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在何由气得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知气发每因情, 情在何由气得平,
若问病根深与浅, 此身应与病齐生。
──唐・白居易
俗话说,“人是由气构成的”,“百病生于气”,“气是杀人贼”。可见,生活中常说的“气”实在是指人情绪的异常变化,就是常说的“生气”、“发怒”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情绪都会不时表现出来,中医把它称为“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惊。”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并不为病。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自知气发每因情”,一旦人的情志发生了超常的变化,相应的疾病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由于情志活动的动力来自脏腑的精气血,是受到相关脏腑制约的,所以当不同的情志变化对机体带来灾难时,主要受害的脏腑和相关脏腑受害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祖国医学把它归结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发怒主要是肝的病变。
肝为将军之官,性情刚直不阿,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易冲动。当过度的愤怒袭来时,肝的将军之性就会表现出来,导致机体的气血逆乱,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甚则昏厥卒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的赵国使臣蔺相如出使秦国,见秦王对以和氏璧交换城池的协议毫无诚意时,气得怒发冲冠的故事和岳飞《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词句,一般都被认为是对气极状态的形容,实际上是有生理依据的,是发怒时头发的一种生理反应:当人发怒时,附生在毛囊里的竖毛肌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发生收缩,人的毛发就会竖起来。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也有过这样的描述:“在精神病院里有一个女患者,每当她的狂躁病发作时,头发便从前边竖直起来,好像色得兰狗的鬃毛。”对于发怒引起肝的这一病理变化,《黄帝内经》中有精辟的论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泄。”(《素问・举痛论》)“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因怒致病、致死的事例,古今都有许多,《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深谙心理学的诸葛亮就故意用计让他动气,结果不用真枪实弹就放倒了这位年仅36岁的英雄汉。临床上遇到的因突然动怒而导致血压升高、不省人事,甚至发生脑溢血死亡的病例也不罕见。“气是杀人贼”的说法,一语道破了生气严重危害人体的真谛。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在生理上紧密相连,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不同的情绪刺激虽然会侧重反映于某一脏腑,表现出相关的证候,但决不可能是孤立的。任何不良的情绪刺激,都会造成对整个机体的危害,派生出多种病变来。大量研究证明,平静的心境,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使人少生病和长寿。压力太大会损伤人的正气,使人多病、早衰、早亡。美国医学专家的一项调查说,一个人经常发怒或心身承受的压力太大,机体会分泌出一种代谢类固醇──皮质醇,它会直接损害人的记忆力和对事物的专注力。不良情绪还会增加胃中盐酸的流量,影响人的食欲,使人发生胃痛、恶心,甚至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发怒和绝望的情绪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舒张压明显上升。芬兰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对616名男性对象的调查发现,每发1次怒或绝望值增加1分,高血压的危险性就增加16%。而高血压又可成为新的病因,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癌症的发生也与经常发怒有直接联系,有统计证实,癌症患者中易发怒的人明显高于性格温和的人。
为什么有的人性格急躁,动辄发怒,有的人性格温和,从不起性呢?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改变性格的方法,有效制怒不就能成为现实了吗?美国科学家们对亚特兰大某医院的26位病人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发现脾气暴躁、富于挑衅的人,体内所含的去甲肾上腺素相对较高;而脾气温和的人,其含量较低。虽然对这两种人表现出去甲肾上腺素失调的原因一时还无法查明,但科学家们断言,借用药物改变人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人们的习惯认识。人们既然可以改变自然,为什么不可以改变自我呢?制怒真的无法吗?回答是否定的。人所具有的聪明和理智,足可以达到抑怒、制怒或最大限度减少发怒次数和程度的目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怒方法,这里简要介绍几点:
1、顺应自然,提高应激功能。自然是有其本身的规律的,人们在积极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主动顺应自然,以造成人身体的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的适应状态。平静的环境与平静的心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平静的环境中,人的生活就幸福、愉快,就能少生气或不生气。人的应激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对于与机体不适应的环境,只要主动学会变通,不断变换方法,逐渐也能做到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应付自如、不惊不怒的。
2、调节情志,正确对待各种刺激。人生的道路是崎岖的,生活是多味的,人人都有说不清的事,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要学会自我安慰,学会宽容别人,要克服嫉妒心理,清除“怨天忧人”思想,自寻苦恼的事千万干不得,庸人自扰也大可不必。天生我材必有用,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正做到了这些,心境自然就会平衡,发怒自然就会减少。
3、万一遇到怒不可遏的事,可用理智的方法进行减怒。如采取脱离环境──离开生气的那个地方;转移情绪──用静(如听音乐、读书等)或动(如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等)的方法使自己忘记引起生气的事;吐露心声──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苦衷,或干脆痛痛快快哭一场。国外还有设立专门的“消气中心”、“消气俱乐部”的,让生气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磨爬滚打、捶打沙袋等,以发泄心中的不快。
这些方法自然是属于消极的应对措施,积极的态度还是尽量不生气或少生气为好。有首《不气歌》唱得好,写来供读者参考:
要生气时躲着气,碰上气时不生气,
别人气我我不气,气不过时消消气,
不气不气就不气,气坏身体害自己。
责编:张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