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掌握和学习传统文化可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能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但今天的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最基本的东西,甚至很多学生出现对母语使用能力不如外语的现象。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母语传承的主要载体。而今天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却存在较大差异,只是以“成语”、“引语”之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里。不少学生对我们的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还不如外国的情人节和圣诞节那样了解,吃汤圆、粽子、水饺、不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改革越是国际化,越失民族化。所以,用语文教育复兴传统文化,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语文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位语文教师要自觉的担负起传承传统的任务。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孔子的《论语》、魏晋的《三体石经》、隋唐的《九经》《十三经》《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再到明清世道的“四大名著”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实用性、工具性都较强的传统性基础读物为今天的学校传统文化提供了史料资源。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育的思想内涵。如: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与今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直的;儒家的“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历史上为人所取的法宝,与今天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相通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被全球公认的伦理“金规则”史训就更值得传承了。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从观念上更新意识观念,要解放思想,摒弃“唯书、唯上、盲从呵护”的教育理论,让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要有尊敬和保护学生尊严、平等、快乐的生命意识。要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思维多元化,知识传授灵活化,不要采用“硬灌”扑灭学生天性,用“负担”窒息学生灵魂,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立人观和言语教育观”的教学。

一、立人教育观

(一)要立真诚的人。

立真诚的人,这是教育学生的底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先贤的忠诚事例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诸葛亮有“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奸除凶,兴复汉室已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的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怀,起码我们也要让学生知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忠贞不二”的道理。

(二)要立个性健全的人。

让学生能更多地思考人生的社会价值,从而树立学生自立和自强的认识观念,孔子《论语》中“亦名言其志已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个性塑造思想,在今天值得借鉴,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问、善于质疑、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小事不败,大事可成,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要立有健旺生命力的敢于承担责任和任务的人。

古人有“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练就之道。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古人之训,让学生学习思考人的生命现象和意义,只有在生活中磨练出坚忍不拔的意识,在大任到来的时候才能够挺身而出,敢于承担。

(四)要立有较高品位的人。

古人有“礼之勇,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礼让、懂理知礼”的高尚品德,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养德立志”要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而活,要让学生做一个心境明洁,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

二、言语教育观

“语言”好像实验室里的各种标本,是公共的,一般的,死的东西,而“言语”就是生活中形形的富有生命的人和物,是个体的,特殊的,活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学生学习言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言语系统,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汉语,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汉语的发音和运用,同时也要尊重、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让各民族族的语言文字,民族习惯,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言语只能在语言生活中,在大量的阅读、听、说活动中将习得材料系统,有效地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想象加工,再进行表达和描写才能产生语言功能,这是我们教学的设计和操作的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再现,是民族繁衍、人类智慧的产物。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传承和弘扬,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要把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的始终。应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和当代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熏陶,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