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仰,传统节日的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仰,传统节日的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葛剑雄的BLOG:.cn/gejianxiong

改革开放以来,圣诞节一类西方节日、外国节日在中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重视,虽有政府大力维持,民间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似乎难挽狂澜。

为什么西方国家现代化程度远高于中国,物质生活与那些节日产生和流行的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却能使传统节日长盛不衰,而中国刚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才跨进现代化的门槛,大多数传统节日却已式微,甚至已经名存实亡,年轻一代已相当冷漠。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些节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撑。

节日无非有几种类型:宗教或信仰性的,政治性的,世俗性或物质性的。尽管各种节庆的方式大同小异,但因其基础不同,流行的范围与延续的时间也迥然相异。但是,唯有宗教或信仰性的节日最为稳定,只要这种宗教或信仰还存在,只要有信众,无论形式发生什么变化,核心内容不会改变。

西方或外国还在流行并扩张的节日大多属宗教或信仰类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者本来就不属宗教或信仰性的,或者已失去了宗教或信仰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本来是一个集政治、信仰、世俗与物质以一体的节日。中国历来重视纪年,新年的庆祝是对除旧布新、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的祈求,要举行一系列重要活动,如元旦大朝会,各地上报户口、收成、治安等政绩,祭天,祭太庙等。到了中华民国,废旧历,传统新年改称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延用公历,春节的政治性已不复存在。

日本和韩国古代都采用中国的农历,新年也曾是最重大的节日。日本在改用公历后干脆将“旧历年”的活动全部搬到公历年,时间变了,内容却完全没有变。皇室与政府同样举行各种典礼与活动,神庙僧人也保留全部仪式,民间同样除尘迎新,吃团年饭,午夜去神社祈福,因此并没有失去其重要性。韩国的“旧历年”失去了政治性,但民间的信仰不变,祭祖依然是头等大事。2001年,我在南极韩国考察站中,还见到韩国考察队员在过年时北向跪拜祭祖的照片。

有些节庆,看似仅有世俗性或物质性,但只有在于信仰结合时方能持续。如端午节,不少地方有挂菖蒲、薰艾草、涂雄黄等习俗。如果只认为是物质需求,那么在医学发达、环境卫生改善、居住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废弃。如果将这些看成是人类向自然祈求庇佑,与诸神和谐共处,则任何药物、再清洁卫生的环境也无法替代。

因此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节日与信仰结合起来,以信仰为基础。问题是传统的信仰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鬼神吓唬不了无神论者,唯物论者对心灵的祈求会无动于衷。这就需要寻求新的信仰,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中还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给予新的解释,使之发扬光大。还要鼓励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活动,允许其中无害的活动。这样才能延续一部分传统节日,创造新的有生命力的节日。

至于今天的确已经无法延续的节日,可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存和记录,作为一种历史记忆。也可以适度开发和利用,成为民俗展示和旅游活动。

博 主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