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中望月,月在柳梢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中望月,月在柳梢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改如涅的凤凰,展现出美好的生命,又如雨后春笋般生机盎然。在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是一个流程,它像一条河,时而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时而峰回路转,润物无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通常是教师风采的展现,是教师能否驶向成功彼岸的标志。于是教师就竭尽全力的在公开课上下功夫。

因此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面繁荣景象。这边刚倡导“自主合作”,课堂上就刮起了合作风;那边刚鼓励多媒体教学,全国便铺开了课件花……为了使课堂动起来,各种形式的表演都出现了,老师除了使用多媒体外,还让学生分别讨论,扮演角色,编课本剧,扮演小记者等,搞得像唱大戏似的。可谓不拘一格,煞费苦心,看似热热闹闹,效果奇佳,果真如此吗?

笔者常和同仁聊起公开课,感慨万千,觉得公开课如雾里看花,看着很美,实在缥缈;又如水中望月,好似真切,实在华而不实。正如张庆老师所言:课堂热热闹闹,活是活了,但却上得“飘”了”。语文的积累、感悟、运用不到位,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把语文的本体给淹没了。看来众声喧哗的繁荣背后,恰恰隐藏着教育的困境。这种研究课堂的模式,放弃的恰是内在品性的塑造!与语文中的素质教育更是背道而驰!

笔者也曾参加过公开课大赛,教学中势必要使用多媒体。那时我刚从偏远的农村到这儿来,对电脑操作知之甚少,更别说制课件了。可是当时参赛选手几乎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课件,我自然也不甘落后,费劲周折请来了上大学的表妹帮忙,折腾了几个夜晚,通过搜索、整合,一个课件终于出炉了,然后用语言将这些贯穿起来,总算大功告成。现在回忆起所讲内容,脑中空白一片。当时似乎并没有潜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只求创新,教学中也受课件牵制。从流程上讲教学内容是完成了,其实却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更谈何教学目标的实现。我的学生也曾参加过一些公开课,面对多媒体课件他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但听过的课往往需要返工重上,补充很多内容,学生才能掌握相关知识。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或过多的表演固然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但在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下,过多的信息量及内容切换频率的增加就不可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可能让学生挖掘深层次的知识。这种“电灌”的公开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更累了,思维也没有了,灵性也消失了。学生知识技能无法掌握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无怪乎大家公认公开课是水中望月,华而不实。

公开课的现状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应该是“研讨课”,应该让大家来评头论足,因为它是“样本”课而不是“样板”课。但大家照此仿效,最后的结果是你假我更假,为了一时的“模范”,只好牺牲学生了。让人喜的是公开课可以展示你的某些精彩方面,如语文老师的朗读能力,数学老师的口头归纳能力等。我们要明白:模式、程序、环节等很重要,但绝不能为其束缚,跳出公开课,不在浮华上点缀,用学生的眼光去感悟,用扎实的知识和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

因此,执教者要搞好公开课,决不能只在“脸面”上做文章。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对于我们来说刚好相反,我们是“用兵千日,养兵一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用一生去准备这节课,而对这个课题的现场准备只用了15分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上好一节公开课,首先要精心备课,毕竟每一节公开课我们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学生,必将生成不同的风格,构成一幅幅别具特色的画卷。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其次,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网络,要有机结合。无论是哪种公开课,主讲教师或为名或为利,都可能放弃最有效的常态方式。如语文课中的字词教学,这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可是,它是难有新意的,因此,很少有公开课会关注这一领域。比如,一支粉笔就能板书清楚的知识点,可能会为了现代化硬要用上电子课件。再比如,教师适宜用讲解方式传授的东西,可能会为了合于新理念而组织学生讨论。公开课可能为了展示教师而追求花样。既然要公开展示,那么,主讲教师一般都会希望展示自己的实力,因此,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自然地放在次要的位置。比如,善于朗诵的会多用朗诵,善于唱歌的就希望能用上唱歌,善于写作的就会想着尽量写上一点,善于使用电脑的当然要往电子课件音画上靠了。我希望公开课不要再给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了,否则会剪不断,理还乱。教学中,要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公开课上,如能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某个环节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效果,反而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灵动性,充满活力。同样,传统的东西有落后的成分但更不乏精典的内容,我们不能说课改了,就一味否定传统教育,孔子几千年来的教学理念依然为今人采纳,可见,精华是不会随岁月而流逝,无论何时都会熠熠夺目。我们要善于汲取优秀的经验,古为今用。实际上教学中二者如能结合得自然、顺畅、恰到好处,就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就如行云流水,如春风化雨,如清茶一杯,色淡味正,余香无穷。

最后,教师的知识与人格在教学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种专业的知识都有相通之处,可以互为补充,上好公开课,还靠平时知识的积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博览群书,尽量做到博学强识,一个爱阅读的人,才会懂得生活,而一个有书卷气的教师,一定会是学生的贴心人,教学的领头雁。要知道,只有平时的养之有素才会换来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总之,公开课课堂不是一出按照已经定稿的剧本上演的“课本剧”,它是一部一直处于自我动态发展之中的始终充满悬念和不断产生喜悦的“教育诗”。由此可见,杜绝一切虚饰,没有“彩排”的课才能成为好课;心里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充满激情智慧、充满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课才是好课。好课不刻意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