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拒绝教育惰性,建设智慧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拒绝教育惰性,建设智慧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聪明“远逝”,学生为何不爱动脑筋?

读过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先生的《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从文中知道,引发田慧生先生对智慧教育和智慧型教师呼唤的,是这样一件事:

某实验小学刚加入田慧生先生主持的活动教学课题研究,为把课题前期的研讨引向深入,学校课题组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然后让一名数学特级教师对在低、中、高三个年段随机抽取的各20名学生进行测试。题目是这样的: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还有1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

这件事深深震撼了田慧生先生!

他困惑:长久以来我们热切期盼的课堂教学生机和活力为何迟迟不能激发出来?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为何总是得不到释放,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销蚀、磨灭?

坦率说,我们身处教育一线,每天在课堂里跌打滚爬,又何尝没有见过田慧生先生说的那种现象,何尝没有产生过田慧生先生那样的困惑呢?下面这些情景,相信大家屡见不鲜:

比如,像“选择正确的答案打‘√’”这类题目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可是总有一些学生还要问你:“老师,错误的答案要不要打‘×’呀?”

比如,发到作业本或试卷以后自觉订正应该成为习惯,完全无须多问,可是总有一些学生还要问你:“老师,要不要订正错题呀?”

比如,你要求学生回家预习课本某页,将会做的题目做出来,可是总有一些学生还要问你:“老师,不会做的要不要做呀?”

再比如,你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练笔,题材内容可以任意自选,可总有一些学生还要问你:“老师,可不可以写××××内容呀?”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老师们相互交流起这些问题时,就会心烦地说:“这些孩子,一步不到一步不了!”或者气恼地问:现在的孩子,学习、做事还动不动脑筋呀?

事实证明,田慧生先生的困惑,其实也是我们早已有之的困惑;随着年级的递升、教育时间的增加、知识量的扩大,学生好奇心、想像力、创造力逐渐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逐渐淡漠,对教师、书本的依赖、盲从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其实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总是会不假思索地将埋怨的眼神投向学生,或者把指责的言语送给学生;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应该受到埋怨和指责的真是我们的学生吗?

可爱的孩子呀,你为何总不爱动脑筋,让聪明远你而去?

主体“缺位”,只因教师教学缺智慧

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聪明?

我想起了严华银老师说过的一件事:

有一次严老师到学校调研,听了某老师执教的《阿Q正传》。

教学开始了。只听教者说:“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阿Q正传》,请大家打开教辅用书××页,先做1―8题。”一看,这8题是什么呢――看拼音填词语、加点字解释、完成成语之类。大约10分钟后,差不多都做完了,教者开始讲解这些题目,学生主动核对答案,不时举手以示正确,教者则不时表扬“哎,不错”。严老师以为下面该学习课文了,谁知,教者又说“好,接下去做9―12题……

就这样,一堂课上完,还没有去碰课文。严老师把教辅用书拿来,问他:你下面还想干什么呢?这位教者说:“接着做13―15题呗。”严老师仔细看了13―15题,里面有一点涉及课文中的语段。

课后严老师问:“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知道呀――这是鲁迅的作品呗。”

“你知道鲁迅是谁吗?称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是中国文化的神,你知道吗?神的作品你就这样教,你知不知道这是在亵渎神?这件事你都敢做,也够勇敢!换做我,你借我一百个胆,我也不敢这样教。”

无独有偶。在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学校管理综合评估中,我也经常在一些学校亲见类似的情形:

一天,我随评估组一早到了某校。尚未正式上课,学生正利用早到的一、二十分钟时间抓紧学习――通常都用来晨读。我便先转转教室想看看常规。转过六年级教室时,发现几个语文教师在班,但并不是在指导读书,而是在讲课。讲什么呢?我边听老师讲话,便从窗口看进去,只见同学们桌前摊着一张16开的讲义,再细看,哦,是一张相当于“课课练”的单课训练题,上面有相当大的篇幅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那些所谓的课文内容,并不是要求背诵积累的经典语段,也不是需要体味感悟的俗语警句,而是诸如填写词句“深刻含义”、“思想感情”、“表达作用”之类,老师或站在讲台前,或转到课桌间,就是在讲“标准”答案,就是在纠正“错误”答案。凭经验和直觉,我确信老师所讲的“标准”答案无非来自于教师用书或备课手册。

上述案例让我们看到的是语文教学状况,其余学科也不是没有问题:

科学教学,是不是有实验操作内容没有时间让学生去实践,却要学生死记硬背实验操作的步骤要领借以应付考试呢?数学教学,是不是有淡化、弱化问题的思考探究过程,却特别地强化题型题式和解题“套路”而“以不变应万变”呢?

这是怎样的教学?无须细想,我们便能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一切都是针对试题,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这样的教学,“结果”吞噬了“过程”,“定式”取代了“变式”,“静态”挤兑了“动态”,“标准”掩盖了“例外”!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了,自主探究的空间被强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被剥夺了,敢于求异的勇气被扼杀了,善于创新的灵气被扑灭了!

田慧生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的教学是缺乏智慧的教学,而“奉献”这样的教学的教师则是缺乏智慧素质的教师;置身这样的教学,谁指望学生能聪明起来,不是痴人说梦又是什么?

这种“简单”,仅仅是教学现象吗

古有“大道至简”之说,意为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可以一言以蔽之。然而笔者坚信:未经云遮雾罩的探究,难有大道之知;没有山重水复的思辨,何来至简之悟?

学习语文,不经历语言文字的知觉与感悟,怎能体味语言之美、意蕴之妙?学习数学,不经历原理定律的追溯和还原,怎能认识数学的原型、规律的本真?学习科学,不经历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怎能发现事物的奥秘、掌握探究的本领?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似乎习惯了把既成结论“交给”学生,把“标准”答案送给学生,其间少走了不少“岔道”,免去了诸多“麻烦”;我们甚至可能窃喜:在“戴着镣铐跳舞”的窘境中,我们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节省了教学时间,实在不失为“高效”“高明”之举!

也许,稍有良知的老师,一番自诩之后只要稍作反省,便不得不坦承:这样所谓的“简单”,不惜将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灌输和接受,抹煞了探究对于知识形成的价值;把教育衍变成技术的传递和规训,遮蔽了实践与经验建构的联系,从而将学习的主体屏退于学习过程之外,使学生的生命沦为自己完成教育过程的工具,何由堪称“大道至简”的境界?这样的“简单”实在不过是对自己惰性的教学行为的自圆其说或自我开脱罢了。

然而,笔者想郑重指出的是:时下,对于这样“简单”化的教学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教师的一种惰性教学现象,而应该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它。何以这样认为?请看去年10月贺雪峰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可怕的“备课靠百度”――教师沦为“知识小贩”》,开篇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教师告诉我:前不久他们学校的局域网因技术故障瘫痪了几天,学校网络管理员就受到了老师们的同声讨伐,原因是网络不通,老师们就无法正常备课。原来该校80%以上的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备课靠百度”的日子,上不了网让他们手足无措。

我很吃惊,询问了身边的教师朋友,发现大多数教师写教案就等于“复制+粘贴+打印”,制作课件就等于下载课件或组合课件,集体备课等于分工搜索下载,并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我隐隐感到,“备课靠百度”正把学校教育拖入一个可怕的深渊。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简单”化;在贺雪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工作过程的“简单”化。贺雪峰看到老师“备课靠百度”“很吃惊”,而我看到贺雪峰先生的文章却不单是吃惊,而是多了一份沉重,一份带着深深忧虑的沉重!因为这“备课靠百度”的现象不只是贺雪峰先生所见的一所学校存在,我敢断言:目前只要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并且,凡具备网络条件的学校,80%的教师“备课靠百度”可能还是个保守的估计――换言之,这种工作状态,远不是简单的惰了,它已逐步蔓延为教师普遍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生活方式,已逐步凝结为教师潜意识中的价值取向,已逐步演变为学校教育中的强势“潜文化”。这种“潜文化”如果任其发展,其严重危害便是“把学校教育拖入一个可怕的深渊”。

拒绝“惰性”,建设学校的“智慧”文化

惰性的“简单”,与“大道”水火不容,也与真正的教育智慧南辕北辙。当这种惰性的“简单”成为教师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职业生活状态,成为一种“惰性”的“潜文化”,那么,学校将无法担当传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和民族核心文化的使命;教师与教育将沦为抑制甚至扼杀儿童少年生机与活力的帮凶;而学生则将沦为功利性文化和功利性教育的标准件甚至牺牲品。然而,这种惰性的“简单”因其没有逾越管理的“雷池”,也不曾违反制度的条文,学校对此往往是欲鞭之而无据、欲责之而无言。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潜滋暗长的“惰性”文化进一步消解学校健康文化的风险?我们以为:重要的不只在于完善周密的制度律条,因为纯粹的制度律条用之不当便有伤人格尊严;也不只在于加强各种业务培训,因为机械的业务培训能够关注到的只是教学策略、教学技术等浅表问题。我们应该作这样的深度思考:没有教育的智慧,何来学生的智慧?没有教师的智慧,何来教育的智慧?没有学校智慧的文化,何来教师的智慧?而智慧又是什么?智慧不只是具体的机敏和机智,不只是一般的灵机一动或急中生智。智慧是“真”,只有彻悟大道,才能超越“简单”;智慧是“善”,只有倾注情怀,才能摈弃惰性;智慧是“美”,只有独出心裁,才能拒绝平庸――智慧,是求真、向善、致美的大境界。

因此,要使学校从根本上走出“惰性”文化,就必须建设努力向上积极超越的学校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我们名之为“智慧文化――以智慧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即将“求真、向善、致美”的“智慧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作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灌注到学校的全面工作之中,重建充满智慧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重建充满智慧的环境文化,即修建校舍,完善设施,添置设备,设计景观,布置智慧墙面,开辟智慧长廊,开放智慧书屋,出刊智慧专栏,使校园随处都有智慧人物、智慧故事、智慧书籍、智慧警语,随处飘散智慧气息,让师生随时沐浴智慧的阳光,感受智慧的氛围,得到智慧的启迪,体味智慧的生活。重建充满智慧的制度文化,即在学校制度文本的拟订及制度条款的实施过程中,凸现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贯彻尊重人格、体察人情、凝聚人心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坚持典型示范,坚持全面激励,坚持纵向比照,让制度成为教师的心理内需,成为他们的价值标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潜能和工作热忱。重建充满智慧的行为文化,即以“智慧精神”引领传统活动建设、社团课程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一是全面规划学校的传统活动,整合并精心组织各种节日、庆典等,投入精力,展开过程,丰富形式,提高实效,变为传统,形成特色;二是扎实开展学校的社团课程活动,分年级与校级两个层次,开足课程,配齐导师,保证活动时间,扎实辅导过程,确保学有所得;三是深入进行学校的学科课程改革,依据学科特点,确立核心理念,进行有序探究,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优质高效课堂结构形态、教学策略体系、师生对话规范;重建充满智慧的精神文化,即将“求真、向善、致美”作为智慧的本质内涵,以不同的话语形式固化为校魂、校歌、学校精神、“一训三风”,作出富于诗意富于哲理富于感召力的解读,形成学校全体成员高度认同的经典图腾意象,并将这些文本的酝酿、提炼过程依托于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来展开,让学校全体成员在积极参与中逐步内化,逐步融化,逐步成为共同的信仰和理想。

我们相信:当我们汲取求真、向善、致美的文化滋养,当我们心怀求真、向善、致美的职业理想走进教育,我们便会感受到教育生活的无限乐趣,便会体验到职业人生的重要价值,便会自然而然远离惰性的“简单”,激发和发挥自身的智慧,开启和发展孩子的智慧,让学校焕发智慧的生机,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活力。

(吕建国,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