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名正而后言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名正而后言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先秦诸子之传世著作文本中,对孔子的称呼呈现出相当的多样性,不管是在书面上还是口头上皆是如此,在此试图围绕对孔子的称呼这一问题作一番粗浅的探究,以期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进而对关于孔子的研究有所助益。【关键词】名正;言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9-01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认为要治理,首先要正名。明确君臣父子的各自地位,这是前提,明确名分之后,才能使各人各守其位而不僭越,使君如君,臣如臣,父如父,子如子,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形成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社会局面,进而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论语》

在中国上古社会,“其曰‘子’,尊之也”①,“子者,人之贵称,故称子为尊之也。”②,弟子在称呼孔子时,无称谓时最多,占了总章数的整整一半,其次分别为“夫子”,占了约31.5%。如果除去省略称谓的情况,则“夫子”出现次数占总共使用称谓次数的67.5%,又次为“子”,约占25%,两者共约占92.5%,而“孔丘”和“仲尼”分别只出现过1次和2次,且称孔子为“孔丘”为弟子子路向他人表明孔子身份时所用“仲尼”也只有2次,非常用。此外,在弟子对孔子的称谓中,未出现一次“孔子”。用在《论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称呼当中,则表示弟子“对业师的尊敬”③。“然则书传直言‘子曰’者,皆指孔子,以其圣德著闻,师范来世,不须言其氏,人尽知之故也。若其他传受师说,后人称其先师之言,则以子冠氏上,所以明其为师也,‘子公羊子’、‘子沉子’之类是也。若非已师,而称他有德者,则不以子冠氏上,直言某子,若‘高子’、‘孟子’之类是也。”④从中也就不难明白孔子弟子极少称孔子为“孔子”缘由,而孔子弟子以外者称孔子为“孔子”,则是将孔子视为“有德者”而加以敬重,可见在诸子著作中称孔子为“孔子”所表达的是非同一般的敬重。

二、《孟子》

在《孟子》中,孟子对孔子“孔子”的称呼约占其总称呼次数的93.0%,其余几处则称字,没有直呼其名的情况,这一状况反了孟子对孔子本人及其思想之极高尊崇。《荀子》中,“孔子”一称呼约占总称谓次数的87.9%,其余亦为“仲尼”,也可看出其对孔子其人其思想的推崇程度之高,但和孟子相比较,略逊一筹。“孟、荀皆属儒家后起巨子,同尊孔子,共称仁、礼、义”,但两者相较而言,“孟子是儒家学派中‘闲先圣之道’、‘述仲尼之意’的大师”,且在《公孙丑上》篇中明确表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在思想上则是将孔子学说中的“仁”这一核心思想发扬光大,“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并引申出“仁政”说和“民本”论的政治思想。⑤荀子则明确提出“人性恶”,其伦理思想以“礼义”为核心,正如《儒效》篇所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易谓中日礼义是也。”⑥并带有明显的法制倾向,即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⑦,对孔子的“仁”这一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明显不及孟子纯正,故《荀子》一书涉及到孔子称呼时,亦稍有不及孟子敬意之浓厚。

三、《韩非子》与《墨子》

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的《韩非子》一书中虽在大多数情况下称呼孔子为“孔子”和“仲尼”,各约占总次数的39.0%和58.5%,但其中有两次直呼孔子其名,相比《孟子》与《荀子》而言,其尊崇程度就要逊色得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孔子思想的对立性,其《显学》一篇批判了儒家学派⑧,并将儒列入“五蠹”行列,且抨击其“以文乱法”⑨,但基本上属于思想上的冲突,未尝涉及到了对孔子人身的攻击。《墨子》一书中,“孔子”一称谓仅约占总次数的15.8%,“仲尼”亦仅约占21.1%,两者合起来也不过约占36.8%,而“孔丘”这一称谓却占了大多数,约63.2%,表现出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极大敌对性,这种称谓上的现象与《墨子》一书的内容也是相当对应的,书中有专门的“非儒”一篇,在《非儒下》中,“前半部分列举了儒家学派的七个主要观点,并一一批驳,这些批驳都极为犀利……后半部分则集中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进行批判,而且言论更为激烈,甚至有些地方干脆就是攻击”⑩,如指斥儒者“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傲踞),倍(背)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辱骂孔子为“污邪诈伪”的小人,这种对抗性与《韩非子》相比,要激烈得多,这一点在称呼上的体现也是相当明显的。

以上诸子著作中,有一共通之处,即对孔子都曾称呼过“孔子”,有的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作此称呼,就连敌对性极强的《墨子》一书中亦是多次尊称孔子为“孔子”,可见孔子及其学说对当时诸子及诸家学派影响之深广。

注释:

①承载撰.春秋梁传译注[M].宣公十年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410.

②[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谷梁传注疏(卷12)[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18.

③王琦.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中华书局,2008:225.

④何晏集解,邢疏.论语注疏解经(卷)[M].学而,光绪丁亥望仙馆石印.

⑤刘宗贤.孟,荀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及得失[J].东岳论丛, 2009(1).

⑥王克奇.孔孟荀伦理思想散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5).

⑦荀子・性恶[M].

⑧张觉等撰.韩非子译注[M].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

⑨韩非子・五蠹[M].

⑩李小龙译注.墨子[M].中华书局,2007:157.

墨子・非儒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