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词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词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敞,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采。”“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盎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选自《海山仙馆丛书》本《苕溪渔隐丛话》)

【注销】

声诗,指乐府以外唐人采作歌词入乐歌唱的五七言诗。

李八郎:唐代有斗声乐以较胜负的风气,歌者一般都先隐名易服,然后出奇制胜,这里所说的李八郎,即为一著名的歌者。

开宴曲江:曲江在长安城东南,是唐代京郊著名的风景区。每届新及第进士。照例在这里游赏宴会。

曹元谦、念奴,皆为唐朝著名的歌伎。

李氏君臣:五代时南唐君主李、李煜父子和臣子冯延已等。当时南唐君臣都爱好作词。

变旧声作新声:柳永利用唐、宋旧曲。加以改制,翻作新词。其词通俗易唱,盛行于街头巷尾。

酌蠡水于大海:在大海中取一瓢水。比喻很容易的事。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句读不葺,句子长短不整齐。长短句本是诗词形式不同的一点,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要求作词在内容和风格上也当有别于诗。这句批评主要是针对苏词(“以诗为词”)而发,比较偏激,没有真正认识到苏轼对词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晏殊、欧阳修词为传统婉约派,这里牵连偶及。

王介甫、曾子固五句:前论苏轼词是说不可以诗入词,这里是说不可以文入词。

晏苦无铺叙:晏几道《小山词》都为小令,少作长调,故称其无铺叙。

【赏析】

词学批评始于五代。五代词坛,多女性主题,是“伶工之词”。以女音为主,以婉约为宗,“风云气少,儿女情多”。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源于李煜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起于苏轼“以诗为词”@而解放词体。苏轼继承欧阳修、梅尧臣改变文风、诗风之后改变词风,他的词打破诗词界限:而当时一般文士却强调“尊体”(词以婉约为正宗)之说,讥笑他“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正是在这种论调影响下,李清照才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文学主张。

所谓词“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文所代替,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用李清照的话说,真正的词就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高雅。李清照批评柳永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反对以俚词俗语人词,主张为词应像南唐君臣那样“尚文雅”,要有文人的清高、情趣和格调。

二、浑成。易安重视文学的整体性,批评张先、宋祁有佳句而无佳篇,“破碎何足名家”,认为词应有整体的意境。浑然一体。

三、协乐。她认为词要严格遵守五音、五声、六律及清浊轻重,反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作词不协音律,并讥其(东坡居士)词作为“句读不葺之诗”。

四、典重。她不满贺铸作词“少典重”,认为作词应当端庄典雅。不宜轻佻为之。

五、铺叙。这是由于当时长调慢词盛行,故而李清照认为词要注意铺陈,不满晏几道《小山词》多为小令而少铺叙。

六、故实。故实即运用典故,用典得当可以增加作品的典雅,充实作品的内涵,李清照批评秦观“专主情致,少故实”,而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真正实现李清照词学主张的词人,莫过于和她大体同时代的大词人周邦彦了。

如果说苏轼“以诗为词”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在提升词体的地位上,两者的做法有殊途同归之处。

词“别是一家”之说,是李清照《词论》的理论核心,是她词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是宋代词学注重词体艺术的本体精神的表现。该主张维护了词之为体以婉约为正宗的文学地位和“词为艳科”的审美观念及艺术特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恪守一隅,画地为牢,未必是件好事。

这篇《词论》批评北宋作家,其中无一语涉及到周邦彦之词和靖康之乱,可能是李清照早年遭乱以前的作品。我们读她《漱玉集》里的诸名篇,并不都是很典重、尚故实、擅长于铺叙的作品,这大抵由于她遭乱之后,流离民间,生活激变,使她的创作实践能够突破早年的文学观点。

靖康之难前,她的生活圈子不外乎闺房和大自然。词中既有对丈夫的钟情,也有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此时词风清新淡雅,明亮轻快。靖康之难后,在遭受家破夫亡的劫难和诸多折磨后,残酷的现实促使她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这时李清照的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此时词境界大开。

“易安在宋诸嫒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清人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对李清照文学创作成就之评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她依据创作经验写为理论的文字《词论》,是宋代词坛上有自己见解、有组织条理的第一篇词论,并且是我国女性作的文学批评第一篇专文。

【注释】

“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和用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典)两个方面。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作用。由于苏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了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练习】

1 “抒情言志”的中国文学批评传统在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中有何不同?试以作品为例进行阐述。

2 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如何理解?试以作品为例进行阐述。

3 在儒家学者看来,《诗经》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里?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4 如何理解好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文学观点?试结合她完整的创作经历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