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照片上妆 左右情绪的色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照片上妆 左右情绪的色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摄影是光影艺术,除了决定造型的构图,色彩影调也是摄影创作者传递感情的重要因素,层次丰富的色彩能给人多重感受,左右着人们的情绪与感情。彩色照片的颜色配置多种多样,一幅作品的色彩的整体关系,构成了画面的色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便是色彩的主调。

或许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喻,照片是人脸,色调是彩妆。精致的五官是基础,浓淡适宜、色彩恰当的彩妆却能让这张脸具有不同风格的风韵。

流行色本来是时尚界专用词汇,在“色调”领域也有以时间段、地域段划分的流行色,摄影史上出现过以追求高饱和风光片到低饱和流行的转变,也有时下正流行的色彩淡雅的“日系小清新”和浑厚的“江西色”。色调固然对形成作品风格、增添意境有一定帮助,却需谨慎不能滥用,更切忌跟风。色调之丰富多样和运用之灵活,不能一一详尽叙述,本文选取了其中较常见的几类,与读者一起来探讨色调的魅力。

色调是情绪画笔

我们这里其实谈论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色彩的知识来进行拍摄。作品的色调生成方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先期的,另一种是后期的。

先期的是指在传统摄影条件下,首先要对拍摄对象进行观察,包括被摄物体的反差、光线、色调等,但主要依靠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我们的照片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滤色镜、人工外光控制,制造很多效果。后期的,这主要指当下利用数字相机拍摄后,再利用PS进行调整。

但是不论怎么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色彩更加还原实际景象或者更能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绪。

“流行色”的历史意义

流行色的概念不外如此:与社会上流行的事物一样,流行色是一种社会心理产物,它是某个时期人们对某几种色彩产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所谓流行色,就是指某个时期内人们的共同爱好,带有倾向性的色彩。

说得直白些,摄影所谓的“流行色”实际上是一个时期大家总是追求的一种色彩效果,这可能是件好事,广大摄影者在摄影时,对色彩又有了新的要求,技术上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样做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图片的品位和观看效果。但是,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犯我们一直总在犯的“老毛病”——跟风。作者不去考虑自己作品的风格效果,只是简单地学人家的色调,不加思索地照搬,是最不可取的。

别为了色彩而色彩

在传统摄影时代,要想控制色调等事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很多外挂的附件完成。而现在只要在电脑上进行调整,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甚至在数码相机的菜单里都有这方面的功能。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调整色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拍摄的作品的品质和气氛,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色调的调整不是一个简单地挪动鼠标的工作,它应该是和你的作品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充满异域风情的黄绿与青蓝

主调从色别上分,有红调、黄调、蓝调等等,从明度上分,有高调、低调、中间调,从色性上分,有暖调、冷调、中性调。不论从什么角度来区分,色调的主调不是倾向于暖,就是倾向于冷,用色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暖中有冷,冷中有暖,并保持整体感。这样,主调与其他颜色的关系,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它们互为依存,使画面丰富多彩而不杂乱,统一和谐而不单调。

Q:请问您对照片的色调如何理解?在创作中如何把握?

A:如果将构图比作的一个人的身材线条的话,那么色调就相当于是人的肤色和衣着。在摄影后期创意中,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对画面的色调重新进行创造和处理,这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赋予摄影作品更多艺术感的同时,也体现出摄影人内心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感悟和描绘,融入了作者美的意念和感受,彰显出个人独特的美学性情和风格。

Q:这组照片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它和照片的色调处理有什么的关系?

A: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除了画面的美感外,最为重要的还是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是一幅作品内在的灵魂,它服从于摄影人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认知,更多地体现了后期创作中的“自我”。

在与色调的关系方面,首先表现为色调系列的冷暖。一般而言,热烈的、振奋的、躁动的、火热的、阳光下的作品,多适宜于用暖色调来表现;而清静的、低落的、孤单的、寒冷的、夜幕下的作品,适宜于以冷色调来表现;其次色调还表现在作者自己的审美偏好和个性。比如有人喜欢浓烈些,有人喜欢淡雅些,有人更喜欢用黑白灰来表达内在的色调。就本人而言,我选择的作品较少是反映热烈的、振奋的、躁动的场景和人物的,故而我偏好以黄绿色或青蓝色等冷色为主基调,且比较喜欢用低饱和度的色调。

Q:请问您是如何处理这组照片的色调的?

A:关于图片色调的处理,其实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尤其在数字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用“殊途同归”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我的处理一般是用PS软件,在图像/调整项下,用色彩平衡、色相等工具调整色调,也可以使用照片滤镜叠加色彩,必要时可以使用PS的图层功能,在两个或多个图层之间调整、修改局部的色调,或在图片库中选择适当的色彩图片通过叠加合成模式调整色调,达到符合自己审美偏好的画面色调要求。

电影胶片的厚重感

俗称的电影色源于照片给人电影胶片的视觉感受,这类照片往往暗角明显,色彩浑厚而不艳丽,反差强烈。不过色彩的过渡总是十分微妙,层次丰富。这一组作品以灰色营造孤独、苍凉之感,低饱和度的荒草,透出淡淡的黄,介于彩色与黑白之间的低饱和色调,置作品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为作品解读增添了更多想象。

我常常被问到对于一幅摄影作品的色调是如何处理的,“处理”两个字习惯指的就是后期,而恰恰相反的是,在我的作品中的色调更多是直接取自于拍摄环境中,我的工作就是按作品的诉求,通过后期制作淡化或放大某些色调的作用,以达到自我的情绪释放,这个过程也会改变某些元素的色相、饱和度、对比度,让图片的整体色调更加协调和具有美感。

赋予作品什么样的色调,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我在这些作品的后期创作中,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技巧或是“独门绝技”,使用最多的是PS、LR中的曲线、蒙版、滤镜等常规工具,当然实现某种色调和熟练程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色彩的理解和控制;比如当我们拉动PS里滑块去呈现某个色调时候,滑动的幅度、滑动到哪个点位合适呢?我认为这其实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关于色彩、色调在一幅作品中的应用与实现,对这个过程做技术性的描述是不够的,作者的艺术修为、美术基础、生活经验、个性特征,都会在摄影创作中积淀、迸发。这些非摄影的因素,所积累、制造出的观念、情绪与创作冲动,决定着作品的最终呈现。

日系风格之一 “小清新”范儿

由于自己暂居日本,受环境影响,调色偏爱所谓的“日系”。其实关于日系不过是一种叫法,我理解的“日系”只是一种风格,或许和富士胶卷的色彩效果有关,这类照片的特点不外乎色彩淡雅、低对比度、浅景深、甚至刻意地稍微过曝,照片往往带有小情节、小情绪和生活气息。

“小清新”主要呈灰调,对色彩之间的对比考究。拍摄这类照片我首先会在软件中把暗部提亮,用曲线先将最亮部和最暗部的对比降低,保持中间调对比,然后根据画面里的明暗反差,可以在“分离色调”里的“阴影”项进行调节;最亮部保持暖调,可以在色温和分离色调里的高光里进行控制,然后根据画面整体来控制平衡。最后在HSL选项里细调,降低黄色和部分绿色饱和并提亮。逆光的片,我喜欢暖调,阴影部分加一些洋红或橙红,HSL里的黄色饱和则不能过多地降低。

日系风格之二 “日系”也有“重口味”

“重口味”与小清新相反,特点是色彩浓郁,灰度对比夸张。高光保证不过曝,该暗的地方就让它更暗,但同样要降低最暗部的对比。分离色调方面,我比较偏好让高光偏冷,阴影根据画面情况,如果画面没有暖色或少量暖色则加暖,有大量暖色则可能会加蓝,形成色彩冷暖对比。

冷峻的意境 “江西色”

以李晓谭为代表的一批江西摄影师创作出的作品具有统一的风格被归为“江西色”,这种风格表现为多使用中灰、褐色作为主色调,压暗背景,大幅降低饱和度和明度的同时提高对比度,整体展现出古朴、厚重的感觉。一反风光片的高调艳丽、色泽明亮,“江西色”别具一格,这种风格曾一度颇为流行。

在创作作品时候,前期和后期要注意色调的和谐统一,在和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色彩的对比。比如照片中有两块对比色,就要尽量注意两块色块的面积、明度、饱和度的区别,绝不能造成两者势均力敌,否则类似穿衣中的混搭,搞不好会很扎眼;再者要注意色彩融合关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要注意色相的变化,相同的色彩要注意明度、饱和度、冷暖的变化,以免色彩单调。

在这组照片中我主要运用灰色调来表达思想和情绪,人们普遍认为灰色调更趋晦涩和颓废,其实不然,灰色调如果运用得当是非常珍贵的色彩。要尽量使作品中的色彩不仅仅可以表现出拍摄的时间、环境、气氛,还要表达出内心深藏的思想。

我喜欢把激烈的情绪静静地表达出来,用深沉的色调构筑内心的宁静。由于生长在大草原,所以对内蒙古草原怀有深深眷恋和倾慕,那是一种自然、原始、神秘的力量,这组照片表达了对草原深深的爱和对逝去时光的疯狂迷恋。

盛行于市场的高调

画廊对作品的“流行”具有非常敏锐的触角,也许是受西方流行的影响,色彩淡雅、饱和度低、对比度低的高调作品更容易被市场所接纳。犹记得彩色胶片刚流行的时候,或许是人们对色彩如获至宝的欣喜,使得许多摄影师追求高饱和、色彩浓艳的风光作品,这样对色彩不假思索的追求并没有流行很长时间,创作渐渐趋于追求还原事物的真实色彩。现在的影像艺术家对颜色的控制都是本着强化作品感染力的角度出发的。

色调是一种叙事语言

以绘的(少女)作品系列,作者为了突出少女这一主题,把颜色调整的非常高调,加强了清纯、梦幻、非现实的感觉。通过原始影像与作品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原始的影像色彩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处理,这种主观的再度调整是作者想要达到的一种视觉效果,表达了作者想给予观者的一种非自然状态的的色彩感受。艺术家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现实景观的简单再现,而是为了强化对观者的视觉感受对常态影像进行再度的创作,再度创作过程中色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艺术家对作品颜色的色彩调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带有主观特质的色调是每个艺术家不同于他人的叙事方法,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特有的语言,通过这种主观的再创作以达到他们对原始影像的再度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