要”的说法,那么应该在教学组织上和实际训练上,都应该同等对待,使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可是我们的教学事实恰恰不能同等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

“说”的多,或者说是学生“听”的多。一节课下来,只听老师讲呀讲,口干舌燥,学生听呀听,昏昏欲睡。无论是在课堂上听课,还是课外辅导,只听老师“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学生只有听的权力,唯有不听不明白,所以才有

“填鸭式”、“满堂贯”的不满;二是“读”的多。无论哪位语文教师上课,都会自己读、或学生朗读、或默读、或精读等。总之,读的很多;三是“写”的多。笔记要写、日记要写、作文要写、作业要写、考试要写等等,总是不停地写,好像语文能力就是写出来的;四是“说”的少。在课堂上,除了老师提问和讨论外,学生很少有机会说话。在师生谈心时,也是教师的道理一大堆,学生唯有不停的点头表示赞同,说话的机会却很少。总之,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正式场合获得“说话”的机会少得可怜。从教学现象来看,虽然强调“读、写、听、说”同等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同等对待,降低了“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2.评估不能同对待

假如强调“读、写、听、说”同等重要的话,那么在实际的考核评估中应该同等对待,但事实上不能同等对待,只偏重于“读”和“写”,而忽视了“听”和“说”能力的考核。

众所周知,语文能力的考核方式,从古到今,都只是用一份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让考生在“阅读”时“写”上答案。答对的越多,得分越高,就说明语文能力越强。考试的内容由汉字注拼音、拼音注汉字、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问答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等组成。但无论考什么样的内容,考生都只能用“读”和“写”的能力来完成考核,根本用不着“听”和“说”。由此,从小学生变成大学生是靠“读”和“写”来实现的。“听”和“说”全都不考核,这说明“听”和“说”的能力并不重要。在这种考核评估方式的指挥下,语文教学只能重视

“读”和“写”,“听”和“说”弃之而不顾,更无视

“说话”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地位。

3.《大纲》不能同等对待

假如“读、写、听、说”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的话,那么在《大纲》里就应该明文规定。我们来看看《大纲》是怎样规定的,《大纲》中“教学目的”里写道:“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突出的是“阅读”;《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顺序标注,其中“阅读”的要求有8条,“写作”的要求有6条,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有9条之多,而“口语交际”的要求只有4条,这些都说明重视的是“阅读”和“写作”。《大纲》里“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只字不提对“说”的重视。《大纲》里的“教学评估”虽然写到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但没有对“口试”作硬性的规定,所以在实际的评估中我们只重视“笔试”,从而忽视了“口试”中“说”的能力的评估。《大纲》的附录一、附录二中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强调的也是“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大纲》对

“读、写、听、说”也不能同等对待,很轻视“说话”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地位。

二、强调“重要递减”,不符语言规律

如果说“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是按照这一顺序递减的话,那么只符合上述重“阅读”、“写作”,轻

“听话”和“说话”能力培养的教学现象。但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令人心情沉重,培养出来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违语文教学的初衷。

1.强调“重要递减”,不符生活实际

“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假如是递减的话,那么我们只能注重“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轻视“听话”和“说话”,尤其轻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导致“说话”时语无伦次的尴尬。

经验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话”更重要一些,也更为普遍,一般人“说话”的机会和时间要高于“阅读”和“写作”。平常见面时相互问候一下,也用不着“读”和“写”;在谈判时也是通过双方“说”一致后才“写”成相互承认的文件;在法庭上辩论时也是通过“说”才能澄清事实,主张权利。最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润惠在《我们的高中生为啥不会说话了?》一文中感慨:在招生面试时,令人失望的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高中生好像不会说话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口头表达能力差。面试所提的几个问题,给考生回答的时间是8分钟,不少学生只用了三四分钟便结束,最短的仅用了几十秒。时间没有充分利用,表达不能展开,偏离主题,三言两语便草草完事。本人也遇到一些中技生在面试时回答问题的窘境:问:你是××地方的人吗?答:是。问: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答:我是……,哦,我叫×××,然后……然后……然后……不能“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还有我们的国宝级运动员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面对镜头时只会说一声“感谢妈妈”,别的话都不会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按照“读、写、听、说”重要性递减来培养学生,结果都不会说话了,至少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这与日常生活不相符,有违语文教学的初衷,这也是不

注重“说话”能力培养的结果。

2.强调“重要递减”,不符语言规律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是人们进行表述、传递信息的物质存在形式,是描述事实、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怀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的作用是用来表达情感态度的,而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口头语言,也就是“说话”。即使是书面语言,也只是用文字符号经过加工记录人们“说”出来的内容,以供后人“阅读”。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来看,也是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即口头语言为“语”,书面语言为“文”。又有学者进一步论述:“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这些都说明语言的发展是先“语”后“文”,既然“语”的产生和发展在先,是“第一性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语”的现象既重要又普遍,在某些程度上要比“读”和“写”重要和普遍,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语”的地位。可是我们为什么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视“语”的训练和“说”的能力培养呢?而非要强调“阅读”和“写作”,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哑巴”汉语,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所以,强调“重要递减”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三、读、写、听、说的关系

“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目的的总体要求,看起来都很重要,但细细分析一下,又不完全相同。实际上“读、听”只是“说”的信息来源,而不是目的。“写”和“说”都是表达的形式,甚至“写”也是“说”的形式,虽然通过“写”的训练可以促进“说”,但不能完全代表“说”的能力,“说”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更加重视,应该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1.“读”和“听”是“说”的信息来源

“读”和“听”虽然形式不同,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以便充实“说”的内容,促进更好地“说”。“读”是阅读文章,注重的是“看”和“记”,然后才能想“说”。在语文教学中就是看课文和文章,课文也好,文章也罢,这些内容都是别人写好的,说白了,就是看别人“说”的话。有心的人会对内容进行思考或提出疑问,或加以运用,有能力的人才会欣赏。从这里可以看出,“阅读”的对象是别人“说”好的话,“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别人怎样“说话”,“说”的是什么。“听”是听别人的“说话”,无论在课内“听”还是在课外“听”,无论是“昕”报告,还是“听”演讲,“听”的对象也是别人“说”出的话,其目的也是获得信息,“听”别人是怎样“说话”的或是“说”的是什么。就此而言,这里的“读”和“听”,实际上都是“说”的另一种形式,“说话”才是人类交际的最直接的形式,所以“说话”能力的培养要比“阅读”和“写作”更为重要一些。至少同等重要,其地位也应该更高一些。

2.“写”是“说”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写”是“写作”文章,或者是一个人要“说”的话。“写”和“说”两者关系密切。首先在目的上都是表达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写”和“说”同样要思考;其次在内容上“写”出来的实际上就是要“说”的,只有能够“说”的好,才能“写”的好,只有“说”的好才能更令人佩服。例如:《李肇星义正词严驳“铁嘴”》里李肇星“说”得“铁嘴”哑口无言,世界为之感动。再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里“我”“说”的那位刁钻傲慢的法国教授“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再其次在形式上“写”是用文字符号来表达感情,“说”是用声音和神态来表达态度。有些语言没有文字,只有口语,没办法“写”,只能够“说”;第四在研究语言时应以口语为主,当书面语与口语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严重分岐的时候一般应以口语为准。这些都说明了“口语是第一性的”,即“说”是第一位的,“写”在某些程度上是把要“说”的内容用文字符号表现出来,在这里的“写”是“说”的书面表达形式,是“第二性的”。训练“写”的目的是为了“说”的更好,不能代替“说”,所以更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写”的训练,而忽视了“说”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强调“说话”训练的重要性,不能说把它放在第一位,至少也应该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综上所述,无论是日常生活需要,还是语言发展规律,我们都应该把“说话”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把“说话”能力的培养列在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中,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重视“说话”教学,加强平时训练,通过十几年的磨练,以便培养出会“说话”的人。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钱威,徐越化,语言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林润惠我们的高中生为啥不会说话了广州日报C1版,2010-4-21

[4]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5]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