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神奇的感官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神奇的感官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内地一批又一批艺术家进藏,寻找素材和灵感。一批富有朝气的年轻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其中,又以陈丹青的《组画》最为人所熟知,使题材绘画走进世人的眼帘,让人们重新审视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以及它厚重的历史文化。

充满创作热情的艺术家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去充分解读,却往往在创作过程中,迷失在前人的足迹里而步人后尘。而眼前由军旅画家臧跃军创作的藏画,从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都给观者带来了百分百的新鲜感,在观画的过程中,突破了视觉艺术的局限,进入一个立体的感官世界。

所谓“藏画”,是指军旅画家臧跃军所绘制的一系列题材的绘画,因其姓氏为臧,又热爱题材,独创了融合壁画、岩画和唐卡风格的绘画,作品浑然天成,散发着浓郁的气息,故名藏画。

藏画的诞生绝非偶然,它凝结了画家臧跃军30多年来对藏文化的理解和对绘画艺术的思考。的绘画题材丰富,绘画作品众多,但在这些绘画作品中,许多同样的主题反反复复地出现。绘画作为为宗教服务的工具,其首要目的是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宗教观念,让目不识丁的佛教信徒,通过读画的形式,也能清楚的理解佛教故事和其所要传达的教义。传统宗教绘画的功能性,决定了的传统画师始终摆脱不了宗教题材的桎梏,难以跳出思维定势达到个人绘画创作的创新。

但重复宗教题材的绘画不是臧跃军创作的目的,在臧跃军的绘画世界里,观者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各种抽象、具象的佛像,这些一再出现的佛的形象,或者是手绘勾勒,或者是用玛尼石或擦擦拓印,佛的形象神秘隐约。有些佛的造像已经斑驳脱落,但恰恰是这种若有似无的韵味,极具千年石窟雕像般的美与沧桑,描绘出了传统宗教画面的氛围,又因创作手法的新颖,赋予灵动感。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藏画中所表现的千手观音。该画长、宽各3米,用各种材质的颜料绘制在传统的藏纸上。画面上的观音,虽有千手千眼,但细看之下又找不到手与眼睛的具体造型,这些具象的手和眼,已经被画家用大写意的笔触,神话为一千道佛光似的金光,围绕在观音造像的周围。而观音脚下的莲花宝座,也被各种色块分解,每块色块既如同一个佛的造像,又像是莲花宝座的莲瓣,还像是信徒们供奉的酥油灯,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画面上大面积的涂色,貌似一整块完整的暗色调空间,仔细看,是经过画家数次的颜料渲染,加之藏纸的肌理,和酥油溶解颜料形成的颗粒。整个画面感厚重、古朴,像极了已经被朝圣者礼拜了千年的石窟壁画,上面还沾满了祈福的酥油和朝圣者虔诚的指印。低头审视的过程中,一股浓郁的酥油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真的穿越了千年时空,进入一个佛国的世界。藏画带来的这种感官体验,是以往以油画或摄影手法来表现的题材所不能达到的。

对于熟悉当代艺术史的艺术爱好者而言,从1909年毕加索的名画《阿维尼翁的少女》问世以来,视觉的强烈冲击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艺术家们一直希望用各种方式唤醒人们的感官,给观者以焕然一新的观感。在这一点上,臧跃军的藏画做到了。

从来没有一位画家敢如此大胆的运用多种材料作画,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大胆采用。藏画首先是画在藏纸上的,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项目,藏纸散发出浓郁的藏族气息。臧跃军在藏纸上用复杂的材料做各种处理,如采用玛尼石拓,用擦擦印,用画笔勾绘和印染,使得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肌理。藏画借鉴了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技巧,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多种绘画颜料,传统唐卡的矿物质颜料、国画颜料、丙烯颜料、油画颜料,甚至藏香药材和酥油都会运用进去,然后再涂上金粉,营造一种佛光四射的视觉。

可以说,藏画是多题材、多元素、多颜料、多技法和多感觉的。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既有唐卡的构图,又有岩画和壁画的质感,已经画了4到5遍的藏纸,有一种岩画的肌理,感觉就像牛皮一样的厚重。整体画面是抽象的,正所谓有一千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站在藏画之前,有一千名观众也有一千张藏画。在展厅内,藏画散发出浓郁的酥油味和藏香味,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画中的境界,带出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多重体验。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经过学院派的刻板训练,使得臧跃军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不会受学院派的教条所约束,无论是在构图还是用色上都极为大胆,敢于将纯色的大红大绿对比色直接往画布上涂抹。甚至只用一支笔就完成绘画,整个绘画过程一气呵成,画纸即是他的调色板,也是他的涂抹布,只要达到画面的协调和美感,形式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藏画是让观众亲切而容易接受的,臧跃军用了西方当代艺术惯用的手法━━涂鸦,来表达传统绘画的主题。涂鸦,一个我们熟悉的绘画表达方式,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

然而,臧跃军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思考突破藏画创作的各种可能性。眼前的藏画有如一片生长的花朵,我们嗅着花香期待着,不知下次的重逢又是怎样的妖娆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