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南淡水鱼足迹追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南淡水鱼足迹追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河覆盖着地球上另一个世界,或许说是一个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鱼的世界。在我国,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从来没有引起过我们或是诸多生物学家的关注,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中国淡水鱼的种类甚至超过了中国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总和。再换一个角度出发,这些物种也让我们想起象征着生命延续与轮回的星座——双鱼座。作为十二星座的最后一个,不仅是这个星座圈上的终点,同时也是所有星座的起点。而有一种鱼的生命恰恰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下延续的,这便是被黎族人称作鱼中之王的“花鳗鲡”。强健的体魄和敏锐的反应,还有极高的适应能力,使它成为水中的勇士。鳗鲡的一生好像一首壮丽的叙事诗,对于诞生在大海中的小鳗鲡来说,它们面对的即将是一次漫长而又艰难的旅行。

跟着老沈去电鱼

清晨的时间像被冻结了一样,云雾安静地覆盖在江面上,云龙镇的多数人还没有起床,老沈就和他的妻子从库房搬出了一台自制变压器,一前一后抬到了江边的一条小船上,老沈用当地的云龙话指挥着妻子发动着柴油机,同时自己将船上乱麻般的电线捋出了头绪并接上变压器,线的一头直接从船头固定在水下,另一头接在一个3米长的抄网上。老沈的妻子告诉我,他家的鱼已经卖完了,所以今天要去电鱼。话说老沈有点不像海南人,留了个很大的八字胡,原来是做蛇买卖的,还被眼镜蛇咬掉过一根手指,但后来买卖撑不下去,就又在南渡江边上开了个吃野鱼的馆子,专门招待外地人。生意也很红火,每隔两三天就得上一次货,有云龙地区的渔民来送,但有时断货也要依仗自己去抓。这天雾气太大,湖面上的能见度不足20米,只能偶尔听见火车从高架桥上飞驰而过的轰鸣声。船开得很慢,老沈随时提防着江面上的挖沙船,不时将手中竹竿一端的火线水里,只见一条铅笔大小的刺鳅和7、8只小虾浮上了水面,被老沈熟练地捞起来甩在船上。一个小时后,船上便躺了几条胡子鲶、罗非和乌鳢,还能看到有些鱼被电流击得抽搐不停,但老沈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兴奋,因为他真正希望得到的是鳗鲡。每到春天鳗鲡的繁殖期过后,这种被称作“软黄金”的鱼种会在江河人海口吸引许多渔船,渔民为的就是捕捞这些鳗鲡的幼鱼,政府曾经下令过武装巡逻,禁止非法捕捞。但从此以后,野生鳗鲡基本在渔民的视线中消失了。老沈将卖不上钱的鲢鱼挑了出来,准备留给表弟毛金昌下酒。毛金昌从琼中县来,从前在海口做过录像机的买卖,上世纪90年代初还风光过一时,可现在总喜欢用酒精回避自己的现状。这个人一脚夹一只拖鞋,另一脚往椅子上一蹬,喝着酒就开始谈自己的过去。“我们小时候在山中河里,用山上采来的一种树叶浸泡在水里,不到半个小时,就会把河道里的鱼麻醉,一网上来能有十几种,有时候就有十多斤的大鳗鲡。”鳗鲡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原产于海中,逆流到淡水内长大。可在当下,鳗鲡要完成这样的生命旅程,就算躲避了密集的渔网、电流、炸药或是毒药,最终还是要因为一座水坝而终结。它们的灭绝或种群急剧下降与建坝相关。如果翻开南渡江上游的地图,在地名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字出现频率很高,一个是“南”字,另一个是“什”字(读“杂”音),“南帮”、“南妹”、“南兰”、“南开”、“什壮”、“什才”、“什驳”、“什付”等等。在黎语里,“南”为“水”意,“什”为“鱼”意。可见在南渡江鱼类资源相当丰富。2010年的春天,老天爷好像发了邪,不是重云浓雾,就是萧萧冷雨。海口市滨江路东侧有一条沿江公路,上午,江边聚集了不少情侣和拾荒者。公路与南渡江接壤处散落着几个蟹池,是一群福建人过来承包的。这天正赶上退潮,几个养蟹的渔民将蟹池与江面之间的两道闸门封死,只见一个脱掉了衣服,“咕咚”一声跳了下去,将夹层里的水渐渐排干。过不了一会,他的两个同伴就会用接出来的自未水把他彻底冲上一遍。“这几天水太脏啦,久粘在皮肤上会有些痒!得洗洗净!”这个壮汉边说着,边接过一个抄网,将困在闸门里的小鱼一波一波全部捞干净。“罗非,只有罗非!”这种原本产自非洲的鲷鱼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泛滥成灾,反而成了主力的经济鱼种。它们几乎无处不见,生性凶猛好斗,而且喜欢将其它鱼类的卵作为食物。与罗非鱼来历相似的还有南美食蚊鱼,这种被广大市民所喜爱的观赏鱼拖着一条像孔雀一样的尾巴,它们在不经意的逃逸事件中成就了气候,2005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发现南美食蚊鱼已经在生态位上取代了本地物种弓背青锵。

高峰村委会是南渡江上游河畔的第一个村委会,包括坡告、方红、方佬、方通、道银5个自然村,其中坡告与道银至今还未通公路,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仅靠一条一米宽的土路。南渡江上游的许多支流集中于此,当地村民电鱼、炸鱼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天高峰村的河里不时涌上未几股气泡,引未了不少村民和孩子,都好奇地看着河里那团黑乎乎并缓慢游动的物体。忽然,这个物体冒了出来!引得众人一片惊奇,原来是淡水鱼类专家陈辈乐博士。他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并拿了一个防水的数码相机游到了岸边,孩子们蜂拥而至,挤上来看个究竟。被人群围住的陈辈乐翻动着相机的显示器,并为村里人讲解着当地鱼的种类和故事。海南马口鱼穿梭在清澈的河水中,幼鱼有着金黄色的尾巴和鲜红色的嘴巴,成年雄性更加打眼,它们不仅拖着延长的黄色臀鳍,身上还有几道亮丽的绿斑。偶尔水中闪出白色鳞光,当地老人称作“石鲮鱼”的是细尾白甲鱼,它们利用特化成铲状的嘴巴,快速扭转身体,刮食紧贴石头上的水藻。体色亮丽的海南特有亚种虹彩光唇鱼虽然在全岛范围来说逐渐变得稀少,在这里却十分常见,它们像斑马一样身上长有数条明显黑纹,成群游弋在中层水域,偶尔也像细尾白甲鱼一样翻身啃食石头上的水藻。如果运气好,几条拖着橘黄色腹鳍的小光倒刺鲤也会现身眼前,但它们天生鼠胆,稍受惊吓就会游到深水区。由于这种鱼长大后便会成为海南山区河溪的巨无霸,颜色漂亮,威风凛凛,当地黎族同胞因此喜欢把光倒刺鲤称为军鱼。在水的底层,美丽小条鳅带着鲜红的尾巴穿梭于落叶或水绵中,时隐时现,体侧偶尔闪现亮丽的绿鳞。高峰地区交通闭塞,人口稀少,未遭任何工业污染,20D5年陈辈乐博士曾经做过高峰附近水域的鱼类调查,共记录到65种淡水鱼,超过海南所有淡水鱼总数的一半。这也意味着,海南鹦哥岭保护区内管辖的南渡江上游河段拥有着海南岛半数以上的淡水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