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家谈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家谈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教师如何参加观摩活动

王瑜元

许多园长、老师正是通过观摩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的提高。参加观摩活动,不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要激活自己的大脑细胞,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让“问题”成为观摩的前奏

有“问题”做前奏,观摩效果会大大提高。为此,我们应该对准备去参观的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结合自己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本次参观的重点。有时,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

做个聪明的旁观者

教师带班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难有跳出来思考的时间。观摩给了我们更客观、更冷静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甚至了解自己的机会。要使这一机会变得更有价值,就必须做个聪明的旁观者。

扩大自己的视野

一个聪明的旁观者,应该把观摩过程当做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工作实践进行整合学习的过程。观摩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

记下思想的火花

边记边想,记要点,记感受。这种记录方式能促进我们思考,使观摩变得更有意义。因为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若不及时记下,很难补救。

在模仿中创新

它使我们迅速借鉴他人的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但模仿不等于照搬。因为照搬意味着忽视本园的实际情况,忽视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既不值得提倡,也很难成功。

在研讨与实践中前进

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适宜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工作的前进。

参加观摩活动,既要有“观”,又要可“摩”

肖 明

幼儿园老师的岗位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观摩活动时,园里派出的往往是骨干教师。很多教师对外出观摩都抱有很高的热情,园长也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那么如何让一次观摩活动成为有效的学习和反思活动呢?

要明确目的,带着问题去观摩。比如说事先了解一些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就会重点观察这次活动中教师是怎样体现社会性相互作用理论,明确了观摩的目的,就眼中有物,记下对自己有启发、可学习的东西。

让自己在观摩活动中不断转换角色。在观摩活动中,我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又是幼儿,甚至是家长或园长。有时,我们还不仅仅是旁观者,还要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了解更真实的情况。比如说,我们不仅仅记下这堂观摩课的教学步骤,还研究为什么采用这种步骤,哪些步骤是常见的,哪些是我们自己教学中很少采用的?差距在哪儿?在和孩子的随意交谈中,感受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等等。

记下观摩活动中的感受或启发点。在观摩课中老师会有很多感受,这时就需要我们边听边记,边想边记,如果不及时记下,观完就完了,没有什么可“摩”的。回园后的“反思”也许就“无可思”。

客观评价教学观摩活动

李琼玲

在观摩活动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在活动中让幼儿的表现看上去很出色,而将问题、幼儿该怎么回答都预先设计好,并事先告诉幼儿。这样并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讨巧,能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孩子们实际上成了教师的“道具”,任意摆弄、使唤。这样的观摩活动,不仅不能使幼儿得到发展,反而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评价应当是形成性、诊断性的,应当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因为过程中蕴含着教育评价的内容,如学习的方法、策略的渗透、对合作的体验、成功的愉悦等。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态度、专注等同样是评价的重要信息和依据。活动结果是评价信息来源的一个部分,但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它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的部分外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评价主体,要注重教师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不断反思,使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互相印证。

要使教学观摩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还应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要有全面、正确地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能适宜地把握幼儿发展进程及特点。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观摩活动意味着什么

顾荣芳

观摩是幼儿园园内、园际进行学习研讨的交流形式。那么,观摩活动对幼儿园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让教研成为教师参与观摩活动的出发点

从观摩的本意来看,“观摩”指向学习和借鉴经验,但事实上“观摩”也指向吸取教训。“观摩”对于幼儿园教师意味着有机会参与有益自身成长的教研活动。

二、让观察到的学与教真正成为观摩研究的依据

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状态是观摩研究的重要依据。另外,观察到的教师教学状态也是观摩研究中的重要依据。目前部分幼儿园教师对观摩活动存在消极看法的原因之一,是观摩活动的组织者或评价者在观摩研究中忽略对事实的全面分析,或多或少对教师带有偏见,引发了教师的抵触情绪。“观摩”对于幼儿园教师还意味着对教育的科学研究。

三、让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观摩研究中得到提升

观摩研究中,观摩者如果能切实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于特定教育情境的合理性,剖析幼儿反应与特定教育情境的因果关系,共同探讨更佳的教育行动方案,那么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有可能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如果观摩者能尽可能地敏锐发现和深刻领会被观摩者的个人特征和教育智慧,那么对自身举一反三汲取经验也十分有益,而这也正是观摩研究的根本目的。所以,被观摩者应尽可能将自己的想法阐释清楚,不要迷信专家和领导,让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个别性成为观摩研讨的线索。

“观摩”对于幼儿园教师也意味着实践知识的挖掘和提升。

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吴 静

教学观摩活动有助于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传播和推广,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使观摩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执教者过分关注观摩者的反应。要真正上好一堂观摩课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执教者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要精心制作教具、课件,进行多次试教。其原因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观摩者的反应,忘记了教学活动的真正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这样的课肯定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实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孩子,心中装有孩子,就能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满激情,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劳师动众地准备活动。有的执教者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总是想方设法,劳师动众准备众多的教具。殊不知有的教具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干扰。

择优选用“小班化”教学。这样做,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效果也比较好,但笔者认为这种以牺牲其他幼儿学习机会为代价的做法,易使这些被“遗忘”的孩子产生自卑、逆反的心理,进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不仅不利于师幼关系的和谐建立,而且会给家长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水分十足的“精彩演出”。一般的观摩课常出现这种情况:活动形式新颖,活动场面热烈,幼儿的思维活跃,表现出色,俨然是一堂精品课,殊不知这种课基本上是教师事先在班上认真反复排练,而且将问题的答案都告诉了孩子们的结果。有的观摩课甚至连“错误”都是精心设计的。

形似神非的克隆仿制。名师的示范课使听课者如沐春风,于是有些好学的教师便把这些优秀的课例拿来仿制,这不失为一种取人之长的学习方法。可许多老师费了力却只学了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