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具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具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行苏教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别于旧教材的内容展现大都是纯文字,而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问题。这种编排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读图,并从中提炼相关的数学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决定了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下面就以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读

刚入学的学生看图往往没有针对性,目的性不强,而教材所展示的主题图内容较多,有的与主题无关,有的表现的也不是数学问题。数学中的读图不同于语文中的看图说话,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的顺序读,从数学的角度提取有用信息。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主题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个滑梯?(指导学生完整回答:图中有一个滑梯。)有几个小朋友?几只蝴蝶?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可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又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时,可以指导学生先大体观察图上有哪些东西,再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找一找并比一比:哪根绳长?哪个人高?石榴和柿子哪个重?你还能找到哪些可以比较的东西?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有序地读图,才能把题目读完整。

二、教会学生规范地读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可让学生从模仿起步,先模仿老师读图。

比如,在教学认位置时,让学生模仿老师说“××在××的左边,××在××的右边”等。在教学“8的加减法”时,指导学生这样读图: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解决“已知部分和部分,求总数”的加法问题后,再根据加法算式的结果教学生读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一共有8个小朋友去游泳,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上有几个小朋友?一共有8个小朋友去游泳,游泳池边上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几个小朋友?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会规范地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三、培养学生有兴趣地读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力。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感受。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故事出发,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以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呈现出来。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比较大小”,以森林运动会为故事背景的主题图在学生的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在学生兴致很高的基础上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今天来参加运动会的动物真不少,小朋友们可要睁大眼睛认真地数一数、比一比。(1)你知道哪些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2)这些动物各有几只?(3)哪两种动物的只数相同呢?通过引导学生数一数、比一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松鼠和小熊的只数同样多吗?(2)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你还会怎样说?让学生理解 “多”和“少”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比多”和“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

读图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读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素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识字量增多,主题图中逐步出现文字信息,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解题时注意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纯文字表述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