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食品安全中的道德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食品安全中的道德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近日,国务院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谈到这些问题,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必须要加强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

【关键词】 食品安全;道德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10-01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在4月18日公开发表的讲话中,总理痛斥几年来祸害百姓的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能严重的地步”。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到现在依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

(一)市场经营者受利益驱使而导致道德失范

部分食品经营者唯利是图思想严重,受利益驱动,导致道德失范。在他们看来,利益是唯一至上的和需要追求的东西。人们内心所构建的道德底线往往在利益的面前不攻而破。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2007年7月,被告人张玉军在明知三聚氰胺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下,以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为原料,配制出专门在原奶中添加以提高原奶蛋白检测含量的含有三聚氰胺的混合物,俗称“蛋白粉”。导致众多婴幼儿换上不同程度的结石,并致数名婴儿死亡。造成这样严重的结果,与生产商对利益的狂热追求,金钱至上的思想导致道德失范密切相关。

(二)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做了一些概述性规定,存在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致使一些唯利是图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抓住这个盲区不放,背着良心赚黑心钱。加上有些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条款过于笼统,规定的过于宽泛,对实际问题的约束力较差,缺乏操作性,不具有现实意义。再加上有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惩处过轻,对一些道德败坏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起不到真正的警示作用,在高额的利润面前,他们全然不顾或者根本不会在意那些过轻的惩罚。

(三)食品监管的困难造成其生产经营者诚信的丧失

“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产品价值链,食品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到最终的在市场上的流通,需要经过许多的环节,这些环节又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有的时候就会发生监管错位或不到位的情况,起不到真正监督的作用。总之,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在整合执法力量、密切配合作战、和谐执法步调、信息互通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使得一些素质不高道德败坏的生产经营者有空子可钻,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全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利益之后。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打造和谐道德文化氛围

要在全社会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良心、讲责任的强大舆论氛围。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市场经营者的道德文化水平,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健康的从商理念为指导从事合理的商业活动。还可以动用一些或者加强一些技术监管手段,让消费大众成为一道安全检测的防线,逼迫生产商向安全质量方面发展。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和谐道德文化,建立道德产业,实现良心生产。

(二)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德法并济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可以提倡企业流淌道德血液,却必须正视企业逐利的现实,我们可以提倡企业的道德自律,但不能把“宝”全部压在良心上面。道德规范体系是个软约束力,所以我们在进行道德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和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共同建设,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法律站稳了阵脚,道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有效施加道德压力

近年来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是有媒体第一个出面披露的,媒体已经是食品行业存在已久的一颗定时炸弹。2006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首次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媒体开的这第一枪,才使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并有力推动了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以及强化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在现代社会,媒体的作用是强大的,是不容忽视的,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其影响力,给那些道德败坏素质不高的生产商经营者施加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其自觉改邪归正。当然媒体不仅要披露曝光那些不法分子,同时也要大力宣传和赞扬那些合法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食品的企业,塑造其道德模范形象。企业的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想在大众中树立学习楷模的好形象。社会和媒体舆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会对生产经营者形成很好的约束力,促使他们在舆论的压力下不敢越过道德底线半步。通过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晓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8(1).

[2]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