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十八讲 社会思维场与社会思维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十八讲 社会思维场与社会思维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十八社会思维场与社会思维

社会思维场是个体思维场和群体思维场的综合场。每个个体思维主体由于主体和客体、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同场性的个体思维场。每一个别群体思维主体,由于其中各个个体思维场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以及群体思维与整个社会思维场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便形成具有特定场性的群体思维场。每个个体思维场和每个群体思维场都有内场和外场,它们互相含摄、交互作用,构成社会主体整体的场。

社会思维场是社会认知思维和群体思维即“知、情、意”的统一场,并始终贯穿着个人思维和群体思维的相对相关、相互影响,贯穿着正反(负)两种思维力的矛盾运动。任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社会思维力,而一切社会思维体系都由正反(负)两极方向的思维力构成。一般来说,正极方向的思维力是表现真、善、美的积极的进步的思维力,而反(负)极方向的思维力则是表现假、恶、丑的消极的保守的思维力。各种社会思维力错综复杂地相对相关、交互作用,便形成社会思维力场。

社会思维力的方向、性质和强度取决于人与环境、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的特定状态。无论个人思维或者群体思维都包括着正、反(负)两种思维力,正思维力趋向真、善、美,反(负)思维力趋向假、恶、丑。社会思维的发展是各种思维(个人的、群体的、认知的、情感的)正反(负)两种思维力(真、善、美,假、恶、丑)相对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结果。正思维中包含着反(负)思维力的因素,无反(负)不成正。反(负)思维力中也包含着正思维力的因素,无正不成反(负)。正思维力和反(负)思维力相对相关、相互含吸又相互排斥。个人和群体的各种不同类型(基本的和具体的)社会思维的正反(负)思维力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着人类集体思维质量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社会思维场效应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社会思维力的性质、强度和主体间的思维振幅、心理距离。这里可以借用物理学上的公式:W=F·S表示。在主体间思维振幅和心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思维场效应的性质、强度取决于社会思维力的性质和强度。

人们的思维运动是思维波的运动。思维力通过思维波的运动表现出来。个体或个别群体思维力的性质和强度同该主体思维波的性质、长度、速度、振幅和能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证明,人们之间只要思维频率相同,智慧互相感应,信息互相交流,思路互相沟通,就会产生思维共振。思维共振现象反映了人们思维交流中思维等级和类型上的接近。据说,美国前些年就已经能够初步利用电子技术和脑电波来阅读人的思维了,根据不同特征波型了解被试者所想的词。

如果现代科学能测出大脑发挥思维机能的运动波长或通过测出产生思维运动波的质量和思维运动的速度,就能获得思维波长。当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时,就能产生共振,从而增强社会思维波长。当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时,就能产生共振,从而增强社会思维的相互感应性、交流互补性与和谐性。无数社会思维力通过思维波的相对相关、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最终融合成为一种统一的“合力”,即社会思维场力。在这种社会思维“场力”中,每种思维力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性质和强度,还要受到整个“场力”的制约和影响。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趋于真、善、美的正思维力会在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逐步取得支配地位。

任何个体的或群体的思维波都既包括认知思维波又包括情意思维波。认知思维的运动,无论正极或反(负)极,都主要是观念波和知识波的运动,其中观念波是关键,知识波是基础,而作为其集中表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意志思维波的运动,无论正极或反(负)极,则主要是意志波与情感波,其中意志波是关键,情感波是基础,而作为其集中表现的“信念”“热情”则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要有效地发挥社会思维的场效应,就必须抓住教育这个根本,重视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同时,还必须看到,社会思维场和电磁场不同,它不完全遵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法则,在一般情况下,同质性思维(内容、方法相近)和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就容易产生共振感应和交流互补,而异质性思维或人们思维波长不成整数倍时,则容易出现碰撞、排斥。然而异质性思维,不但在碰撞中可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思维,而且还可能由于作用与反作用而增大思维压强,并互相吸取积极因素,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