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绩效水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绩效水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摘要】

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单位管理层的重视,加强绩效管理有利于员工明确使命和责任,使得广大员工自觉把精力聚焦到事业上,不断推动企事业单位建设科学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优胜劣汰;考核

绩效就是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是一个经济学、管理学概念,有别于以前对工作成绩的考核单纯认为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当作工作成绩的观念。在企事业单位绩效中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能够激励每一个人尽好岗位之责,切实做到有位还要有为,从而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1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绩效的重大意义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企事业单位高度稳定和高效创收的有效办法。在绩效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仅是一种量才的手段,更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业绩与单位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而且能够使个人与集体利益和责任保持一致;不仅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赢得最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企事业单位生产力。

1.2 促进企事业单位质量建设的重要保证

走质量为先的发展之路仍是企事业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人才是第一要素。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激起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信息的分析,帮助大家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大家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使人才建设进一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实现人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3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对员工实行绩效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绩效管理不是在员工身上挑刺,重在帮助员工发现自身优势和待开发的潜能,为他们今后的培训和努力指明方向。这不仅是员工寻求满足感的需要,更是他们希望通过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来提高其发展的机会。

1.4 企事业单位领导选才用人的重要依据

单位选拔德才兼备的技能型员工,实现选人用人上的公平公正,一直是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敏感问题,也是员工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崭新理念,通过对员工工作能力进行量化,对不同岗位上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科学的比较,识别所属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甄别高绩效和低绩效员工,为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人力资源规划影响企事业单位绩效

通过合理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和调配规划,可以让员工更快地找到自己最为合适的位置,从而自觉的发挥个人更大的潜能。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各单位处于动态竞争环境之中,各企事业单位机构极力扩张,致使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这就需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才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顺利开展。

2.2 招聘甄选影响企事业单位绩效

企事业单位获得人力资源的关键手段,就是单位人才招聘甄选。在很大程度上,招聘甄选对于单位绩效有着多个方面的影响。影响之一就是可以提高生产率。企事业单位识别并雇佣了最为合适的员工,该单位的生产率就会大大提高;影响之二是可以带来满意的客户。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客户满意的最重要因素,选择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员工,最终带来的是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影响之三是减少培训成本。准确的挑选程序能帮助单位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对某些培训的需要,大大减少培训成本。

2.3 培训开发影响企事业单位绩效

即使招聘到了合格的员工,但也保证不了该员工就能完全胜任分配的任何工作,一个单位的培训和开发实践能够通过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减少员工流动来实现提升绩效的目的。培训开发能够提升员工能力。通过改变初步合格员工的基础知识、态度和技能,从而改变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更好的客户满意度;并且通过向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会感受到单位对自己的重视,能够增强员工对单位的承诺感,对长期财务绩效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2.4 薪酬激励影响企事业单位绩效

从财务分析角度看,企事业单位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薪酬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绩效有着长远的影响。一方面,建立利润分享机制,将管理人员与业绩水平、技术人员工资与技术能力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从而产生较高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薪酬不光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和让大家获得物质生活需要的手段,还能满足自我和自尊的需要,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减少员工流动的作用。

3 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绩效指导的最大作用

3.1 坚持优胜劣汰,对选拔聘用和收人分配进行动态管理

将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竞争法则引入企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领域,就是要让客观标准在选人用人过程起基础性作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人选人”为“标准选人”。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拓宽“上”的渠道,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公布任职条件和任期目标,通过公开报名、考试答辩、群众评议、组织考察、党委审定产生人选。然后按规定程序予以委(聘)任;在实行任期制、试用制的基础上,建立末位淘汰制,疏通“下”的渠道。对综合考核处于末位的,实行警告整改或严重者辞退,以竞争的方式建立退出机制;紧紧围绕扩大民主这个重点,坚持民主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一系列制度,体现选任的动态原则;建立动态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人与业绩挂钩,让竞争来优化人员配置,调整人才资源的存量结构。

3.2 坚持发展的观点,完善动态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考核体系

(1)科学设计注重实绩的考核标准。不仅要看其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发展方针的态度如何,更要看实际贯彻执行的成果如何,即将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设置各类各岗人员履行职责的实绩标准。由于不同类别、岗位、层次人员的职责性质和工作难易程度不同,在实绩标准设置过程中要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对每个岗位上的人员从专业素质、组织领导、完成任务、群众威信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标准。

(2)协调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方法。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在考核的基本要素上,可设置基本学历、任职经历、专业培训经历、专项考核成绩等具体指标;在工作实绩上,可把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和急难险重任务等情况列为量化指标;在群众的公认度上,可把民主评议的得票率作为量化指标,等等,达到项目标准的定性和定量互补,避免“数字出成绩”的现象。

(3)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考核的目的和积极作用在于对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的运用摆到重要位置。一方面是要将考核结果与广大员工职务和薪酬的升降、调整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另一方面是将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起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不断完善多元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巡视制度和检查通报等制度,强化上级组织监督;实行员工识别评价、决定、监督三权分离,形成用人上相互制衡关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领导班子在用人上的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健全选任员工通报制度、听证制度、群众质询制度、举报制度,强化群众监督;要不断完善全程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领导干部选任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选任工作全程监督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估制度;要不断完善刚性化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各项监督制度逐步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罚则明确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促进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法治化。

(4)主动适应动态管理要求,建立员工动态管理信息库。现有的员工管理数据库,大多是静态反映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情况,主要实现统计汇总和查询功能,难以适应员工动态管理的要求。动态管理信息库除了应包括广大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务、工资等基本情况外,还应该包括员工的兴趣、爱好、奖惩、培训、业绩、考察材料、接受监督等多种情况,并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补充。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动态库,全息展现员工素质、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变化,全面反映员工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1]刘秀华,《加强绩效考核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中国商贸》,2010年23期

[2]张彦宏,《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30期

[3]王智建,《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讨》,《管理观察》,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