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本文从突发事件的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和消退期这四个阶段来阐释微博在各个阶段的作用。

【关键词】微博 突发事件 危机

随着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大量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格局,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博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并拥有巨大的传播能量。

海外媒体和学者常常从严重性和破坏性的角度来认识突发事件,所以突发事件也被称之为危机(Crisis)。一般来说,危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和消退期。①笔者将从这四个阶段阐释微博在各个阶段的作用。

危机潜伏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

环境监视功能是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施拉姆用社会雷达比喻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对外就是寻求和传知信息,对内就是接受信息。②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也是将环境监视(surveillance)视作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③

突发事件往往是由事发前(潜伏期)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是各种因素量变的结果。这个阶段,正是媒体发挥环境监视和预警作用的关键时期。如果预警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就可以及时化解矛盾,预防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微博凭借强大的用户资源,依靠关系传播,可以形成一张遍及世界各地的信息检测网络。在危机的潜伏期,微博可充当“预警机”,及时、准确反映各种危机征兆,收集和传达预警信息,人们了解和掌握事件的基本情况,并引领人们理性地认识、规避风险、开展互助以摆脱危机。在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前11分钟(20时27分),网友“Smm_苗”:“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此条微博被转发2.4万次,评论7600多条。这条微博可视为对此次重大事故的“预警”,可惜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危机爆发期:信息传播的“首发地”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时效性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刚刚爆发之时(危机爆发期),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严重的危害性,人们迫切需要获得消息。从某种层面上说,这个阶段就是媒体比拼传播速度的阶段。新闻的时效性、突发事件的保鲜期,达到了以“分钟”、以“秒”计算的程度。

与其他媒介相比,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是微博的优势,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上。在“甬温线动车事故”中,网友“羊圈圈羊”在23日20时47利用微博发出事故发生后最早的求助信息:“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截至24日22时,该微博被转发11万多次,评论达两万多条。有媒体针对该条微博评论称:“微博改变了传播方式,突发事件被‘加工’后才告知公众的方式已越来越难横行于世了。”④

危机扩散期:事件解决的“助推器”

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危机扩散期,社会各方需要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进展,掌握事件发展的动态,对媒体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在这一时期,媒体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广度上。微博继续发挥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更新信息,努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突发事件,全景式记录事件发展的进程,满足各方的信息需求,达到促进事件的解决的目的。

第一,及时实施心理抚慰

突发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事先无法预知,人们的认知平衡被打破,短时间内信息流通出现空白,引发受众的恐慌。同时,因其强烈的破坏性,往往给人们的财产和精神造成损失,特别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甚至产生一些严重的心理创伤。及时实施心理抚慰,有助于消减人们的心理恐慌、抹平心理创伤,稳定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力量,推动事件的解决。

在这方面,微博能够依靠庞大的用户资源,发挥即时通讯和互动功能,及时传播来自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为事件的解决提供决策依据,向事件前方传递事件解决的最新进展,给他们以信心和希望。

第二,广泛辟谣消除影响

突发事件往往会伴有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突发事件发生后,尤其是事件发生的短期内,人们对信息的欲知程度往往高于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形成的信息盲区容易造成受众信息接收系统的暂时短路,信息短缺使得缺乏考证有待核实的信息会大量出现。

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碎片化的传播很难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出深入报道,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传播误区。同时,分布广泛的传播主体,多为普通个人,信息传播往往立足各自的角度,很难对事件做到客观、公正的报道,微博易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场所。

然而,微博分布广泛且数量庞大的用户群,提供了数量巨大的信息来源,增加了用户获取更为客观公正的信息的可能性。在地震发生当天核电站并未爆炸,但却传出了所谓“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的视频,并被大量转发。随即就有网友指出,这其实是日本某地一炼油厂的爆炸视频,谣言顿时不攻自破。

第三,迅速凝聚各方力量

危机扩散期,也是危机破坏力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其影响会快速波及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短时间内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必须调动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而媒体无疑是最佳的载体和平台。微博具有整合功能,它融合了多种传播渠道,汇集了多方信息,容易形成话题讨论的热点、舆论关注的焦点。

微博的多种传播渠道使信息传播具有扩张的效果,庞大的用户资源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信息传播具有裂变的效果。突发事件发生后,微博可以快速实现信息数量的几何级倍数的增长,不仅可以扩大某条信息的影响,使其广受关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能够汇集意见,形成舆论导向,形成社会行为。

第四,多方配合引导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⑤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由于发生的突然性、强烈的反常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使其对公共利益造成了广泛影响,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突发事件中,微博不仅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而且能够迅将这些意见整合,以舆论的形式表达反映出来。此外,微博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对舆论引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危机的扩散期,微博要注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应做到:第一,继续传播危机信息,牢牢掌握信息主动权;第二,发挥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主在议程设置方面的作用;第三,利用即时通讯功能,加强信息沟通与互动;第四,加强与其他媒体合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努力提高舆论引导力。

危机消退期:引发事件的“反思台”

危机消退期,又称危机恢复重建期或危机痊愈期。危机扩散期之后,危机爆发的强度大大降低,社会生活逐步走向正常,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在这个阶段,媒体不应该终止自己的职责,而要发挥媒体的反思功能。媒体的反思功能主要表现在,媒体应该启发整个社会对突发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思考,反思得失,总结经验,并通过恰当的舆论引导,引发当事者对原有体制、举措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避免此类危机的再次发生,共同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危机的消退期,微博可以发挥自媒体“人人参与内容制作”的优势,将自身打造成引发全民反思的平台。比如,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众多微博用户围绕如何妥善报道这次突发事件,在微博上开展了深入的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为以后面对类似事件报道积累经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①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8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著,陈亮、周立方、李启 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34

③[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郭镇之 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2

④霍仟、来扬,《动车追尾事件的微博版本》,《中国青年报 》,2011-07-25

⑤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学导向问题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