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喊出学生的名字,走进学生的心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喊出学生的名字,走进学生的心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莫过陌生感,陌生包括地域上的,也包括思维方式上的,更微妙的是心理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陌生感,打破这种隔膜,不妨借鉴一下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第一条“记住学生姓名”。

关键词:师生关系;隔膜;名字;交流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莫过陌生感,陌生包括地域上的,也包括思维方式上的,更微妙的是心理上的。套用网络上的流行用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近在咫尺却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这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普遍存在于师生关系中,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教师个人乃至教师教学过程合成果的认同,进而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如何消除这种陌生感,打破这种隔膜,不妨借鉴一下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第一条“记住学生姓名”。

一、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尊重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高参——吉姆.弗雷德,46岁出任美国国家邮政部部长,年近五十的时候被美国的四所名牌大学授予荣誉学位。他既没有显赫的家境,又没有高深的学历,吉姆?弗雷德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带着这个疑问去向吉姆.弗雷德本人讨教。吉姆?弗雷德的回答是:“我至少能准确无误地说出5万个人的名字。并且,若干年后再遇见他们时,我依然会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还会问候他们的妻子、儿女,以及聊起与他们工作和政治立场等相关的各种事情” 。

尽可能多地记住别人的名字,了解别人的爱好以及需要等。这体现的不是技巧,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当你准确地叫出偶尔邂逅的朋友名字时,对方不仅会充分感受被尊重的感觉,也会加深对你的印象。朋友交往如此,教师与学生亦然。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特别是一些任课班级比较多的老师,如果课上只能以“后面的高个子男生”,“课代表前面带眼镜的那位同学”这样的方式提问,或者只是顺序提问,甚至有的还会点错学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等等,这些都无法让学生体味老师的关注,尊重更无从谈起,隔膜的产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过程、教学成果都无从谈起。

二、喊出生的名字,是顺利交流的开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学生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能够称之为最完美的形式莫不过于教师对于学生的细微情感,如爱心、尊重、关心等,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会让学生精神生活充实,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反之,得不到教师尊重和理解的学生会产生厌恶学习、厌恶人生,甚至滋生危害行为。

其实这些对学生细微的情感,都是可以通过喊出学生名字开始的,而喊出学生的名字,是师生间顺利交流的开始。作为教师能够喊出学生的名字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的是对优等生,这些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大家的宠儿,很多都是万般宠爱集于一身,教师们做到这一点很容易;第二个层次是教师能喊出一些有一些特质的学生,这包括有异于他人的长处或者缺憾的学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或者是警示;第三个层次就是教师可以喊出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们如一颗沙、一粒微尘,教师喊出他的名字让他感到的是亲切、是关心、是一种被重视和肯定,这对这类孩子是尤为重要的。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须掌握的第一手信息,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为自己的忽略找借口。能够在第一时间喊出学生的名字,都会让学生得到一种肯定,是师生间相互认可的标志,更是师生间顺利交往的一个开始和基础。

三、喊出学生名字的背后,需要更多的内容

能够在第一时间喊出学生的名字,是师生间顺利交往的一个开始和基础。但仅仅喊出学生的名字还不够,学生的家庭信息、个性特点、兴趣特长、缺憾不足、以及在学校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有的教师认为,我教好我的书就行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我哪还顾得过来啊,再说那些有什么用啊。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世间从来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也折射出人类存在上的多样性,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今体现出的各种不同特质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的,当我们不了解他的一些情况的时候,是很难透过事物的表象究其本质的。我曾经和一个经常被焦虑困扰的孩子交流过,交流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是很强烈的戒备和敌意,当时我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对于他的其他方面并不太了解,在我和他多次交流以后,我发现他的许多经历是同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父母是农民工,幼年失教,背井离乡,靠小买卖勉强维系家庭开支,他随之无法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时候居无定所,四处搬家,尝尽人生冷暖,这样的经历在当今的孩子身上并不普遍,极度的自卑导致他出现极端的自我保护。他就像一只刺猬,浑身长满了利刺并不是为了伤害别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护自我。伴着了解,我又发现他由于精神的极度紧张,常常导致失眠,又出现了幻听幻觉,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联系到自己身上,以致出现了轻度的神经官能症。所有这些就是隐藏在他名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我了解了这些,我就经常和他打招呼,在操场、在教室,校园的每个角落,只要我看到了,就喊他的名字,时间充裕就和他多聊聊,其他同学看到了,就会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老师怎么和他弄得那么熟啊,而慢慢地他的自信心也建立起来,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遇到困难,他愿意和我说说,尽管还会有波动,但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他同学也开始慢慢接受他,他也开始融入这个集体。我想我做的这些就是隐藏在这个名字背后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细心和耐心。

四、喊出学生的名字,走进学生的心里

教育,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教师,也曾经是一个让人顶礼膜拜的字眼,是一种让人心生隔膜的名词,这就造成师生之间距离的自然产生。进入新的时代,社会对教育又赋予了更多的期望,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探讨也逐渐迷茫起来,新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新的教育研究课题让人目不暇接,当我们还在力求从经典的论述中寻找新的教育模式的时候,和学生的天天一起生活的经历却让我领会到,教育很深奥,她需要我们付出艰辛;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她就是老师能够准确地喊出学生的名字!

当我们能喊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当然这是个词广义的涵义,也就是对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名字后面的故事了如指掌时,我们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就显而易见了,这样就不会再在教育的歧途上艰难踯躅,我们需要的是返回原点,从更多的细节入手,反思我们的教学路径。正确的起点是教育成功的根源,“亲其生,道乃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学生名字后面的涵义,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一个被教师记住姓名和特点的学生是幸福的,一个能记住学生姓名和特点的教师更是成功的,因为她实实在在的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还拥有一颗执着的耐心,更拥有一颗拥抱明天的信心,更容易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敬,更容易托起学生们的希望,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美)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