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小济:决策者要敢于担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小济:决策者要敢于担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总结过去的改革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决策者要大刀阔斧、身体力行,敢于承担责任,冲破利益集团的阻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

今年的“两会”刚刚结束,我在“两会”上的讨论,特别是经济界委员的讨论中(来自企业的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比例较高,既有来自国企、民企的委员,也包括金融、制造、运输、房地产等各个行业),会上我有两个方面的体会非常深刻。

一是有些事越来越看不明白了,越来越“纠结”。二是最近几年来,两会上对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尤甚,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发展的势头:用改革启动经济转型,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下一个十年,我们有条件开创又一个“新时期”。

回顾近年来,特别是去年的经济形势,有三件事让人看不明白,也可以说是三大矛盾。

一方面要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价格高过境外。中国是全球消费品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的消费却始终不景气。近两年还出现了消费品价格倒挂现象:同样的商品,境外的比国内的还便宜。据统计,2010年“银联卡”境外刷卡消费1800亿元,去年全国政协提案,希望能降低关税,刺激国内消费,没有实现,一直到去年年底象征性调低了一些。去年,银联卡境外刷卡消费达3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0%,这还不包括VISA、万事达和中国人最喜欢用的现金。

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企业又融不到资。因为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去年不断提高准备金率,限制银行贷款,企业又很缺钱,只能去借“高利贷”。我听一些大企业主说“2分利就很不错了”。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大小企业都在抱怨融资压力大,银行却成了“暴利部门”,这也是去年的一大“奇观”。政府总说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资金流动不起来,方式怎么转变,结构怎么调整?

第三大矛盾,大家都说自己分到了“大块蛋糕”,合起来却和“整块蛋糕”的差别很大。去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4.8%,全国24个省份最低工资平均增幅2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25.4%,农民工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1.4%――好像谁涨得都比GDP快,这些钱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挣了外国人的钱,但去年的贸易顺差是下降的。这些数字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巨大的成绩,但是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道难解的题,现实的情况是:一开会,官员、企业、学者都在发牢骚,都觉得日子不好过。

是什么“牢骚”呢?今年两会上,经济界政协委员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税负过重、税制不合理。

产品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要征税,造成了流通领域成本过高,产品价格上涨,这也是消费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的一方面原因。流通成本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只有一个多年前的数字可供参考:18%,现在有专家说是27%,反正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我个人估计要远远高于18%。

去年开始,上海试点税改,希望能减税,但是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对税改的要求也很“纠结”:减税不能减收入。上海方面则表示,如果因为税改试点减少了中央财政收入,他们会自己拿钱出来补贴。

税收问题影响面很广,不仅涉及消费品的价格、企业活力,还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比如养老金的问题。我经常看到政府部门说我们的社保覆盖到什么范围,说老实话,我觉得里面的水分很大。据我所知,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普遍没有保险,对于农民工这些流动性比较大的群体,正规企业即使给他们上了保险,它也不是“全国粮票”,所以当地政府很高兴:走了没关系,保险都留下了。

很多老年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银行存款,在大厅里有穿银行制服的保险公司职员推销商业养老保险,好像必须要经过投资理财的“伪装”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才能赢得客户信任,还因此经常被人说成是骗子。西方的社保制度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商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政府在税收上给予“递延”政策:企业的保费支出在征税时予以免除,个人所得税在劳动者退休时获得保险金给付时再缴纳。

如果实现政府通过税收杠杆鼓励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对企业和劳动者都有好处,但要实行这个制度很难,政府方面认为,这种制度会造成有钱的企业和没钱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现在很多情况是这样,只要有反对的人和理由,整个改革项目就会被搁置甚至否决。

其次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限制越来越多。

民企反映的情况是,贷款难、进入市场成本高,即使企业有钱,也没有投资渠道,除了房地产、矿产、出口加工等传统部门,其他行业大多需要经过准入审批,当然,现在审批制改革了,改成核准制或者备案制,但是结果都一样:必须有政府的相关文件,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金融机构也承认,比起民企来,更倾向于贷款给国企,这样相对“安全”。虽然没有哪个文件有这样的规定,但得到贷款的几率,民企显然是大大低于国企的。

国企则认为政府的管理呈现出改革回潮现象,权力有收回的态势,“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根本没有实行过,或者曾经实行过,现在已经不实行了。国企体制改革中曾经提出,企业可以只上报计划,不用上报每个具体项目,这些都是写在文件里的,但是没有实行,企业还是要到政府那里批项目。

“纠结”这个词现在很时髦,我看总理也很“纠结”。现在的经济形势复杂,社会问题很多,政府承诺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某些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渐行渐远”,各个阶层的怨气越来越重,做事的人也很苦恼:想做好事结果做了“坏事”,或者做了好事大家也不理解。

要打破这种状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改革方面相关措辞的比重,是近年来最高的。去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只有一个自然段讲改革,今年是两页半篇幅,七个自然段。除了点题之外,还就财政金融、所有制、价格、收入分配、事业单位、政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关于改革的内容,比以往的报告都更丰富、更具体。

关于改革,不能只有愿望、目标和政府的号召,还要有实际行动、明确的共识和广泛参与。回顾以往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制、加入世贸,哪一样不是困难重重?结果还是过了这些坎。在改革关键时期,没有不触动利益集团的,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轻易赞成。关键要看决策层,有没有这个决心,信念坚定不坚定。

总结过去的改革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决策者要大刀阔斧、身体力行,敢于承担责任,冲破利益集团的阻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

去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国家实力和政府掌握的资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是推进改革的利好,问题是该怎么花。如果没有制度上的改革和优化,缺乏社会的广泛共识和积极参与,只靠政府去“补窟窿、撒银子”,哪里闹事就给一点钱“维稳”,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