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赶英超美中国艺术品落槌价占全球三成份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赶英超美中国艺术品落槌价占全球三成份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浓春时节,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24届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上,出炉了一个重磅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首次赶超了英国,仅次于美国。而入夏之后,颇具权威的法国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了最新一期《2010艺术市场趋势报告》。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排名世界第一。按拍卖落槌价计算得出的收益,中国为3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3%,美国和英国则分别占29.9%和19.4%。无论排名,中国艺术市场近两年来以火箭上天的速度冲高,是明摆着的事情。

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心从西方转向东方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已是既成事实。在第二十四届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的现场,几乎所有参展商都在询问中国人到底喜欢什么。因为在博览会开幕的第一天,中国买家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购买力。据说,提前一天到达的首批中国藏家们已经达成了总价值近940万元的场上交易。

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艺术市场大国英国和美国相比,中国艺术品拍卖起步晚,但势头却极猛。相较于中国的井喷式发展,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缓慢”许多。美国的经验来自于上世纪中叶,美国逐步取代法国成为世界艺术品交易的中心,这不仅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大陆的重创,同时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品投资的法律、税收等相关机制也日臻成熟,购买力雄厚的美国藏家能保有较高的收藏水准。然而,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便完成了从起步到跃居世界第一的过程。

按照常理,当今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地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首先,从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来看,以一国人均GDP为指标,超过3000美元时会出现收藏艺术品趋向,达到5000至8000美元时进入艺术品收藏快速增长期,而发展到1万美元以上时则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361美元,一线城市早已超过这个数字。所以,中国正处在收藏向快速增长期迈进的过渡阶段。其次,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人们用于配置艺术品的消费额也日益增加。巴克利银行(Barclays Bank)曾指出,机构投资者和财富阶层在艺术品上资产配置的合理比例应为5%。同时,根据梅摩艺术品指数的研究,艺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GDP增幅率的1.2倍。在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上扬,GDP增长率连年保持在9%以上,2010年更达到10.3%,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同为艺术品交易大国的英国,2010年GDP增速仅为1,3%,美国的2.9%也已是其自2005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英美两国的艺术品市场的增长也变得迟缓。

可见,艺术品拍卖与国家的财富和实力密切相关。然而,客观上,中国的财富远不及美国,人均收入更是在全世界排在下游,如此迅速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并不断创出艺术品拍卖纪录,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很可能是财富的分化,以及持续通胀引发的贬值忧虑。

当货币泛滥且没有安全的投资场所时,艺术品和豪宅就会成为吸引资金的最佳场所。2010年,人们目睹了怀着贬值焦虑的热钱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流动。像5.5亿元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4.368亿元的黄庭坚《砥柱铭》,3.08亿元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等一批天价拍品,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全面推向“亿元时代”。

众所周知,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泡沫吹得最大的时候,日本人就曾在全世界范围高价收购艺术品和楼盘,美国人曾经恐惧地惊呼,美国要被日本人买下了。世界上价格最高的几大艺术品中,大多是日本人在那个时候买下的。不过,好景不长,泛滥的货币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泡沫就会破灭。当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时,日本人无奈又把买到的楼盘低价出售,把艺术品锁进保险箱。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包括一级与二级市场,其交易的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艺术品,且买家也以中国人为主,也就是说整个交易环节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自己在“玩”。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并不是单纯地复制英美的思路,而是一个中国式的新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