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扎特和他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扎特和他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时期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本文通过对莫扎特长笛作品及《D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的研究,阐述并分析了莫扎特长笛作品的风格特点、演奏方法以及其作品在长笛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与巨大贡献。

关键词:莫扎特;长笛;古典主义;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8-02

一、莫扎特生平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位宫廷乐师家庭,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逝世,终年35岁。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1]。莫扎特一共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2]。

二、莫扎特长笛作品

在莫扎特大量的作品中,长笛作品也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他的长笛作品自然、明朗,音乐表达总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结构形式完整而清晰,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异常丰富,主题旋律活泼动人,将长笛的歌唱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据文献记载,长笛曲是莫扎特管乐作品中数量最多的,莫扎特从1764年(8岁)至1778年的14年间,共创作长笛作品14首[3]。其中包括6首奏鸣曲、4首重奏曲、3首协奏曲和一首独奏曲――《行板》。

三、《D大调长笛协奏曲》简析

这首长笛协奏曲,原是莫扎特于1777年为双簧管而作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后又将它改编成“D大调长笛协奏曲”,后来成为最受长笛演奏者喜爱的乐曲之一。[4]由于这两部作品的原稿已经遗失,现在保存下来的都是后人的手抄本,而就保存情况来看,《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保存状况更加完好。所以这部作品无论是在演奏价值还是文献价值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明朗的快板,D大调,4/4拍。在这一乐章中,清晰地体现出意大利对莫扎特的影响。在这里,作曲家突出地表现了如意大利喜歌剧般的轻松愉快的气氛。第一乐章调性是比较稳定的,基本是在主调和属调的范围之中的。但这并不影响乐曲的表现力,并不觉得乐曲有生硬单调的感觉,作曲家将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均衡。

第二乐章:慢板,3/4拍。在这个乐章中,充分显示了长笛的旋律能力,尤其是装饰音的使用,是这个乐章的重点,由于它的出现,使第二乐章的音乐更加缠绵、更富诗意。整个乐章温雅、含蓄,使用了许多变化音。在莫扎特这个时期,变化音的运用还是比较少见的。全曲被极富诗意的情绪所笼罩,美妙的旋律里隐约流露出冥默的意味[5]。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D大调,4/4拍。这个乐章是全曲最为著名的一个乐章。乐曲在刚开头的前4小节就明朗地奏出了第一主题,给人以清晰明朗、欢快自然的感觉。整个乐章充满了自然愉快的氛围。曲式结构紧凑细密,充分体现出莫扎特作品清晰自然、返璞归正的特点。

四、《D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分析

一首优秀的协奏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二则需要一套完整精细的演奏技巧。所以要真正实现作曲家的意图,还是要靠演奏家的理解与演奏。在《D大调长笛协奏曲》中,长笛各种不同的演奏技术与充满活力的音乐语言正是这部作品的特点。

1.气息音准的把握。在整首乐曲中,气息与音准的考验时刻存在,而这也正是吹奏时最基本的保证,所以要时刻注重这两方面的把握。作品的一开头,就是一个考验气息音准的段落,它既检验演奏者的基本功,又要求演奏者具有准确的音乐位置感。[6]它开始于后半拍,经过了D大调的上行音阶后落在主音d上,而这个主音d的时值就达到了十六拍半。虽然这是个音阶乐句,会有一定的惯性,但这一句共有五小节,长达二十拍。这对于演奏者来说还是很费气力的,所以就会出现气息不够与音准偏低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平时多加练习,找准这个音的位置,并且认真研究、体会,能够做到每次演奏这个音时,都在同样的吹奏位置。接着只要放松心情,就应该能很好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准确表达出作曲家的意图了。

2.颤音与装饰音。①颤音。莫扎特作品中运用了许多颤音的技巧。但比较有趣的特点是,几乎每个长颤音之后都会有一个下波音一样的装饰音,而这个装饰音所占时值也很长,要占半拍,使音乐在优雅中不乏轻灵。[7]短时值的颤音在这首作品中也非常重要,这个协奏曲的主题就是开始时的短颤音。在第三乐章中,颤音用在4个十六分音符上,这样的运用,使乐曲的难度与歌唱性都有所提高。②装饰音。在这首作品中,使用了很多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装饰音,时值可以达到所装饰音的一半;另一种就是现在这些普通意义的装饰音,不占被装饰音的时值。有一个很典型的长装饰音的例子,在第二乐章的77、78小节和第153、154小节。

在这里,乐队停止,只有一支笛子,一个长音之后,是一个长的装饰音与被装饰的音,紧接着是一个短装饰音与被装饰音,音乐听觉像是流动的水进入了闸口突然的断开,而乐队在这里进来就像开闸一般,使乐曲流动性更强。

而在第二乐章中,装饰音可谓是整个乐章的灵魂,三个音递进上行装饰比第三个音低二度的音,使音乐优美动听,将长笛的歌唱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3.吐音。在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中,两连两吐这种音型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古典时期的演奏法与现代长笛演奏法有很大的区别。在现代演奏法中,吐音常常需要处理得非常干净、有弹性。而古典时期的吐音则不同,需要平稳、均匀并且时值稍长,更加要求音乐之间的连贯与流动性。特别是在大篇幅出现这种音型时,对演奏者技术与气息的考验是相当高的,要保证音乐旋律始终是连贯流畅地进行。所以,一定要注意吐音的演奏。

4.力度。这首协奏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音乐中有明显的强弱对比。同一个乐句重复演奏两遍,但两遍的力度控制却不一样。例如,前一乐句并没有标明强弱力度,但在后一句就出现了一个弱的记号。这就需要引起注意,在演奏时表现出来,甚至可以将强弱对比做得夸张、明显一些。

在这首作品中还有一个莫扎特标志性的力度记号fp,这个力度符号在他的作品中非常常见,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他的力度表现手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强奏过一个音头之后迅速变弱,再渐强,使乐曲充满了跳跃、灵动的感觉。

五、结语

莫扎特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在充分利用了长笛华丽、明亮的音色的同时也充分地展现了长笛良好的灵敏性。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旋律奔放,富于变化。即使是连接部,莫扎特也赋予了它们一种极为强烈的特性,使全曲更显得开阔、充实。莫扎特的音乐成就在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8]

参考文献:

[1]音乐故事: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EB/OL].中国广播网.

[2]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EB/OL].百度百科.

[3]陈建华.一个深不可测、论述不完的话题――莫扎特管乐作品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3)

[4]赵岩.莫扎特的三首长笛协奏曲[J].大众文艺,2010,(11).

[5]姬祖昕.从莫扎特长笛作品浅谈莫扎特音乐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0.

[6]谭铮.莫扎特长笛作品在长笛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演奏风格[J].黄河之声,1997,(2).

[7]杨晓东.《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4).

[8]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