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好声音”还是好“拼”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好声音”还是好“拼”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声音”路数已定?

上周末去给某个著名的选秀节目做评委,遇到一个非常棒的选手,长相酷似去年《中国好声音》中备受好评的蘑菇兄弟中的一位,但在吉它的演奏及音乐的改编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多嘴问了一句,你有没有去参加过《中国好声音》这样的比赛?那选手很坦白地说:参加过其他的,但“好声音”我没去,因为我知道去了也过不了,我不是“好声音”要的那种路数。

“好声音”要的是什么路数?把这个问题抛给很多人,无论是业内的还是业外的,最普遍的回答就是:飙高音呗。如果要给《中国好声音》画一幅主题形象漫画,我相信很多人交上来的答卷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大话筒和一个眼睛紧闭、嘴角咧到两边耳根子上、声体弓成一只虾米的选手形象。还有很多人注意到,大部分的选手,都是在演唱进入到这种状态,开始发出拼命一吼的时候,导师们那只在按钮上转来转去的手,才会真正拍下去。

这答案当然并不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连续三季下来,它的确已经成了大众对于《中国好声音》的普遍印象,很多人选择看“好声音”或者不看“好声音”的理由也多在于此:“好声音”已经变成了好“拼”音――好拼命的声音。

“好声音”如何变成了好拼音

可以说,《中国好声音》的最初出现对于内地歌坛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它之前,内地歌坛正处在濒临死水一潭的境地,这一切都源自于2005年那场火爆的“超级女声”赛,一夜之间,歌坛成了草根们的狂欢秀场,任何人,只要你敢站出来表现自己,管你会不会唱歌,你都可以在歌坛扬名立万甚至大红大紫,而传统的讲究声音标准或演唱水准的演唱模式被视为守旧过时而被歌坛弃之如破席。这导致接下来几年的歌坛,越来越多平凡却爆红的面孔,越来越少真正好听的声音和好听的歌,真正具有音乐和演唱水准的人几乎找不到可以好一点的出路,在人们频频高呼“唱片已死”的同时,实际上也预示着“歌坛将死”的未来。

直到2012年的夏天,当那个光着脚的东北姑娘黄鹤登上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舞台,用质朴却劲道的声音,拼尽全力吼出那句“We could have had it all”开始,接下来依次登场的选手们几乎个个声音出色,也只有声音出色的人才有资格站上这方舞台,电视机前那些已经被近十年的荒腔走板的所谓歌声麻木了的耳朵仿佛一瞬间被唤醒,重新领略到好声音那种直抵人心醍醐贯顶的魅力,重新认识到:这才叫真正会唱歌的声音。就这样,《中国好声音》将歌坛一度被过分降低的门槛重新抬高了起来,几个月后,湖南卫视的一档歌坛顶尖唱将实力PK的节目《我是歌手》再度强化了好声音之于歌坛的魅力与影响,终于全面让歌坛重新走回到更接近音乐本身标准的方向。

这本是一个喜大普奔的良好开端,然而随着节目的推进和深入,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原来歌坛是走错了方向,《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等一系列节目之后,正确是正确了,却又分明走偏,因为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些节目日益呈现出过分偏爱高音的倾向,过分偏爱嘶吼型歌手,这一现象在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中尤为严重。如果说第一季当中,观众们还能看到像王韵壹赵可袁娅维这样的爵士歌手,或者金池张赫宣张玉霞这样的深情歌手,甚至是吴莫愁这样充满怪诞个性的歌手,到了第二季,通关的标准就似乎越来越统一化,大部分的晋级歌手几乎都是属于拼高音洒狗血型的选手,无论歌曲本身是什么样子,大部分的选手都在其中加入了拼命嘶吼的段落,而大部分的转身都发生在这些拼命嘶吼的段落里,没有这一段落的选手能被转身的几率,明显就少了很多。

你若无新意,我便无留意

这一倾向在第三季仍在继续蔓延,甚至很多人在第三季尚未开播前就认定了,它必定蔓延。如此之多的高音嘶吼,一期一期的狗血遍地,个例一个一个高频率大数量地叠加,形成了对于一个节目的习惯性习惯――大家认定,好声音实际上演的就是好拼音。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高音式演唱,事实上,能不能完成一个漂亮的高音演唱,正是普罗大众对于一个歌手“会不会唱歌”最普遍最初级的评判标准,一般人的观念中,这样才代表演唱者有一副好嗓子。高音最容易对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刺激和回馈的一种声音,它能在最短的时间让听者兴奋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歌手在现场演出时会竭尽全力地玩出一些爆破力,一些高音的纯炫技表演就是为了尽快带热现场的气氛,让现场热烈好看。而任何的选秀比赛,它首先是一个电视节目,首先注重收视率而非音乐表现效果,而这种嘶吼爆破式的高音加上选手呼天抢地式的表现肯定要比一首安静的浅吟低唱更能达到目的,所以这也导致大部分的歌唱竞技秀节目都会更愿意接受高音式歌手的出镜。

只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上来讲,高音是一种美,中音低音同样也是一种美,摇滚的劲爆激情是一种力量,爵士的迂回婉转、民谣的简单质朴同样也是一种力量。随着好声音这类节目将大众的音乐审美再度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接受一些更丰富的演唱类型和声音之美,如果总只看一种声音的形态,山珍海味虽好,吃的多了也难免腻。文艺繁荣本来就是以百花齐放为标志的,若只有一枝独秀,就是再漂亮的花,也难艳压群芳。今年第三季“好声音”播出时,就有不少人选择不看,看过的人也习惯用“无新意”“一般”来评价它,观众的流失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第三季已经悄悄在改变

习惯性思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任何被习惯性思维了的东西,想翻身都是很难的,就好像歌坛的选秀,要用到近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审丑翻身回到审美思维上来,“好声音”想要去掉“好拼音”的嫌疑,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其实第三季“好声音”从第一期开始,也进行了有意识的转变,譬如这一期节目中,走“小跳跃式风格”的毛泽少、声音纯美的陈永馨以及走浑厚低音路线的郑俊树等学员就先后获得了导师转身的机会。而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更可以看出,这一季非嘶吼型的选手明显有所增多,并且也给了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譬如刚刚结束的分班倒计时赛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刘明湘的《飘洋过海来看你》和刘双双的《致青春》,只是相对于依然占绝对主流的“好拼音们”来讲,这样的声音仍然是少到不足以影响节目整体形象的转变,而导师们选择学员的主流思想也并未见逆转式的改变,譬如唯一获得三次演唱机会的学员魏然,第一次演唱动感型的《爱是怀疑》未能获得转身,在复活赛中改唱抒情式歌曲《彩虹天堂》,导师们依然未为他转身,并纷纷提出他不该改唱这样的歌曲,直到最后又改成含有爆发式表演的《I Believe I Can Fly》时,才终于获得晋级资格。

我们也懂得,所有的选秀比赛必须首先满足的是电视收视需求,但在这个电视传播逐渐成为音乐推广的主流手段的时代,人们还是寄希望于这些大火的音乐节目能够担负起更多的音乐责任,这种责任反过来也会加重观众对它的期待值及认可度。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目前刚刚进行到导师分班阶段,分班之后学员会被导师们打造出什么新的形态来,是继续让学员们一味拼下去,还是能够给其它形态的声音更多的机会,目前尚不得知。

必要的危机意识应该有了,虽然目前来看《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在同类节目中仍遥遥领先,但如果《中国好声音》比其他同类综艺节目早50分钟播出的优势没有了呢?设想一下,如果同天的《爸爸去哪儿》也提到了9点档播出,“好声音”还能保证稳赢么?结果可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