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读文本,体验情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读文本,体验情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充分地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材;钻研文本;感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用词精美,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儿童喜读乐诵,便于学国的语言文字。但由于学生阅历和能力的限制以及课文内容的差异,课文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读起课文来喜不见笑意,悲不见颤音。因此,教师要在读中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钻研文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一、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理解,让学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言文字熏陶。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应抓住文本中传神的词句仔细品析,想象作者的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并且仔细推敲揣摩,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感悟重点词句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

如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呢?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总结出“简朴”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的:(1)办公室陈设简单(2)夜宵简单。而“劳苦”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大、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时间长。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一位泱泱大国的总理,吃的、住的却是如此的简单,但是总理这种简朴、劳苦的精神让我们感到非常不简单,激发了学生对的敬佩之情,学生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场景。这样,通过品词析句,体验情感,提高了理解词句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二、充分朗读,感悟情感

文本中的灵魂是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文本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语言句子间的。朗读是学生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金钥匙。朗读是小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功,又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比如,就如何通过朗读感悟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救助车夫”这一片断的思想内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请同学们自由读,用波浪线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画出来。

生1:文中“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一句话让我最有感触,这说明爸爸和伯父和关心那个车夫。那个时代的车夫受人歧视,而爸爸和伯父却是那么关心他。

师:这句话是直接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车夫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品味。让我们一边读,一边看看课文的插图,想想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生:半跪着。

师:什么样的跪叫“半跪”?(请同学示范动作)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身体变得很低了,而且比较难受。

师:再细细品读一下这段话。(生品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从这段话中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先生就这样跪了好长一段时间。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悟到的?

生:“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生:“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因为周晔都觉得冷了,伯父应该更冷。

生:“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半跪在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面前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你觉得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鲁迅先生对人民的关爱。

生: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师: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那份爱再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作品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善于精心捕捉文中“情感焦点”,充分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那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自然就会真情流露。

三、展开想象,启迪情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常常还有一些意思没有直接说出来,而这些深层次的信息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获得。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课文内容,充分挖掘发挥想象力的因素,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充满创造性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体验是丰富的,是深入的。

在学习《彩色的翅膀》第13段时,我先让学生仔细朗读这一段,并且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问道:“读这段话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生:战士们吃西瓜时非常小心翼翼,这说明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西瓜。

生:我仿佛看到战士们围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样子。这是战士们好不容易种出的西瓜,每个战士都爱怜地看着,舍不得吃。

……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想想战士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情景?

生:他们眼前会出现第一次种瓜失败的情景。

生:那场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的情景会闪现在战士们的眼前。

生:他们想起了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的情景。

师:想着这些,让我们再来看战士尝瓜的情景。请大家第三次朗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战士们珍爱自己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捏起”、“端详”、“闻”和“咬”等一连串的动词,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以前种瓜的情景。学生在想象中不但体会到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甚至把战士在尝瓜时想到的话也表达出来了,情感不光产生了共鸣,还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时时不忘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了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充分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