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极毒蘑菇中毒的抢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极毒蘑菇中毒的抢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误食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人类误食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而表现各异。其中白毒伞类中毒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2007年8月末~9月初,本院接治毒蘑菇中毒6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毒蘑菇中毒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9~54岁,从误食到入院时间为1~7天。

临床表现:本组均在进食毒蘑菇后8~10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其中3例出现重度黄疸肝大,肝脏触痛及肝区叩击痛,1例出现昏迷,1例出现烦躁,神志不清,3例出现皮肤瘀斑,2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出现阴道出血,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资料:6例病人于入院后均进行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6例中肝功能异常5例,肾功能异常2例,心肌酶异常3例,具体化验数值为(静脉血):ALT137~11 000U/L,AST128~8700U/L,CK228~485U/L,BUN10.6~21.0mmol/L,Cr350~520μmol/L。血凝系列:完全不凝1例,正常2例,其余PT21.5~31s,PT% 140~240%,INR1.3~2.4s,APTT55~75s,FIB5.6~8.9g/L,TT18~41s。血常规除1例中性粒细胞升高以外,其余正常,大便常规2例消化道出血,呈柏油样便,潜血阳性,其余4例均为少量白细胞。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阴性~满视野/HP。

治疗:本组6例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加速毒物排泄,保护重要脏器,对症处理,防治感染,支持疗法及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具体方法:①进食时间短的病人,给予催吐及导泻。②静脉输液促进毒物排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应用辅酶A、ATP、维生素C等。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日,加入静滴。⑤青霉素与细胞色素C联合应用以加速毒素的清除。⑥用肝水解肽静滴保护肝脏。⑦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给予对症治疗。⑧除2例血液透析外,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1次/日,共2~4次。

转归:3例无心、肾损害病人经上述综合治疗后于入院5~7天临床症状全部消失,3例多脏器损伤病人,均为发病后5~7才入院,2例于入院2天后多脏器衰竭、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3天后死亡。

讨 论

毒蕈中毒指因误食毒蕈所致。其症状因毒蕈所含成分及其毒性作用而异,以胃肠、心脉、脑神、肝肾等受损害所致的不同临床表现为特点的中毒类疾病。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现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

毒性:各种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毒蘑菇含有的毒素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毒性较强的毒素有以下几种:毒肽主要损害肝脏;毒伞肽引起肝肾损害;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①胃肠炎型: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②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③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④肝病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中毒预防: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常见的极毒蕈有捕蝇蕈、斑毒蕈、瓢蕈、白毒伞蕈、秋生盔孢伞、褐鳞小伞,及鹿花蕈等,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草、树丛及腐烂木头和树叶堆上。其中白毒伞类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毒肽和毒伞肽都是环肽毒素,均属极毒,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不被破坏。毒肽类作用于肝内质网,作用快,摄入大剂量1~2小时即可死亡。毒伞肽作用于肝细胞核,作用慢,但毒性强,能损害心、肝、肾、脑等脏器,尤以肝、肾为甚。毒伞肽中毒属于“肝损害型”中毒,人中毒后多表现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预后极差,中毒后死亡率高达50%~90%,食用量大时死亡率达100%。

文献显示,毒伞毒素中毒后24小时内体内RNA的量即进行性减少,原因是毒伞毒素抑制了RNA聚合酶的活性,导致RNA合成减少。RNA聚合酶有3种,即RNA聚合酶Ⅰ、Ⅱ和Ⅲ,均为分子量约15~200kD的大分子蛋白质。RNA聚合酶I编译的产物是rRNA的前体,RNA聚合酶Ⅱ编译的产物是mRNA的前体,RNAⅢ编译的产物是tRNA。这3种RNA聚合酶中,以RNA聚合酶Ⅱ对毒伞毒素最敏感。毒伞毒素进入哺乳动物的血液后,主要与3种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及RNA聚合酶Ⅱ形成紧密的复合物,使具有快速蛋白合成能力的细胞如肝细胞的mRNA合成被抑制,mRNA合成的被抑制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减少,造成肝细胞核的裂解和坏死,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毒蕈中毒应早期治疗,且应该综合治疗。青霉素与细胞色素C联合应用,它们与血清蛋白结合有较高的亲和力,从而抑制毒伞肽与蛋白的结合,可加速毒素的清除,降低毒伞肽的致死性。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即可交换出体内代谢废物,又可清除毒素及迅速调整电解质平衡,同时保护重要脏器、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