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会(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位同行:
大家正在欢度庚寅春节,我首先给各位拜个晚年,祝同行们虎年顺遂,写出佳作,为我们的新闻史增添亮点。现在,请各位提问。
记者甲:我刚刚采访一位因燃放爆竹而炸伤眼睛的男孩,据医生讲,男孩右眼可能难以治愈;昨天,本报一位同仁还报道本市因燃放烟花而引起一场火灾。请问,你对燃放烟花爆竹持何种态度?
发言人:自发明火药后,我国的烟花爆竹行业一直兴旺发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既是传统的庆贺形式,也是增添“年味”的一种因素。但燃放烟花爆竹,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炸伤眼睛、手指,甚至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死人的事件每年都有。其次是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火灾,更是司空见惯。还有,大家都看到了,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污染多么严重,空气污染、地面污染,几天之内都无法清除。近几十年来,烟花爆竹生产厂因火灾引起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讲,我主张,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陋习,至少,一要限制生产烟花爆竹数量,二要制定燃放时间,三要规定燃放地点。当前,全世界都提倡低碳生活,我们应该融入这个有利于地球的行列中来。
记者甲:没有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就缺少了喜庆气氛了吗?没有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就弱化了“年味”了吗?
发言人:你问得好。现在早已不是三十年以前五十年以前那个时代了,电视、广播、音响……现代化的家电应有尽有,什么音乐不比鞭炮的噪音更好听!所以,对烟花爆竹我们也应该有个现代意识,逐步移风易俗,摒弃这种公害吧。
记者乙:我是电台记者,我提出的问题请各报同行谅解。我的问题是:春节期间,许多行业都照常生产照常营业,有的行业如铁路、航班、公路等公共服务部门甚至加班加点,为什么报社都放假,报纸都“休刊”?节日期间看不到报纸,而在年初订阅报纸时都交了这份款了!
发言人:这也是传统的陋习。是呀,节日期间,生产单位、服务单位如医院、气象、电信、商业乃至电视、广播、期刊等都照常工作,单单报社例外。由于是“惯例”,所以人们见怪不怪。此“惯例”既不符合国情,也是对读者(常年订阅)的一种克扣嘛,我们建议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废除此“陋习”,最低应将常年订阅者的这份报款免除才是。
记者丙:春节放假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到书店去逛一逛,平时公务繁杂,无暇光顾书店。逛了三四天,我仅购买三本书,什么原因?书店里的书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优劣难辨。你对此有何想法?
发言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版业确实兴隆繁荣,有目共睹。可是,出版物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图书没有多少营养丰盈的精神食粮。文学作品除了那些经典的中外古今著作,新创作的有几本经得起咀嚼?青少年读物不是伪劣的“智慧”类读物,就是些不三不四的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教你”这个、“教你”那个,不是投机钻营,就是弱智不堪的赝品。此外,图书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似曾相识作品、重复出版作品比比皆是。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各出版社仓库里要化纸浆的图书海量,更令人震惊!
记者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发现,近些年的图书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难道这对于我国文化事业不是一种滞后的因素吗?
发言人:这种现象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化、出版业转企改制,我以为有可能改善。
首先,目前我们出版单位的领导,几乎都是上级任命的官员,缺少专业的行家,什么人都能当社长、当总编辑;其次是编辑、记者素质低,什么人都能当编辑、记者,所以我认为中国需要建一所专门的编辑、记者大学(不同于目前的传媒大学);再次是缺乏引领行业的权威媒体。现在有几份出版业的报刊,但这些报刊的主要任务是行政指导和业务引领,而并非专门评价尤其是以批评为宗旨,这无疑于放纵那些俗、怪、丑、闹、滥、捧畅通无阻。有一本杂志叫《咬文嚼字》,专门挑媒体的语法、错别字等,如果出版业中有一本专门批评出版物的权威性杂志,也许可以减少上述这“六弊”。
谢谢各位,下次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