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它们是二、三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后推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它们是二、三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后推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宝洁能够大军压境三线市场,把中国日化军团几乎赶尽杀绝?

而对于二、三线的消费者来说,他的需求停留在宝马、奔驰“档次需求”上,“个性需求”还没有,否则他买了偏门车,周围的人都不认得,也就成了“锦衣夜行”,岂不白买了?

过去看起来泾渭分明的地盘,现在开始逐渐融合,在二、三线市场激烈交锋了。

这种激烈交锋的背后,是几大驱动力量的交织,有些力量还将不断扩大并直接左右着营销走势。

几大业态巨头联手推动

商业地产逼迫

现阶段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品牌的利润基本让渡给商业地产了。只有为数不多、居于顶端的一些品牌,有能力与商业地产博弈,如百丽等。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不能走到“云端”的品牌,利润空间只能从二、三线市场攫取。

不仅如此,现在商业地产一窝蜂涌向二、三线城市。如果不提前到二、三线城市布局,当那里的商业地产开始大规模侵蚀品牌零售终端的利润之时再进入,将为时已晚。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主要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总量约为1500万平方米。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大幅攀升至2500万平方米,预计在2014年会翻番至4600万平方米。届时中国零售物业总量的三分之二将在一线城市以外。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区域垄断型经销商催化

此外,垄断型的地方性商业资本,在各大品牌进入二、三线市场厮杀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各个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中,如银川、兰州、福州、厦门、九江等等,都存在一个或若干个垄断当地品牌资源和优质终端资源的品牌商,它们往往着几个到几十个品牌,在当地居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现象甚至在内蒙古临河这样的四线城市都出现了。

这些商业资本为了垄断优质品牌,积极主动将有实力、有潜力、尚未将触角伸到当地的品牌纳入怀中,从而实现“共赢”。这股力量在二、三线城市品牌大战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已经是常态。

大型连锁商业俯冲

同时,与地方商业资本并肩而入的,还有大型连锁商业,如王府井、银座、兴隆百货等等,它们提供优质终端资源,地方商业资本垄断优质终端资源,而品牌运营企业则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上跑马圈地。来得晚的,或者实力不够的,只能任其宰割。

在这三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二、三线市场的商业形态升级速度非常快。仅从店面的装修情况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二、三线城市主要商场、主要商业街的店面,近三年几乎被翻新了一遍,而且新一轮装修升级已经开始。

这背后的推手不言而喻。

市场变了

国际经济中心的转移

这个速度有点快,以至于我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其中有一些非常规因素加速了这种转移的速度:日本的地震、海啸、核泄漏导致日本消费疲软,加之欧债危机带来的欧洲消费的疲软,使很多国际品牌提前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

由此,中国一线城市的品牌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在一线已经站稳脚跟的国际品牌,毫无疑问要开拓新的市场,以求增长。

它们的这种策略,也有着十足的根据: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使二、三线城市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而且其爆发的消费能力在未来几年中可能发生质的飞跃。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8%快速提升到70%左右,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的贡献。

大品牌的胃口:速度+新增长点

以优衣库为例,目前其在中国约有65家门店,未来10年内它计划将中国的门店数量扩大至1000家。LV、H&M等,都有在二、三线城市大手笔布局的计划。

这里有个经验性的数据:中心城市的一线商圈,大概有40%以上的销售额是由其辐射范围内的城市的消费者贡献的。而随着一线城市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寻找新的利润高地是必然选择。

同时,很多品牌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线城市的店面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甚至是亏损的,而实际盈利的店面大部分在二、三线城市。这种现实也促使很多品牌转战二、三线城市的市场。

区域市场变了

过去买奢侈品、买品牌,习惯于到大城市、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出于对大城市的向往,另一方面因为二、三线市场的商业不够发达,假货比真货还多。

比如东南沿海的一些二、三线城市,相当一部分所谓品牌专卖店里的物件,过去都是“伪而不劣”的产品。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观,消费者在本地购买的意愿日趋强烈。

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部分二、三线城市在本地消费品牌产品的意愿已经超过40%,这将导致至少有16%的原本属于中心城市的消费份额将直接被分流。如果考虑到未来几年二、三线市场在全国零售总额中比重的变化,以及二、三线市场运营成本,则进入二、三线市场几乎是不可阻挡的决策。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二、三线市场战略是未来中国品牌帝国的必修课,在这个必修课中,几个玩家是必须考虑的:品牌运营商,商业地产资本,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区域性垄断性商业资本。掌握了这把钥匙,就掌握了二、三线竞争的主线。

与地方商业资本并肩而入的,还有大型连锁商业,它们提供优质终端资源,地方商业资本垄断优质终端资源,而品牌运营企业则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上跑马圈地。来得晚的,或者实力不够的,只能任其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