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正把规律给“找”出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正把规律给“找”出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一课安排的是简单的搭配问题,对于本节内容我曾先后两次执教,对如何真正地把规律出来深有体会。

第一次执教

1. 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图,问: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我要让学生明确要求及问题: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2.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同桌两名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个木偶娃娃、2顶帽子的图片,摆一摆,数一数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3. 让学生汇报。问:谁来告诉同学们,你摆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到讲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并说一说摆法。

4. 引导用连线的方法探索规律。(略)

5. 小组讨论: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规律,总结规律。

存在的问题。1. 操作没有条理。第一次教学后,发现第二、三、四步中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在摆木偶娃娃和帽子时,一会拿木偶娃娃,一会拿帽子,显得没有条理;在连线的时候,有的学生一会从三角形开始连,一会从梯形开始连,显得有点乱,说得没条理,所以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对规律的认识、理解不清楚。2. 不能及时应用规律。在后面解决搭配问题的练习中发现,在处理两个问题之后,再解决类似问题,比如,从小明家到学校有2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图书馆有3条路可走,小明从家中出发经过学校到图书馆,一共有几种路线可以选(图省略),这时,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应用规律迅速解答问题,仍要一个一个地数。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还处在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没有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规律,没有透彻地理解规律,不能快速地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比如上面的题目,有的学生没有想到用2×3=6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问题的原因。第一,教师引导不及时。在选配木偶娃娃和帽子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搭配。第二,学生探索规律的经历不够丰富,对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简单的搭配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作为课本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要从操作中抽象、概括出规律,理解应用规律,还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经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规律,并能应用规律。

第二次执教

1. 引导操作,丰富经历

第二次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做到有条理、丰富经历,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 当学生摆木偶娃娃和帽子有点乱的时候,我及时引导:怎样摆才能做到有条理,也能让别人看得清楚。2. 经过提示和同学们的相互合作,同学们摆的和说的变得有条理了。一名学生代表汇报如下:先选第一顶帽子可以和3个木偶娃娃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再选第二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即一共有2个3,6种方法。另一个代表说:先选第一个木偶娃娃可以和2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第二个木偶娃娃也可以和2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第三个木偶娃娃还可以和2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即一共有3个2,6种方法。同样,经过操作,在连线找规律时,同学们连的、说的都很有条理,学生能很快找到规律,即木偶的个数乘帽子的顶数,等于选配方法数,即2×3=6。

2. 利用“校园舞”丰富经历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经历,我联想到学生们正在排练的校园舞,在解决书上的例题之后、总结规律之前,我这样教学:1. 出示问题:新华小学四(1)班的同学正在排练校园舞,每一队有3名女生、3名男生,1名女生和1名男生为一组搭配练习,一队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法?2.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汇报:你认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3. 让3名女生、3名男生到教室前面搭配给大家看,能摆出多少种搭配方法,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搭配的。4.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规律。(略)

让6名学生在讲台前边搭配边说方法,同学们清楚地看到了搭配的过程,理解了规律,在练习中就能正确地应用规律。

3. 全体参与,丰富经历

6名学生演示搭配的过程,其他学生只是看了搭配的过程,如能让全班的学生都亲自参与搭配的过程,则他们对于搭配过程的体会、认识会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掌握简单搭配问题的规律。

教学环节如下:1. 全班有24名女生、24名男生,3名女生、3名男生为一队,正好分成了8队,每一小队都安排了小队长,安排了上课时活动的地方。2. 教学到这一环节时,每一小队都井然有序地到各自地点,然后按1名女生、1名男生为一组进行搭配练习,看一看,一队有多少种搭配方法。3. 活动结束后,让各小组汇报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生:有9种)。4. 选择一组在讲台前演示搭配过程,再让一名代表边演示边说说搭配的方法。5. 小组讨论:(1)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2)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什么关系?6. 学生汇报:木偶的个数乘帽子的顶数,等于选配方法数,即2×3=6。女生人数乘男生人数,等于搭配方法数,即3×3=9。

经过这个环节,全班学生都参与了探索的过程,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探索经历,学生进一步透彻地理解、掌握了简单搭配问题的规律,能利用规律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

4. 意外生成,丰富经历

当我正在总结时,课堂出现了新的问题:班上有一女生请假归校,女生变成了25人。这时若按3名女生、3名男生为一队,49人分成8队余1名女生,怎么办?

我将不巧变为巧,将原来的设计进行了改进:1. 将余下的1名女生安排在第8队里,即第8队里有4名女生和3名男生。当教学到各队汇报男、女生搭配方法时,我让第8队的学生暂时不汇报。(我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已得知了他们的答案)2. 小组讨论、总结规律。(同上)3. 然后老师问:第8小队有4名女生、3名男生,请同学们根据规律,算一算第8队有几种搭配方法?(生:4×3=12种)请第8队的同学说一说,刚才活动时你们得到了几种搭配方法?(生:12种)4.老师说:这说明第8队的同学在活动中得到的搭配方法数和同学们利用规律计算的得数一样,都是正确的,当然利用规律更快,所以我们要学会应用规律,更快地解决实际问题。

意外生成,变不巧为巧,使“数”的方法与应用规律“计算”的方法互相印证,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了学生探索的“经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简单搭配问题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新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