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汇改两周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最近汇率突破7.57关口,已整两年。在这两年中,中国承受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压力。但是汇改一直没有停息,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预防热钱投机、外交关系处理、配套金融体制改革等侧面战场上,一直低调但坚强地捍卫着“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改革方式。中国企业这两年也在国际市场的挤压中找到了生存之路。
人民币汇率迈向市场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并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8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品种。9月23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
自2006年1月4日起,央行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同时引入做市商制度,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做市商目前有6家外资银行,9家中资银行,共15家,其中外资银行所占比例为40%。在汇率中间价的形成过程中,做市商的独立性以及报价能力对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从2007年5月2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从3‰扩大至5‰。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欧元之父预言蒙尘
2005年6月,“欧元之父”蒙代尔细数人民币汇率显著升值带来的耸人听闻的12大后果,其中包括增长率大幅下滑、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问题恶化、弱化人民币的外部角色等。时隔两年,蒙代尔担忧的这些后果显然已经蒙尘。人民币汇率改革并未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1.1%。7月11日,国际统计局又将2006年GDP增速修正至11.1%。人民币的外部角色并没有被弱化,而是越来越多地被周边地区所接纳。
中国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对汇率敏感度非常低,一些行业竞争优势明显,整合能力加快,免疫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并未对经济产生明显的冲击。另一方面,政府渐进地推行改革措施,逐步测试企业的适应能力,再制定相关政策,减缓了对经济的冲击。汇改还是比较成功的,9%的升值幅度是我国经济和外部经济都可以承受的。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加速上升至1美元兑人民币7.3元平台,随后升值将会趋于平稳。
贸易顺差高烧难退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人民币自2005年7月21日起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9%(包括一次性升值2%),但是贸易顺差仍然高烧不退,外汇储备还在不断膨胀。今年前5个月,贸易顺差累计达到857.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贸易顺差近1775亿美元的一半。截至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1.3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超过2006年全年的顺差。
升值解决不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升值也并没有对国内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根源出在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出口等于储蓄和投资之差,政府和企业应该减少投资,政府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才能将更多的储蓄用来消费。再者,贸易顺差“高烧不退”是因为中国出口商已经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海外买家。商务部公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一系列出口商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例如自行车上升5.8%,空调上升12.6%,十大服装类别分别上升2.3%至39%不等。不管一直对人民币汇率穷追不舍的美国政客们作何感想,至少在未来几年中,别指望人民币升值会减缓中国出口“战车”的行驶速度,人民币升值只会使全球消费者承受更高的物价水平。
中企借汇改国际化
家电行业无法回避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早在两年前,汇改开始之初,有关专家就预言,受到波及最大的将是纺织、家电、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川长虹和美的电器2006年的汇兑损失分别达到7706万元和4702万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当初不被看好的纺织行业。去年9月至今年7月,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使纺织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而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另一个影响纺织品利润的重要因素。据纺织工业协会预测,今年下半年,受出口退税率将下调2%,人民币继续升值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利润可能将损失48亿元。
此外,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奉行低价策略的强势大采购商,为了避免由汇率变动引起的中国纺织品涨价,将部分订单转向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地区。沃尔玛未来几年在印度的采购量可能从2004年的3亿美元上涨到每年22亿美元。
在以上这些数字面前,两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似乎为家电行业和纺织行业留下阴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不少家电业老总看来,除了汇兑损失外,汇改让家电行业不得不改变自身,提高竞争力。美的电器去年的年报中就提出,“针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公司将加强与海外经销商的业务合作关系,增强自有品牌的出口比重,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同的产品种类,调整产品结构,采取差异化的价格策略,尽可能地保证外销增长与利润增长的协调性。”
过去两年,不少中国家电企业迈出了海外设厂的步伐。海尔电器在海外已经有13家工业园,美的电器在越南、俄罗斯等国也设有生产基地。包括长虹在内一些国内老牌企业也跨出了国门。
长期以来,面对海外强大的经销商,国内棉纺织服装企业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虽然一次性订单数额很大,但是往往回款时间很长,有的甚至达到3至6个月,国内企业如果没有预期,就很容易遭受汇兑损失。再加之纺织行业利润率比较低,对抗汇率风险的能力自然更加不足。然而,随着这两年反倾销、反补贴等中外纠纷增多,在见惯了风雨的中国棉纺织企业看来,汇率并非不可解决。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汇改获利。
另外,不少出口企业通过增加国外销售渠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来保证产品价格,从而为企业留出足以应对汇率风险的价格空间。这无形中提高了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实力。而且,随着企业应对汇率风险需求增加,不少银行的远期结汇业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对银行业开拓业务领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从短期来看,汇改让家电行业和纺织行业都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长期来看,这未必不是这些行业提升产能、产品层次和提高应对各种风险能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