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GE助陵水县医院PACS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GE助陵水县医院PACS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ge医疗信息部(GE Healthcare IT)是GE医疗集团中,专注于提供数字化医院咨询顾问和解决方案的部门,可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数字化Centricity解决方案,其服务中国市场已经有10年以上的时间。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基层医疗事业,其中基层医院信息化,尤其是县级医院PACS建设工作日趋火热,是实现县级医院信息化和远程医疗的基础。GE Healthcare IT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用于县级医院或同等规模医疗单位的影像科数字化解决方案 - Centricity PACS县级医院解决方案。这一产品整合了专为中国本地流程开发的新一代影像科信息系统(RIS)和图像通讯与归档系统(PACS),可无缝升级至多种规模的Centricity PACS,实现县级医院影像科数字化的轻松起步。

这里选取了一家GE公司在县医院的实施案例,总结了县医院PACS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一些GE公司在县医院项目上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基层医疗PACS项目的展望。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人口33.01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6.2%,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8%,全县有16个民族,是个黎、汉、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少聚居”的地方。

陵水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现在是该县医疗、预防、保健和教学科研中心。老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建筑面积9099平方米,病床编制180张。新院区占地面积176亩,建筑面积25838平方米。新医院设置病床300张,包括门诊楼(含急诊)、医技楼、住院部、康复中心、传染病区、营养部、后勤保障和院内生活区等功能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1.06亿元。新医院区于2007年7月动工,2008年11月竣工。

新医院建成之初时,医院的信息化情况是刚刚起步的一个状态,其中老医院只有一个简单的收费管理系统,所以结合新医院的建设进程,医院计划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实施pacs系统,实现新购置设备的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然后建设HIS与临床信息系统。

医院放射科设有登记组、技师组、报告医师组、审核医师组、由科室主任进行统一管理。其中,登记组2人:一个普放登记、一个CT和MR登记;夜班和急诊由报告医师代登记(MR没有夜班和急诊);3个CT报告医师、4个普放医师、两个MR医师;建设PACS系统后,科室专门设有一个PACS系统管理员。

2008年,医院投资建设新院区,添置了一批包括CT,MR,DR在内的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新医院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这家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对医院提升医护水平,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医院决策层考虑到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院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以期服务更多的当地患者并且提升医院管理的准确度,并且在购置影像诊断设备的同时提出建设全院PACS系统的需求。GE公司在对医院进行PACS系统选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PACS系统的建设步伐要符合医院整体信息化的规划。考虑到当时医院打算为新医院更新HIS系统,在PACS选型的时候,为医院制订了分两期建设PACS的计划:

第一步,建设科室级PACS系统,实现影像科的数字化阅片,数字化存储和影像科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步,与新的HIS系统做集成,实现电子申请单与全院重点临床科室的数字化影像。

考虑到未来医院影像科对接市一级、省一级的区域影像信息平台,系统在建设之初,就完全按照未来可以无缝扩充至区域化PACS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为未来医院影像科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其次,结合影像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与使用要求选取合适的接入PACS方式;从设备数字化与标准化方面来看,医院的CT,MR,DR均为标准DICOM接口,通过简单配置直接接入PACS系统,另有两台超声登记暨报告工作站,通过配置视频采集卡将图像采集后接入PACS系统。

然后,要结合医院科室的设备与人员分布,网络与硬件环境,配置合适功能的工作站点,并按医院日常工作习惯进行布置。

放射科的设备位置和楼层分布情况是,设备都集中在一层楼。整个放射科的工作都是在一层楼内完成,其中,普放配置一个登记、CT和MR一个登记(原配置只有一个登记工作站,在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工作流程顺畅和晚上急诊检查便利,增加了一个临时的QA和登记工作站),阅片室集中配有四台诊断报告工作站。

超声科因为设备不多,没有设置集中的登记台进行检查申请登记,超声科室的两台超声设备各配有一台工作站,登记和报告直接在这台工作站上完成。

2009年3月GE工程师开始进场实施PACS,用20天左右时间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使用人员的应用培训,随即交付使用,具体包括:

场地调研与准备。首先,进入场地与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员查看医院机房与网络情况,收集影像设备的位置,类型等信息,了解放射科,超声科现有工作流程,调研工作站的分布位置;然后,与放射科、超声科、信息科一起讨论PACS流程与实施计划;接下来,进行放射科、超声科网络整改与布线,分配服务器、工作站的IP地址,并将准备的UPS电源接入机房电源。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开始RIS/PACS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RIS/PACS服务器安装与测试。按步骤分别进行放射科、超声科的服务器与工作站的安装并测试运行。

系统集成。与放射科、超声科、信息科讨论放射科与超声科的系统集成运行计划。然后进入系统集成开发与现场测试。(因为医院还未上线新的HIS系统,所以与HIS系统的集成开发放在了之后进行)。系统测试完成后,开始PACS连接影像设备的工作。

连接影像设备。在PACS服务器上配置设备连接参数。协调放射科与超声科设备工程师协助提供相关设备信息,然后进行设备连接、配置工作列表(Worklist)并测试图像上传。其中CT、MR、DR通过标准DICOM接口接入PACS,超声设备安装专用视频采集卡接入PACS。连接测试成功,开始工作站的安装。

RIS/PACS工作站安装。首先进行工作站的清点与软件安装,包括登记工作站、质量控制工作站、诊断报告工作站、和超声工作站。然后,配置条码打印机,安装扫描仪。安装调试完毕,即按工作站分布规划进行网络连接与部署。

PACS系统应用培训。首先,收集医院放射科、超声科、临床科室的用户名单。然后,结合客户的IT应用能力制定培训的内容与计划。安排GE公司专业的应用培训专家对客户进行专业的系统应用培训和临床应用培训。

RIS/PACS系统与超声系统上线。完成上述内容后,正式开始RIS/PACS系统的正式上线使用。在上线之初,GE公司会有专人观察使用情况,解决使用问题,并对系统实时优化。

系统验收与移交。整个项目从进场到验收用时二十二天,完成一系列文档记录后,正式验收并移交给客户使用管理。

在县人民医院的PACS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起在高端医院建设PACS系统,能否充分发现县医院等基层医院建设PACS的难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积累技术经验,往往成为基层医院建设PACS成败的关键。总结GE实施的县医院的案例,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从硬件水平上看,县医院的基础设施都不够好,没有统一的网络规划。常常遇到都是用的小HUB连接各个科室,对于PACS系统需要的网点,都是临时布线;信息科没有统一、规范的机房,经常是在放射科临时腾出一个房间做PACS系统的机房,临时安装的空调;没有专业的UPS和防雷措施。这些问题常常会影响到系统使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也会增添日常管理与故障排查的难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医院投入加强信息化改造力度;面对这一现状,GE公司的软件设计人员充分挖掘系统设计的潜力,通过应用特有的图片压缩算法、虚拟化等技术尽可能降低PACS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以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第二、在县医院等基层医院,影像科医师、操作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不太高,对放射科的管理流程认识还有待提高。例如,原来只有出报告一级工作流程,直接将报告发给病人;通过使用RIS/PACS系统,实现了报告、审核两级。在使用之初,用户对这一工作流程还需要适应,GE有一套专门针对基层用户的系统应用培训方案,通过专业的培训与使用过程中的耐心沟通,很快让用户掌握新的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了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提高了诊断准确度、效率和规范意识。另外,结合多年的实施经验,在县医院的PACS实施过程中,由于与科室和管理人员做了充分细致的沟通与准备,并严格执行制定的相关政策,从而使得节约纸质申请单、胶片等成本和空间,提高检索效率等PACS的效益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GE公司做县医院项目的经验和心得。

县医院PACS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有条件的县医院,应着重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网络、机房建设要跟上,特别是UPS和防雷措施等,为PACS的良好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是支持未来影像平台建设的关键。另一方面,医院的管理理念需要更新,影像科工作流程需要提升信息化程度,需要加强数字化医院建设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在县医院实现PACS与医院数字化的过程中,尤其要选择有实力,能长期合作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数字化需求,随需而变,规划并建设各种形式的PACS系统与区域影像系统,随着基层医疗市场的发展,共同成长,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