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台湾人在都会中国的十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台湾人在都会中国的十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都会中国――一个台湾人登陆十年的文化观察》 李政亮著 台湾夏日出版社

本书作者在2000年毅然放下德国留学梦,远赴一般台大生不会考虑的北大,一去就是10年,更从学生变成教师。他出走的那一年,正是当选台湾“总统”,展开执政8年生涯的开始,也是台湾与中国大陆隔绝的开始。作者凭借书本中那个灰蒙蒙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印象,只身走到北京见证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国内经济发展、大学教育的提升、80后网络世界的兴起,甚至申办京奥掀起的浪潮,那份感觉理应十分强烈。

中国永远是不同文化想象下的不同图像,不同城市在不同时代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毛、邓时代就到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也许会说首都北京是个充满烟囱和胡同的古老城市;在1990年代的香港人眼中,深圳和广州是混乱、新旧交替的城市;2000年后来到上海的人,会看到后现代时空交错的十里洋场。若干年前,人类学家费孝通曾写成《乡土中国》一书,展示传统中国社会面貌,但这种形象早已不适用于今日中国。作者在书中讨论毛、邓时代分别以城市为工业生产中心及消费场所,反映政治路线及经济功能主导今日中国城市的形态,他一矢中的地指出这是从生产转变为消费的过程。

作者是文化人,对消费的描述集中于文化消费方面,这也突显了21世纪中国与改革时代中国的不同,人们对格调的要求,令城市不单是城市,更是一个“都会”。“都会”充满五光十色的文化情调,比如在北京流行起波希米调的书店、咖啡店和酒吧,上海则对二三十年代的小资情调重新感兴趣。作者提及文化人许知远以本雅明作品为名开办“单向街”书店,令人想起本雅明的另一著作《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某种程度上,北京的波希米亚格调确实很像19世纪的巴黎,当时的法国和今日中国一样处于盛世。

但书中更多是一个台湾学术人在中国高等学府面前对两地教育、大学生素质和年轻流行文化的思考,所以当阅读作者对中国的描述时,事实上看到的是一个台湾学人处于两岸交流中思考自身该何去何从。目前北大已经赶上了台大的学术水平,台湾大学生所持似乎只有校园的自由气氛罢了。但当像作者般的台湾学人对比两岸教育制度时,他也可以清晰看到意识形态对大学教育,尤其是教育精英主义的影响。没错,台湾面对中国大陆时会显得很焦虑,可是在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方面又有一份小岛的优越感。虽然大陆大学中有许多精英,可是台湾人却以欧美先进国家大学为一流学府,抗拒大陆大学及从大陆留台的大学生,又可看出其中的对立心态。

这种对立心态,既因有学术排名堕后所造成的失落感,也因为大家使用共同语言而显得格外强烈。作者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讨论中国大陆日常生活的台湾文化痕迹。除了横扫大陆年轻人市场的人气流行歌手和青春偶像剧之外,两岸纠缠不清的关系还应该从语言上去看。作者注意到两岸使用不同用语去表达相同意思,如“早安”和“早上好”,而同一部电影、同一部村上春树小说,又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译本,差不多每类事物都可在两岸找到不同的命名。这种差异即使香港人也看得出:台湾的语言比较“文雅”,但有时矫揉造作、不够精确;大陆的语言比较“科学”,但有时长篇累牍、空洞无物,这当然也可以从20世纪的历史发展去解释。

但毕竟大家是用同一种语言去沟通,所以相比起香港人,台湾人在中国大陆有明显的优势,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周星驰的电影一向在大陆大热,可是最耐人寻味的两集《大话西游》,反应却欠佳,可是当换了台式国语作配音,又有许多人看了。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却延伸到语言发音的问题上,对于台式国语的腔调,大陆一直有批评声音,认为这种语言不够“纯正”。另外,虽然讲这种语言的电视连续剧在大陆大受欢迎,一直有压倒韩剧的势头,但官方仍以颓废等各种原因,要求大陆媒体把节目删除,风靡大陆的《流星花园》在2002年遭到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禁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当一个台湾人想象中国大陆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占了很重要的分量,作者在书中的确道出这种“文化差异”怎样影响千万的台湾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份“影响的焦虑”是百万香港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大陆对香港的影响主要是在经济上的,而两岸之间的冲击是在文化上的。读陈冠中的书,你会找到与经济互动或两地创意产业有关的讨论,但在李政亮的书里,你却“感受”到两岸之间的情意结,加上台湾本身的“南/北”、“蓝/绿”分歧,更推迟了两地的接触。这样,作者在两岸恢复交流的时候,写出自己于两岸关系冷却期在中国首都的体会,对他的台湾读者来说自然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