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朗读,生成灵动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朗读,生成灵动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通过朗读教学,即各种朗读方法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小草和大树》是苏教版十一册中的一篇励志课文,全文叙述了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艰辛成才的故事,篇幅较长。面对这样的文章该如何教才既不至于支离破碎,做到一脉相承,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真正达到玩中学、乐中学的境界。我决定以朗读贯穿全文,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想,读中说。

一、 品味朗读,引发想象

《小草和大树》一课是紧紧围绕夏洛蒂姐妹“逆境成才”来写的。所以,开始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生活的艰辛,夏洛蒂是怎么做的?学生很快找到了文中的原句读了出来:“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我则侧耳聆听,发现学生读“谋生”一词时轻轻一带而过,便顺势问道:“老师听到你们读‘谋生’一词很轻巧,好像就是普通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区别。不如我们就把它改成生活吧?”学生瞬间被点醒了,立即有很多人举手表示反对:因为“谋生”不是指简单的生活,而是指艰难的生活,为了活下去甚至想尽了一切办法。有学生还以书中的原句说明:她为了生活,除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捡破烂,给富有人家带孩子。此刻,我再请学生来读这句话,她们自然就读出了夏洛蒂生活的艰辛、困苦之味,根本不需要老师进行朗读技巧的传授,学生理解了自然便会读了。于是我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那么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她怎样艰难谋生的画面呢?学生闭眼想象后,纷纷发言。

生:我看到她在寒冷的冬天上山去拾柴,脚上穿一双破布鞋,脚趾头都露出来了,双手冻僵了,长满了冻疮,不时流出血水,一碰就钻心地疼。可她什么都顾不上了,仍然每天蹒跚着爬上山捡柴火,好不容易捡到一小捆,背在背上,走几步就滑倒了,但她跌倒了又爬起来。

生:我仿佛看到她在给富人家带孩子,瘦弱的手臂抱不动孩子,只得把孩子背在背上,她那瘦小的身躯都被压弯了,整个人就像一个可怜无助的小虾米。孩子哭闹时,主人经常会打骂她,可她咬牙坚持着。

生:我仿佛看到她背了个又破又脏的篓子去捡破烂,每天钻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不停地挑拣,只要看到稍值点钱的东西,她那张黑乎乎的小脸便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即使面对其他孩子的嘲笑,辱骂,她也毫不在意。

有的学生说着说着眼眶红了,声音哽咽了。此时,无需多言,学生已完完全全融入了夏洛蒂苦难的生活历程,当我再次引读时,那声音是坚定的,是悲壮的。生活越是艰难,学生越是深刻地理解了夏洛蒂的不屈意志,体会到她的要强好胜。

二、 体验朗读,生成对话

本课中夏洛蒂三姐妹不仅遭遇生活的逆境,还遭遇了写作中的种种逆境,尤其是面对骚塞的傲慢与蔑视,这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骚塞信中的话,成了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讲解分析式的教学早已令人厌倦,于是我就让学生再读骚塞的信,说说是什么样的语气,学生都知道是傲慢的训诫的口吻,但如何读好,各人的表达不尽相同。于是,我就与学生互扮角色。现在你是骚塞,我是夏洛蒂,你来训诫我。有人读得高昂,有人读出了冷冰冰的感觉,可谓各有千秋。这一读,学生已兴致勃发,我继续追问:既然骚塞如此傲慢,蔑视夏洛蒂姐妹,为何还说她们的追求是“可贵”的呢?学生稍作思考后便得出答案:这其实是更深的挖苦讽刺,他压根就瞧不起妇女,在他的眼里夏洛蒂根本就是不起眼的“小草”,永远长不成他那样的“大树”。当学生再次朗读时,不仅注意到训诫的蔑视的语调,还强调了“可贵”和“徒劳”这一组相对的词,甚至有人还把双手抱在胸前,斜着眼对我读,俨然就是一个高傲的骚塞。通过多重朗读,学生透彻地理解了骚塞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为了把课堂推向高潮,我再次与学生互换角色:现在我是骚塞,你们都是夏洛蒂。面对诸多的“夏洛蒂”,我冷冰冰地说: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那一刻,我分明看到许多双眼睛似乎愤怒得要喷火了,他们争相发言。有的说:我会把信撕得粉碎,牙齿咬得咯咯响,你原是我崇拜的偶像竟然这样嘲笑我,太伤人了。有的说:我只是想让你指点一下,你竟然连看都不看就原样退回,太过分了。还有的说:文学是我一直的追求,我偏不放弃,偏要在这条不是妇女的路上走出一条路来,让你刮目相看。有的说:你竟然这样瞧不起女人,难道你的母亲不是女人吗?此刻同学们和夏洛蒂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朗读彰显出了夏洛蒂的个性。同学们在瞬间进行了角色的多次转换体验,既读出了骚塞的傲慢冷酷,又品出了夏洛蒂的坚强不屈与高贵的灵魂。他们把一个“昂”一个“钉”读得掷地有声,刻骨铭心。

三、 恰当评价,焕发光彩

老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朗读中随时捕捉问题,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这往往能起到一语双关、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读到“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我发现学生注意了一个“闯”字,就顺势问道:你这个“闯”字读得很有劲,真不错,为什么?学生沉吟片刻,说道:因为“闯”字表现出了她们坚定的信念、不变的决心,以及她们的要强好胜。我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是呀,如果读得没劲,岂不变成了“走”?这一下,学生读得更带劲了。这样评中有导,导中有评,既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更深化了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也领略了用词的精妙。

评价,让学生朗读一开始就感到很踏实,感到很自然,是一种有乐趣的、高尚的交流与分享,学生的心扉在不经意间敞开了。每个孩子都会努力地让自己达到一种“放开”的精神状态,去尽情地展现,去完美地演绎,使自身的情感在有声的朗读中“喷薄而出”。一次次地投入,一次次地沉浸,学生们会越读越有信心,越读越有感情,越读越有个性,心灵真正参与,从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