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近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近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7年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耐药性与2004~2005年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006~2007年检出率为 71.5%,与2004~2005年(46.6%)比较显著增加(P

[关键词] MRSA;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378.1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a)-073-0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目前,在许多国家MRSA的分离率仍在增长,并且常为多重耐药,治疗较困难,且易在医院内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因此,对MRSA耐药性的研究对于正确治疗因其引起的感染、防止其传播、及时控制因其引起的暴发流行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收集了2006~2007年我院临床分离出的MRSA菌株,对其耐药性情况与2004~2005年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来源

收集我院2004~2007年临床分离的MRSA 146株,细菌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条鉴定。MRSA按NCCLS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用苯唑西林纸片和头孢西丁纸片筛选确认(《药敏试验指南M1002S14手册》2004版)。M1002S14显示,用30 μg/片的头孢西丁检测对葡萄球菌做药敏试验用新的折点能预报mecA介导的MRSA耐药。分离的146株MRSA中,痰标本99株,伤口分泌物26株,尿标本6株,体液或引流液4株,其他标本11株。

1.2 抗菌药物纸片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 唑、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MH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3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改良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测试MRSA对上述10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判定参照NCCLS M1002S13文件的规定进行。

1.4 MRSA的检测

用头孢西丁(30 μg/片)对2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做药敏试验,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9 mm,确定为MRSA。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作为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阳性对照。

2 结果

2.1 MRSA的检出率

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检测MRSA,2004~2005年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其中MRSA 48株(46.6%);2006~2007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37株,其中MRSA 98株(71.5%),与2004~2005年比较显著增加(P

2.2 病房分布与MRSA

2006~2007年MRSA病房分布:ICU 32株(32.7%),外科26株(26.5%)与2004~2005年比较显著增加(P=0.008 1)。呼吸科 28株(28.6%)与2004~2005年比较显著下降(P=0.007 9),其他内科12株(12.2%)。

2004~2005年MRSA分布:ICU 6株(12.5%),外科9株(18.8%),呼吸科26株(54.1%),其他内科7株(14.6%)。

2.3 标本种类与MRSA

2006~2007年MRSA:呼吸道分泌物占73.5%(72/98),与2004~2005年比较显著增加(P=0.0067),伤口分泌物占14.3%(14/98),尿标本占4.1%(4/98),体液或引流液占2.0%(2/98),其他标本占6.1%(6/98)。

2004~2005年MRSA:呼吸道分泌物占56.3%(27/48),伤口分泌物占25.0%(12/48),尿标本占4.2%(2/48),体液或引流液占4.2%(2/98),其他标本占10.4%(5/48)。

2.4 MRSA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MRSA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2006~2007年与2004~200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A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见表1。

表1 2004~2005年与2006~2007年MRSA对抗菌药物

敏感性比较[%(株/株)]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许多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在缺乏感染控制措施时MRSA在患者之间水平传递,应常规进行确认试验。本研究比较了2006~2007年和2004~2005年MRSA的发生率,结果表明,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检测MRSA,2006~2007年发生率显著增加。病房分布和标本来源具有显著性差异,2006~2007年MRSA外科和ICU显著增加,呼吸科显著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加,伤口分泌物显著下降。由于MRSA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对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以及喹诺酮类不敏感。对万古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和氯霉素的敏感性也在不断降低。万古霉素一直是MRSA和其他各种革兰阳性菌严重感染的首选药,但自1997年万古霉素耐药菌出现以后,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本研究中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MRSA感染单独用药有效的药物非常有限,即使敏感,也有组织移行和不良反应等各种问题。因此,加强联合用药是治疗MRSA感染力有效的方法。有研究报道,利福平与阿米卡星对MRSA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5%和48.5%,而联合用药有效率可达83.3%[1]。一般认为,人的上皮和黏膜是MRSA的主要储菌库。主要定植和感染的部位是鼻、喉、会阴、腹股沟、受损皮肤、外科伤口以及肛周和直肠侵袭性装置等。健康者的定植率不超过2%,住院患者MRSA定植率明显高于健康者,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者比非定植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高10倍,定植MRSA比定植MSSA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一旦发生MRSA感染,更容易发生爆发流行[2]。容易定植的高危人群包括腹膜透析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气管插管患者、皮肤病患者,主要定植在患者的及会位的皮肤[3]。

外源性医院感染是MRSA医院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4],MRSA可以定植在其他患者的上皮和黏膜上,也可以污染环境,长期存在于一个病区,一旦流行不容易被清除,并可通过医疗行为传播至其他病区,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至其他患者。经空气传播被认为是肺炎的可能途径,在烧伤病房可能是重要的。医院内医务人员鼻腔携带MRSA,当他们出现鼻腔病毒感染时,空气中MRSA含量将提高40倍[5]。Pujol M等[6]报道呼吸道及鼻腔携带者往往是其重要的感染源,健康的医务工作人员比正常人群有更高的携带率,通过健康工作人员的手及空气传播造成感染,而且这种感染方式往往是造成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其传播途径加强监控,加强医务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及时隔离MRSA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止MRSA院内传播的关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院2004~2005年及2006~2007年MRSA分别为46.6%和71.5%。有完整病历的资料显示,全部患者患有严重疾病,52%为脑外伤患者,有84% 使用呼吸机,63%气管切开而发生肺部感染,动、静脉置管者占41%,间接死于MRSA者占52%。由此可见,MRSA易发生在危重患者,发生感染后又加重了病情,而间接导致死亡,使病死率增高。下呼吸道感染、外科伤口及导管相关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感染部位,本研究显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其次为手术切口、皮肤感染和血流感染,与国外报道相似。侵袭性操作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呼吸道感染与使用呼吸机、血流感染及静脉插管成正相关。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损害了人体的正常屏障,形成开放性创面使细菌容易侵入。因此,采用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其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MRSA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有开放性创伤、使用导管及滥用抗生素的患者,病房污染、医务人员手污染和携带,均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7-9]。如果对MRSA患者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将减少MRSA在医院暴发流行的概率。本研究结果使我们初步掌握了我院近年来住院患者的MRSA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订MRSA监测及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Lamb HM, Figgitt DP, Faulds D.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serious gram-positive infections[J].Drug,1999,58(6):1061-1097.

[2]Cars O. Colonisation and infection with resistant gram posfivecocci[J]. Drug,1997,54(suppl):4-10.

[3]Barie S. Antibiotic resistant gram-positive cocci: implications for surgical practice[J]. World J Surg,1998,22(2):118-126.

[4]Chambers HF. Methici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J]. Clin Microbiol Rev,1998,1(2):173-186.

[5]Gates RH(著).汪明明,崔速南(译).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感染性疾病[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79.

[6]Pujol M, Pena C, Pallares R, et al. Nosocomi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among nasal carrier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and 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rains[J].Am J Med,1996,100(5):509-516.

[7]Katayama Y, Ito T, Hiramatsu K. A new class of genetic element, staphylococcus cassette chromosome mec, encodes Methicillin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6):1549-1555.

[8]Fey PD, Said Salim B, Rupp ME, et al. Comparative molecular analysis of community-or 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Antimicrobial Agents Chemother,2003,47(1):196-203.

[9]Boyce JM.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detection, epidemiology, and concol measures[J].Infect Dis North Am,1989,3(4):901-913.

(收稿日期:2008-09-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