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跟踪”与“下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跟踪”与“下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这是一次作文教学的尝试。所谓“跟踪”,即突破学生写作――教师评点的简单反馈教学模式,而把单次的反馈无限延伸,以学生的问题作为下一次作文教学的内容。所谓“下水”,即老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或共同修改,以身示范来激励学生的写作活动。通过“跟踪”和“下水”,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由学生学的结果直接决定老师教的内容,由老师教的内容也成为学生学的一部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关键词】跟踪下水作文教与学

作文教学不同于语文学科其他知识的教学,有其特殊性。从教学内容上看,作文教学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教学;从受教主体看,作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主观性极强、充满个性的学生;从言语生成的过程看,写作是写作的主体与自我的对话,而这个“自我”,是作文教学面对的千差万别不同个性的学生。虽然作文教学中,也有陈述性、程序性等知识,但更多的是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独特的个性化感受。

因而,作文教学既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更要最大限度的因人而为,因势而发。就如同种田,要种出一季庄稼,是一个时时跟进的过程,从翻地、育秧、播种到此后根据庄稼的长势不同,出现病虫害的情况不同,当年雨水晴热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种制宜,既要遵循农时的一般规律,也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一、跟踪与下水设想的缘起

这是一次偶然而起的尝试,一路做下来,庆幸也有所心得,有所收获。

我是中途接了两个班,第一天摆在我面前的是代课老师留下的两大叠未改完的作文于是我想,既然已经布置了作文,那这半个学期的作文课索性从这篇作文开始吧。

以前的作文课,总是根据教材中写作板块的要求来进行写作教学,这些写作板块具有其科学性、逻辑性和合理性的,但因为学生写作水平不同,写作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同,每个专题训练总在匆匆中开始下一个专题,学生的实际问题往往得不到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布置的写作练习及其反馈,直接生成下一次的作文教学内容,即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由学生自身来生成,或者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体会、问题与困惑、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来决定,这将会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具有随意性和瞬时性的、连续而又不可复制的、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也许正是我采取“跟踪”的缘由吧。

至于“下水”,我一直认为是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以真心换真心的做法,再加之我现在要“跟踪”学生的问题,试图解决学生的问题,“下水”更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示范。

二、“跟踪”与“下水”的具体流程

面对着学生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清明随感》,我边批改边记录下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结果发现,这一次作文练习最大的问题是内容单调雷同,立意肤浅。

“跟踪”之一,如何帮助学生让文章内容丰富,有自己的思想呢?我由此确定下一次作文指导的教学内容:如何通过联想和发散性思维,充盈文章内容,提升立意。

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作文指导,介绍展开联想的方法,有利于思维发散的角度和纬度,并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挖掘新意。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碰撞。从清明节的历史文化谈到现代人过节现状,从其他传统佳节到外国洋节;从死谈到生,从死的意义谈到生的价值,从屈原司马迁谈到海子史铁生到身边的人和事……学生越谈的多,思维越是被激发,学生的每一个好的想法,我都把它们记在黑板上,整整一黑板。然后我让学生再写《清明随感》同题作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话要说了,不但内容变丰满了,立意也积极有意义了,对比同题不同文,两者的进步,我和学生都收获了一份惊喜。

“跟踪”之二,在第二篇作文中,我发现,不少学生是有话可说了,但语言都过于生硬,文章缺少真挚的情感和属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话语。于是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拥有自己的“原滋原味”成为下一次的作文指导课的教学任务。

这时适逢期中考试,于是我就和学生同题,用“下水作文”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勇气。因为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说大话,说空话,首先老师要表现出说真话的勇气。期中分析试卷时,我在班级中首先大声朗读了我的“下水作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为关于“显与隐”的话题作文。我写了一篇叙写我真实的生活感悟的文章,题为“大爱无象”,是我对自己父母相濡以沫的感情的一种理解,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读完以后,我说:“这是老师的父母的故事,他(她)们不可能是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不可能是与老师同时代的任何一人的父母,他(她)们只能是老师我的父母,因为在讲述他(她)们故事的时候,我倾注了我的情感,有我生活的烙印,他(她)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你们也有你们的生活,也有你们的情感,也有只属于你们的唯一的人和事,为什么不用你们手中的笔,把她们写出来的,而要去挖空心思的编造呢?”然后我谦虚地听取了学生的评价。当学生们用她们炙热的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我可能正在用我的“真情”换来学生作文中的“真情”。接下来的作文练习中,学生果然受到我的感染,很多同学还写了这次期中考的同题作文,但写出了不少真正属于她们的文字,这些文字有的记录了他们的学习悲喜,有的抒发着他们家庭生活的感慨,总之,是一个高中生的话语,不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人。

“跟踪“之三,看着这些学生的作品,我很有感触,同时我也发现虽然有的学生写了自己深有感触的事情,有的事情甚至可以是回催人泪下的,但我在他们的字里行间却很少有打动我的。为什么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字却少有能打动人的呢?于是我把下一次的作文指导定位为:作文修改,通过细节描写来升格作文,把学生要表现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先用一节课具体介绍细节描写的名义、作用、目的、写法和注意的地方等知识。让学生欣赏了龙应台的《目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名家的精彩片段。

为了给学生更好的示范,我还和学生一起点评学生习作中的细节描写,课堂很快互动起来。

如:茅佳晨同学:2011年2月14日,早在爸爸下班之前,妈妈就不止一次地问我:“你说爸爸会不会买花回来呢?哎!尽喜欢乱搞浪漫,乱花钱!”说完脸上不自觉地浮上一圈红晕。……晚上,爸爸准时捧着一束玫瑰进了门,妈妈一边埋怨一边将花早已准备好的花瓶中。 点评:母亲期待而又不想让人察觉,内心喜悦而又故作不满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形象。

倩同学: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肆意享受的那份清凉,是欧贝儿在给我扇扇子。我转头怔怔地看着你,你的额头依旧还有汗水,额前的碎发贴在你的皮肤上,你调皮的向我一笑。那一刻,所有的热意全无,我就这么看了你很久很久……点评:能抓住人物的一颦一笑,并结合自我感触,细节刻画使俏皮的形象、真挚的情感跃然纸上。

单丽娜同学:吃饭的时候,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往我的碗里夹菜,间或地冒出几句“多吃吃青菜,饭不够自己添”……我怀着较为纳闷的心情好不容易吃完了这顿晚餐。晚上妈妈的话少之又少,轻轻的推开房间,张合着嘴巴好像要说什么,却说了一句:早点睡,又悄悄地出去了。点评:母亲沉默了,但母亲的一举一动承载了她深深的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互相之间的点评,让不少学生意犹未尽,我就提议,让我们一起修改,于是当堂和学生一起修改学生作文片断,一起交流讨论,让学生逐渐领略细节描写赋予作文的神奇魅力。以下是几段作文修改的成果:

修改前:外面的天气很冷,风呼呼地刮着。我披着爸爸的外套,和妈妈撑着雨伞在雨中走。妈妈总是把雨伞往我这边撑,我说:“妈妈,你那边快淋湿了,不要撑过来了。”妈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的。”我的眼眶湿润了。到了医院,看见妈妈的那一边都淋湿了,我感到很难过。

修改后:外面的天气很冷,风呼呼地刮着。妈妈一把抓过爸爸的一件外套,扣在我身上,一边撑开雨伞,搂住我冲入雨中。高烧的我视线变得朦朦胧胧,连母亲的身影也变得迷离了,只有周遭的雨水包围着我,周遭的黑暗包围着我,周遭的寒冷包围着我,零星的路灯光在漫天的雨水中让整个夜更迷离。黑暗中我无力地蜷缩着,唯一支撑着我的身体的是妈妈搂着我的手,妈妈的手瘦弱但却如此有力,如此温暖,与其说是我和妈妈走在雨中,不如说是妈妈裹挟着我在雨中移动。我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妈妈的臂膀,湿的。“妈妈,你快淋湿了。”黑暗中是妈妈模糊的笑容和温润的气息:“没关系的。”我哽咽了,低下头去,让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到了医院,妈妈的一侧已经全湿了,我难过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修改的目的:人发烧了以后,各种感觉都会发生变化,视觉会变得模糊,造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而听觉、触觉会变得敏锐起来,于是母亲的体温、力量、话语等等,都会变得异常的清晰深刻,由此去感受到的母亲也会变的不同寻常。一个被写过几百次的场景经过修改,变得更贴近人了。

修改前:(太姥姥)她一直十分疼爱着自己的子女们,在外婆出门没回来的时候,她早早的做好饭菜等待着外婆的回来,她们并不是亲的女儿,但待外婆如同亲的女儿一样亲。眼看着慈祥的老人躺在床前,合上了双眼,合上了早已没有牙齿的嘴,慈祥充满她的身体。

修改后:太姥姥一直十分疼爱着她的子女们,尽管我的外婆并非她的亲儿女。在外婆外出晚归的日子里,她总是早早做好饭菜等待外婆回来。艰苦的岁月中,她把仅有的一两样菜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简陋的桌子上,饭菜的香味便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于是她便满足地站在门口,眺望着她的儿女们归来的身影。当夕阳最后一抹余辉斜射进小屋,倚在门口的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与氤氲在屋内的饭菜的热气构成儿女们爱的归宿。现在,她就躺在眼前,静静地,和她的儿女们在一起,她的手不必再操劳了,眼睛也不必再眺望归途了,大半个世纪过后,她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此刻慈祥充满她的身体。

修改的目的:写一个活过大半个世纪的老人,我们不可能亲眼看到她的所作所为,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用文字去表达她的一生。通过他人的传诵和自己对于那个时代和这个家庭的了解,经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同样可以选取一个典型场景来描绘,表达我们对于她的尊敬。夕阳中门边等待的影子是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

三、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和思考

在这次“跟踪”与“下水”的作文指导过程中,我有着许多困惑和思考。

第一,因为每一次的作文指导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前一次学生作文练习中的发现的问题而设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作文训练不系统,没有层级性,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担心。怀着这种忧虑,我试图找到一些教学理论为自己壮胆气。我找到余文森老师得出的一条“以学定教”的规律作为我了理论支撑。后教之教,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开放性的特征。回顾我的作文指导,虽具有无序和随意性,但其内容也涉及到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写作中对内容、情感、描写等重要的指导,也符合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作文的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形象丰满、文句有表现力。最终要的是,一部分学生确实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一篇自己较满意的文章、修改好一篇文章。我认为,只要抓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就能逐渐达到无序与有序的统一。

第二,教师亲身示范、写作“下水”作文的重要影响。起初我总是担心,自己也已疏于练笔很久,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也增加了自己的工作压力,更何况,学生会怎样看待老师的作文呢?老师的作文也许还不如几个班里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会不会反会引来学生对我的质疑呢,总之顾虑重重。但当跨出第一步后,看到情况远没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并由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我充满了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双方有了平等的交流平台,而不是以前的一个写、一个评。其次,在教师自己写作的时候,更能亲身去体会写作中的种种困难,发现写作时的种种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写作时会遇到,老师写作时同样会遇到。只有教师“下水”写作,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疑学生之所疑,感学生之所感。而且教师“下水”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完整的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个片段,也可以修改作文片段等。

四、小结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写作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跟踪”式作文教学模式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我的这次作文教学实践在持续了大半个学期后结束了,其中有收获有不足,但无论怎样,这次尝试都将为我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