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客观判断我院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收录出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COPD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着重使用了抗菌性的药物,进行药物统计分析时,其中三种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四种药物符合要求。在治疗过程中有67例患者更换了药物以及治疗方案。结论本院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菌用药;合理用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会增加肺部和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自然会使患者全身不适。患病人数多,死亡率也较高,其中老年患者居多[1]。患此病后,会对生活造成很多严重的影响。发作后,患者的症状与之前相比会有所减轻,但是肺功能仍然继续减弱。患此病还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再加上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利的因素会使此病反复发作。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心肺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居多,所以要注意老年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一些器官功能的衰退,应注意药品的用量[2]。故本院就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其合理用药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呼吸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根据2007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来进行诊治的COPD病患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案等。期间我院共有158例病患,女性62例,男性96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为(70.3±6.5)。

1.2研究方法统计各病患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史、过敏史、家庭住址等。统计检验结果,包括血常规检查情况、肺功能检查以及痰培养+药敏检查。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药途径单次药剂量、每天的用药次数等。

1.3判断方法运用世界WHO组织推出的分析方法,药物使用则应用动态客观指标为DDD(限定日剂量),药品使用频度以用药人次数(DDDs)为判定标准,DUI(药物利用指数)作为判断和评价药品的使用是否合理,DUI≤1为合理。计算公式为,DDDs=总用药量/DDD值,(DDD值以我院药品的使用说明为准);DUI=DDDs/总用药天数。

2结果

2.1治疗后基本情况一共有158例患者,其中79.7%(126例)好转,未好转的有7.0%(11例),13.3%(21例)死亡。

4讨论

根据我国2007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祛痰、止咳等治疗,采用中医疗法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与我院采用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由细菌引起的,目前位居死亡原因第四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的问题所以在治疗该病时,在加重期治疗时将重点使用抗生素。当患者病情加重、咳嗽时伴有痰量增多,呼吸困难时,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尽快进行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3]。必须要在诊断为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菌药物,痰液是下呼吸道的分泌物,能真实的反应感染的细菌,提高痰培养准确性十分重要[4]。故在对于患者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及用量时,应该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主要依据,可以尽快的找到最适合的治疗药物。进行用药分析可以从客观角度判断和考察该药物的利用情况,避免用药不当及过度的问题,应严格掌握剂量,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院就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的用量与用法基本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属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足,其中即包括药物剂量的过度或不足、没有及时更换治疗方案等。当效果不佳时,临床医生应及时更换给药方案,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减少费用等。要使用安全、适用、经济、适合患者适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140.

[2]陈小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1,25(9):537.

[3]潘理平,谢学渊,张沂,等.用DDDs分析住院药房抗生素药物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7,23(02):135-138.

[4]李蕾,纵瑞美.痰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