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导向下宁波卫星城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导向下宁波卫星城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有效的产业支撑是大都市卫星城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宁波卫星城建设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其产业战略,可以为中国卫星城建设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关键词:卫星城 产业 卫星城 战略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程都表明,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过程。推动城市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城市的发展及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二是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作为两种城市化方式“殊途同归”的卫星城,一般指“在大城市建设的城镇,以分散城市的工业和人口,避免城市发展过大”。发展卫星城是深化城市化内涵,推进城乡一体、实行区域经济的空间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宁波城市化正在步入市域都市化阶段,以宁波卫星城培育为个案来研究当代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1. 产业支撑:卫星城持续发展的保障

卫星城市指的是在大城市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在生产、生活方面与中心城市既有一定联系又相对对立的小城市。它首先是一个小城市,其人口规模、配套设施、经济实力、产业布局等综合水平可满足其履行部分或大部分的城市职能。其次,卫星城市作为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承接大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是大城市职能的延伸,与大城市密切相关,同时它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功能。经验证明,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卫星城发展就会陷入泥潭,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古典学派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角度论述了卫星城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该学派认为:卫星城产业的发展来自于中心城市产业扩张的外溢效应。随着城市中心区域和区域产业空间分布差异的扩大,要素的地区差异就会自然扩大,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就会寻求区域外的扩张以实现其价值增值,这种经济空间性演化是卫星城产业定位的基础。埃里克森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划分为3个阶段:外溢(专业化阶段),城市的各种功能趋向周围地区溢出形成专业化结构为特征;分散(多样化阶段),城市边缘区的地域范围迅速膨胀;填充(多核心阶段),空间布局上以内部填充为主,地域扩展进入静止稳定阶段。因此,卫星城产业定位的实质就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优化,其结果导致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在更高层次上进行重构。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教授根据典型卫星城产业发展实践,提出卫星城产业发展路径的演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卫星城产业存在超前发展可能性,不一定会按照克拉克——配第的规律由中心到逐次演进;二是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和选择对卫星城具有决定性影响。卫星城产业一般是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形成的,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三是卫星城的发展及产业定位受到区域政府行为的深刻影响。自由放任的政策导向会使卫星城产业发展维持在低水平均衡状态,因此,卫星城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创造超常增长的条件。

2. 宁波卫星城产业发展存在的挑战

浙江宁波,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城乡发展一体程度较高,交通便利,镇街经济繁荣,经济实力较强,这都为宁波卫星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条件。2009年,宁波启动卫星城建设,至今共确定了慈城、泗门、西店、石浦、集士港、溪口、周巷及观海卫等8个镇作为卫星城的试点对象,目的是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地区生产总值60~100亿元、财政收入6~10亿元、常住人口8~15万人、人均收入2~3万元、规划建成区面积8~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5%~70%,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各具特色、充满活力、服务优质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小城市,成为宁波都市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起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卫星城市组成的宁波都市圈体系。

尽管宁波卫星城在发展具有优势的块状特色产业方面成效明显,已呈现良好快速发展势头,但也存有如下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有待破解:

2.1 产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

试点镇产业经济实力的不足,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直接影响到其规模发展、功能发挥与向小城市演进的进程。试点镇的三次产业发展失衡,小城市服务业比重较低,显示城市功能相对较弱。(1)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除了石浦外,7个卫星城工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超过50%,最高达到了86%。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例绝大多数低于40%,最低为11%,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足。(2)企业结构有待优化,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较低。传统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小家电、注塑、化纤等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比重亟待提升。(3)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卫星城工业总量差距较大。溪口、慈城、石浦等产业基础较弱的卫星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工业的支持作用有待加强;产业特色不够突出,产业趋同现象明显。

2.2 产业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产业发展集聚度不足,大多数卫星城是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布局分散,道路、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较高。厂区与居民区没有很好分离,居民生活受到企业生产的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也受制于周边住宅区的布局。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改变,不仅将会严重影响新企业、新项目的引进,而且会制约原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低小散发展路径难以扭转。

2.3 缺乏优质产业项目支撑

卫星城发展需要优质产业项目的支撑,试点以来各卫星城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并不明显。基础设施有待提升,缺乏上规模的集聚平台和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难以吸引龙头型企业进入;公共配套有待加强,医疗、卫生、教育、休闲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由于公共配套不足而导致的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十分普遍;城市品质有待优化,在城市管理、文化建设上尚未脱离农村印迹,与现代人才对城市品质的要求距离较大。卫星城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支持高层次创新型企业发展,现代产业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资金、土地、用水等要素支撑须进一步强化。

2.4 工业经济效益亟需提升

卫星城工业企业利润率不高,除集士港外,其他卫星城工业企业利润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低于5.3%,远低于宁波市平均水平(6.02%)。此外,卫星城工业企业在获得宁波市级以上商标(品牌)方面较为落后,这直接影响了工业发展效益的提升。

2.5 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卫星城与周边镇的产业关联不强,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带动作用不大;卫星城基本还未成为显著的区域技术、人才与资本的中心,对周边镇乡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帮扶作用也不够大;卫星城缺乏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孵育孵化等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对周边镇乡的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足。县市区与卫星城的统一规划考虑不够,卫星城与主城区联动不足,影响了卫星城的对外辐射能力。

3. 卫星城产业发展的的基本原则

产业发展是卫星城建设的关键支撑。卫星城的产业发展必须要摆脱一般镇乡产业发展的套路,既要充分发挥原有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又要尊重卫星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推动农村产业向城市产业转换,同时还要紧紧依托所在县市和宁波都市区,嵌入所在县市以及宁波都市区整体的产业布局之中。因此,如何通过以产业立城来加速卫星城市培育,已成为分析卫星城市培育机制、路径与对策的重要内容。

3.1 卫星城的产业发展要依靠科学规划强力推进

卫星城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没有纳入卫星城发展体系之前,区域产业的发展水平由市场因素主导,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在发展卫星城市的规划蓝图明晰之后,卫星城产业发展应当按照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外延的规划路径进行优化改造和扩容升级,加快与中心城市产业体系融合进程,进一步明晰城市产业体系在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间的分工边界,保障卫星城市产业体系成为中心城市产业体系扩容提升的有力支撑。

3.2 卫星城的主导产业选择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

世界各国和国内发展卫星城市实践中普遍遭遇的困境证明卫星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必须将卫星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卫星城市产业发展在主导产业选择问题上,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在原有特色或强势产业基础上扩容提升,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禀赋的产业和经济价值,实现原有乡镇产业体系向卫星城市产业体系的超越和转型。

3.3 卫星城的支持政策要有利于高端要素集聚

卫星城产业扩张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但从卫星城市产业实践来看,如果仅仅依靠原有资源禀赋和市场推动,卫星城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和接纳能力有限,难以在短期内突破资源要素的瓶颈。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创新发展观念,适时调整支持政策,激发高端要素向卫星城市转移的集聚效应。通过创新产业发展观念,实施城市产业服务功能重构和资源前置战略,加快高端要素向卫星城产业体系的集聚,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卫星城的产业发展要发挥对广域市场的强辐射效应

卫星城产业体系是城市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所带来的辐射扩散效应,不仅要针对原有的局域市场,更要将辐射扩散效应扩展到范围更加广阔的广域市场。卫星城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重构产业体系,将产业影响扩散和辐射到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实现对广域市场的强辐射效应。

4. 卫星城产业培育的基本路径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分散的资源逐步集中起来,使其发挥规模效应,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国内外卫星城的发展已经证明,没有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卫星城建设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卫星城的产业发展。

4.1 延伸发展

拉伸特色产业链,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完善产业配套,提高附加值。经济学家郎咸平有个著名的“产业链”理论,一个产品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七个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除了加工制造之外的六大环节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一环。虽然无法覆盖完整的产业链,但应该尽量延长产业链,一方面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增加劳动力收入和税收。

4.2 集群发展

块状经济是卫星城市特色产业的物理特征,许多块状经济虽然大量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堆积,但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社会网络合作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以低成本为基础,走产业低端发展的路子,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而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经济群体。通过大力推进特色产业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把开发区、工业功能区、服务业集聚区建成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创新产业集聚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引导集中要素资源,努力培植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

4.3 创新发展

现有的特色产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推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是保持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快推进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为手段,把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型的产业改造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产业。二是要有重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代表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有重点的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研究和部署,利用民间资金比较充裕的有利条件,予以合理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在此轮经济产业发展中要抢占先机,也推动民间资本创新创业、强镇富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推进特色服务业内涵发展。现有的卫星城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但旅游收益主要局限于门票,只能通过人数的扩张和门票价格上涨来增加收益。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创意,突出文化特色,体现人文特质,同时把旅游业与休闲、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服务街区,以旅游业为内核,进行内涵拓展和外延扩张,把特色服务业产业链做深做长,不断提高附加值。

4.4 品牌发展

卫星城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出现了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如泗门榨菜、观海卫公牛电器等。但由于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区域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知名度不够高,贴牌生产比较普遍,国际知名品牌基本没有;特色产业不能仅仅依靠产品数量和行业企业规模在市场上竞争,最终是要依靠产品的质量好、内涵丰富和附加值高品牌建设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品牌建设是特色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积极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一是打响区域整体品牌,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走集体创牌之路,逐步在全国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二是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集群内现有贴牌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三是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国际标准认证和国际商标注册,并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提高企业非价格竞争力。

4.5 联动发展

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树立“大产业”的观念,加强一二三产互动。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培育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同时,现代农业又是发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良好载体,还可以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营销、农业旅游开发等环节注入农业文化、农业文明、时尚、艺术等新元素,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就不能单就农业谈农业,需要用发展工业的模式来经营,用旅游、物流等第三产业来整合,以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各卫星城都有比较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可以重点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业,一方面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供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完善商贸设施,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可以为一产、二产提供市场、扩大内需。通过三次产业联动,实现各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联动推进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任兴洲.我国城市化以及卫星城发展的多种模式探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4):1-4.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彩图本)(第一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07.

[3]李超,刘耀森.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演进路径探讨:兼重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郝亮.西安卫星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 2007:13-14.

[5]王圣学.大城市卫星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冰(1972-)男,浙江慈溪,副局长,工程师职称,工程硕士,从事工程管理、物流、政治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