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解决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解决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局,一些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部。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不甚完善,中小企业金融缺口仍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原因,论述了完善我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原因 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位”作用,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大胆借鉴外国经验,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企业本身存在的缺陷

与国有企业与大企业的规模和成熟的管理机制不同,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都存在着资金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中小企业很高的信用风险。信用的风险隐患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所在,对于放款者而言,融资给信用风险高的企业是需要高收益作为支撑的,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这种尖锐的矛盾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常用的渠道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

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贷款方面力求效益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近年来虽然有所转变,但是经营战略定位仍然是面向大城市、大企业的"双大"战略和面向"重点客户、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四重"战略,中小企业尚未成为信贷支持重点。我国众多的银行机构中至今尚未有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银行。

3.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收资金以充实自己的力量。在国外,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股权交易成为其必然的选择,在市场化融资上提供风险投资渠道,方便中小企业面向市场融资,但这需要健全的资本市场。从我国资本市场来看,它的发展是被动的、滞后的和非市场化的。在金融抑制政策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显得十分缓慢和滞后,它的发展结构失衡,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融资结构单一、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

4.银行信贷的不恰当收缩和不到位服务加大了矛盾

去年以来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是为了控制银行信贷流向过热行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仍然是银行机构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新增贷款计划、既定的经营战略以及项目贷款发放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约束,商业银行压缩中小企业贷款存量、提高新增贷款条件、上收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的做法较为普遍,人为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这就使本来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尽管中央银行近几年发出过多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窗口指导文件,并制定了风险溢价的利率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5.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

我国融资市场可谓是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有大量资金没有投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又无法获得这部分资金。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自由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赖担保性贷款,这就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中介机构来“平衡”双方的供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即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机构资金来源不足、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有效运作。

6.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有的政策扶持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泰国小企业金融局、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均由政府设立,并且程度不同地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就较倾向于大企业,在搞活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上却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提供许多优惠政策。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前提是自身有较高的信用度。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经营历史都比较短,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能够直接传达企业信息的经营者的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尚未确定,间接传递信息的品牌及信用历史还很缺乏,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内部监控系统,尤其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企业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使企业合法经营。在保证真实传达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再造、激活企业竞争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信用的本质体现。

2.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我国目前已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多层次的政府担保机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建立,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担保品欠缺或不足的障碍,可以使银行降低风险,中小企业也能较容易地获得贷款,从而较好地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问题。可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产业政策、企业政策为导向,以各级政府为支持,以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担保公司,建立以基金管理机构为运用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基金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适当参与,企业互助为辅等多种渠道。可以会员形式为企业担保,吸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会员单位,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同时政府要制定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

3.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对于银行而言首先要培育优质的客户群,在避免融资业务风险的管理上可以制定一个企业评价机制,以确定企业是否可以取得贷款的资格。可通过考察客户的结算量、客户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等,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客观的评级标准。其次,建立产品评价系统。不同种类的贸易融资业务提供的担保、质押或抵押品不同,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对每一业务种类的融资业务,需研究其各自系统内的风险因素,尽量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最后,要完善内控机制。制定覆盖所有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业务岗位和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体系,全方位加强风险防范。

4.建立健全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需要金融支持体系的支撑。在直接融资市场,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建立一个以为中小企业融资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稳定的,能承受高风险的资金来源,比如我国今年来发展的“创业板”。更重要的是要完善银行支持体系,建立将服务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金融市场应该为这类的银行提供生存的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另外,完善和规范民间借贷,以及建立中小投资公司,鼓励企业间发展商业信用等合作方式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困境。

5.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

目前,关于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担保人员从业资格,信用担保机构财务及内控制度,担保业务范围和种类等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利于担保业的规范发展。为此,应当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及职能,进一步促进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

我国由于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多数被转嫁给了担保机构,因此要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和银行风险联动机制,制定规范以明确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摊比例,强化商业银行考察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责任及对不良贷款的追索义务。要尝试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贷款连带责任制,以防范内部控制和道德风险。在担保资金的使用上,应以市场机制运行,各级政府部门不可直接操作具体担保业务。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作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师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管理,2009(12)

[2]陈璇.中小企业如何破解融资难题[J]. 企业改革与理,2007(11)

[3]张丽,孙长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