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立中小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立中小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遭受损失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但由于我国保险覆盖面还较低,自然灾害损失的补偿水平不高,中小企业遭受严重灾害损失后,缺多相应的救助机制。应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灾害救助机制。

关键词:自然灾害 中小企业 救助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催生产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务工。中小企业已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主体。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GDP比原统计数多了2.3万亿元,其中93%来自于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因此,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中小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迫在眉睫,这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和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企业灾害救助机制现状

(一)我国平均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变异强烈,自然灾害强度大、分布广、种类多。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面积洪涝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与此同时,我国平均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不断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约为300亿元,70年代为520亿元,80年代为620亿元,90年代迅速攀升至1,724亿元,“十五”期间达1,840亿元,2007年损失更高达2,363亿元。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截止到2月12日,全国已因雪灾冰冻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

(二)现有补偿方式不能覆盖社会和企业遭受的巨大损失

我国自然灾害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财政补偿、保险补偿、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等四种形式。目前,国家财政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较低,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非常有限,并且主要用于“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保证灾民吃饭、御寒、住所、医疗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1990~2000年我国财政救灾支出年均只有27.5亿元,只相当于当年灾害损失的1.63%。2006年是近年来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共111.98亿元,也仅占灾害损失的4%左右。其次,保险覆盖面小、救助能力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保险赔偿占灾害事故损失中的30%~40%,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投保面不大,仅为5%~8%,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缺乏。截止到2月10日,全国保险业在雪灾中已赔款10.4亿元,预估赔款仅为85亿元。财产保险的承保能力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损失而言依然不足。第三,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规模十分有限,占全部灾害损失补偿的比重较低。年初的雪灾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含物资折款)累计约11.95亿元,也仅占灾害损失的1%左右。因此,上述补偿方式还不能覆盖社会和企业遭受的巨大损失。

同时,我国企业受害救助尚未纳入国家救灾应急体系,巨灾造成的损失无从弥补。从目前的情况看,灾后建设的重点是抓紧修复和重建受损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强煤电油运保障,确保灾区人民基本生活,对中小企业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产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二、美国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小企业实行救助的主要做法

(一)在联邦小企业局设立灾害援助办公室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2006年)确立更为全面的应对所有灾难的应急框架体系,明确联邦小企业局(SBA)在企业灾害救助方面的职责。联邦小企业局灾害援助办公室在全美有一个客户服务中心,东西部各一个运营中心、资金申请和发放中心、审计监察中心以及灾害信用管理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中心。目前,约有1800名员工。

(二)为受灾企业提供低息和长期贷款

美国的灾害救助机制中非常重视贷款的作用。美国的贷款救助只适用于未参加各类灾害保险以及不能获得其它联邦救助资源的企业和家庭。对于未参加保险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通过农业部、联邦小企业局等机构为受灾企业和家庭提供低息和长期贷款,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地震、飓风等各类自然灾害中恢复过来。联邦小企业局灾害援助办公室正常年度的灾害贷款规模约在10亿美元,灾害贷款的补贴及其他费用在3亿美元左右。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灾害援助办公室还为企业提供恢复生产、开展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2005年,美国南部飓风“卡特里娜”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损失。由于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灾情严重,截止到2007年5月,联邦小企业局已经批准的灾害援助贷款16万件,贷款总额69亿美元。

目前,贷款救助分为自然灾害贷款和经济损失灾害贷款,前者主要用于房产、机器、设备、工具、存货和租赁物等非农业的修复和重置,后者主要是补充遭灾企业必要的运营资本,帮助企业达到受灾前所具备的财务能力。自然损害贷款适用于各类企业,最高贷款限额为150万美元。对于不能从金融体系获得信用记录的业主,法律规定了上限为4%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若小企业在金融机构已获得信用记录,小企业灾害贷款利率水平不超过企业从市场获得的利率水平。经济损失贷款主要是补充遭灾企业必要的运营资本,帮助企业达到受灾前所具备的财务能力。经济损害贷款的上限也为150万美元,如果企业申请以上两种贷款,限额也不能超过150万美元。经济损失灾害贷款利率上限也为4%,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

(三)对贷款损失进行补偿

从历史上来看,约有6%左右的受灾小企业无力偿还灾害贷款。这部分贷款要由联邦小企业局进行补偿。美国政府认为,实行这种扶持政策是必要的。一方面,遇到自然灾害逾期不能收回贷款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从国家角度来看,恢复过来的受灾小企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

三、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灾害救助机制

(一)要从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生产的工作。要在进一步调查中小工矿企业受灾情况,特别是摸清受灾严重、损失巨大、自身难于恢复企业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中小企业灾后重建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应将对中小企业遭受自然灾害进行经济救助纳入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之中,逐步探索和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灾害救助长效机制,并发挥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三)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尽快设立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拿出其中一定比例的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灾后重建工作。或在财政预算内设立专项,用于中小企业灾害救助。对于受灾严重企业,实行减免企业所得税等政策。

(四)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灾害应急救助试点。可依托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商业性银行机构发放应急贷款。对于可能产生的贷款风险和损失,在年度中小企业专项增量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风险补偿和费用补贴。支持各类保险机构开发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自然灾害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