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之管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之管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明确课堂问题价值,遵循规律探究问题

课堂提问是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习侧重、教学流程而设置问题,收到探讨效果。

1. 课堂提问有督促检查的作用。问题是为检查学生预习复习、理解把握的情况而设置,对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检测,对教学重难点是一种提醒,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促使学生思维的开动和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如在《鸟啼》教学中,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说说你对劳伦斯的《鸟啼》中“向死而生”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中肯定注意到,但是不一定有深刻的理解,在课堂预习检查时提出,就能让学生对该课学习生发兴趣。

2. 课堂提问有巩固提高作用。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他们对教学重点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如说说《鸟啼》仅仅是写“鸟”对春天的呼唤吗,经历严寒和死亡考验的“鸟”悦耳的叫声里包含着什么情感,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如此,学生便能知道这篇课文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的情感。

3. 课堂提问有着启迪引导作用。课堂提问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展开,如在《鸟啼》学习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对也是该专题中的《鸟啼》有一定的认识。如此,将旧知与新学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思维提高,有利于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可见,课堂提问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问要遵循教学规律。问题要根据学情,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要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掌控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难易适当并能关注全体,力求让每一个同学“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还有,我们要将问题安置在最需要提问的时机,即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以及知识渗透、迁移的关键地方。

二、 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合作探究提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想学、会学并且能学。因此,要用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思考,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问题设计要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教《父亲》一文时,有位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我们的父亲都是伟大的吧?”“父亲伟大在什么地方呢?”“父亲为什么伟大呢?”。结果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改成:“文中的父亲伟大之处是如何表现的?我们的父亲对我们伟大的爱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样学生就会联系文本和生活感受去思考,从而在问题探讨中深化主题、陶冶情操,达到本课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探究的问题要鲜明易操作。我在教授《鸟啼》时,只侧重一点教学,结合时代背景,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课前寻找资料预习,在课堂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引领学生结合内容对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同学从第一部分的场面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于是,我让学生阅读内容,结合背景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文章描写严寒中鸟儿死亡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鸟儿们死亡是凄凉悲伤的,那么天气转暖之后,鸟儿们又怎样呢?”(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野鸟在蔷薇棘丛中有着微弱的啼鸣)“这一对比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呢?”(这些隐约的含糊的若断若续的声音让人惊讶――生命的不屈,严冬无情的摧残之后凸显生命的顽强和作者对生命的礼赞)之后,我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于是,在问题探究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分析了拟人、象征手法,探究“向死而生”的哲理意蕴。于是学生明白了该文从死而生的写作顺序,明白了“死亡不能美化生的世界”,要理性地看待生与死,要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进取,尽量绽放生命的光彩的道理。

探讨的问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启发性和逻辑性。只有将新学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找到联结点,在同化中掌握新知识,才能提高能力。《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比较长,情节比较多,但是该文的主题比较明显,因此,对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就是教学的重难点。于是,我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让他们在课堂快速阅读全文,思考:“索科洛夫主要经历了哪些遭遇?他分别有哪些感受?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学生就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就能学会小说阅读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