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齐白石《花卉草虫册》识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齐白石《花卉草虫册》识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缘凑巧,近日偶读到古韵堂所藏齐白石绢本《花卉草虫册》。从笔墨气象、风格题跋上看,可为齐白石上世纪20年代画风转折时期的精品。

民国八年(1919)三月,齐白石为躲避老家湘潭的兵匪战乱,悄悄地离开了家乡。初到京城,他虽在南纸店内挂出了润格,以卖画刻印为生,但门庭冷落,收入寥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他此时的作画风格是近于山人冷逸的一路,并不为北京人所喜爱。加之远离故乡亲朋,故而心中十分惆怅,每到夜深人静便愁思百结,他的《望云》诗句表达了当时的感受:“拖筇北上复何求,我已中年万事休。”这个时候他的情绪极不稳定,时常是大起大落。中秋节后,当他接到妻子的来信时,他又欣喜若狂,随即在画上题诗:“平安昨日家书到,画出梅花色也欢。”

而此一时期的齐白石58岁,正是他听从知交陈师曾劝告,改变画法,自创“红花墨叶”风格的转折时期。齐白石一向学宋朝的画家杨补之画梅,现在决心另辟蹊径,自出新意,于是他声称“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此九帧《花卉草虫册》计有《海棠花》、《牵牛花》、《红颜》、《霜叶红于二月花》、《五谷丰登》、《女儿红》、《残荷》、《花卉》、《题跋》等大体作于这一时期。从画中题款可知,此画册底稿乃采用湖南老家“借山馆早年画稿”,但绘画风格却已有较大的变化,从注重形似开始转向超然之意趣,笔中带有吴昌硕的古拙苍厚、沉雄朴茂之风。这批画是齐白石在西城宣武门内石镫庵内居住时所画,当时庵内虽鸡犬不宁,但画家此时生涯落寂,少人打扰,心情倒也十分宁静。

“红花墨叶”是这组绘画的主要特征。无论女儿红、霜叶、牵牛花、海棠花,作者都以红色渲染,其干、湿、浓、淡,皆有妙趣;皴、擦、点、染,都有古拙之意。墨叶的勾斫更见篆书笔法。诚如陈师曾诗句所言:“……今复见画如篆文。”白石引书入画,墨彩渗融之际更见雕镂刻画之功。每幅画中,白石都以昆虫动物细写之,其精微之处可见毫发,无不显露才情,令人叹服,真可谓印工而画拙,诗、书、画、印俱佳,可遇而不可求也。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帧作品中,作者以折枝画法取三五片红叶,笔简意拙,而图中最精妙处,是在枝干上描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知了(蝉),毛绒绒的细爪,薄而透明的蝉羽,刻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仿佛赋予了动物以新的生命。齐白石在画的右边题款中明确提到是“借古人句作画”,实际上,白石老人在画中寄托了自己感时伤怀的情绪。

《牵牛花》是这本画册中的精妙之作,据记载,白石曾于民国九年初经齐如山介绍认识梅兰芳,梅兰芳家里花木很多,光是牵牛花就有100多种,齐白石见后叹为观止,从此画上了牵牛花。此亦有诗为证:“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这幅画中,花开正艳的红花和花蕾,与大写意的黑叶相映成趣,恍然问藤蔓交错,韵味十足。在模糊渗融的水墨中见一蟋蟀爬行其问,其形象逼真,动态自然生动,衬托出世间造化的勃勃生机。

自认识陈师曾以后,齐白石在艺术观念上有着长足的进步,他在绘画上纯任天真,抒发灵性,抛弃世俗眼光,追求超逸品格与雄健气象。画册中的《秋水残荷》一画虽然继承了山人冷逸一格,但古拙的笔意中亦透出雄健奔放之意。他曾在夏日莲花茂盛时游莲花池,对花写照,但此画却独独表现秋天的残荷,应是别有深意,或许在后来的诗句中能体味出画家的心境:“山林却比市朝好,野鸟无笼去又来。”虽然画中不是野鸟而是蜻蜒,但蜻蜒戏残荷的寓意仍是让人深有感触。

齐白石是民初画坛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金石派”花卉蔬果的写意画大家,他在57岁时“衰年变法”,振起独立精神,改用大写意笔法,以雄健清新画风取代冷逸格,独创了自然奔放、墨韵浓厚、酣畅淋漓的花鸟画风,成为民国画坛令人瞩目的代表性人物。正如他在《花卉草虫册》中所流露出来的精神气质一样,他的画以大篆、行草笔法引书入画,强调“拙味”,笔墨古拙苍厚,虽然用色艳丽,但却艳而不俗,既有文人画中的诗情画意和超逸品格,又适当地保留了民间艺术中淳朴、浓重的乡土气息。古韵堂所藏之齐氏《花卉草虫册》当为该堂之镇馆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