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笔者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地方特色与学校优势、基础教育与校本开发、教师与学生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立足点扎实,校本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立足点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自主选择的机会,是学生得以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村中小学在全国占有绝对的数量,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我国教育的未来。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的分管副校长,笔者感受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地区与学校的人文特色,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的保证。为适应时代要求与学校的长期发展,笔者把白塘中学作为实践基地,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进行认真的探索

立足点一:发挥地方人文特色,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知识+技能”。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拥有某种技能才能立足社会。莆田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笔者所在的涵江白塘更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白塘中学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众多可供教材开发的资源。随着白塘湖的开发,学校周边的人文优势更加凸现。如学校周边的陈桥家具专业村以传统的品牌扬名海外,具很强的地方特色;白塘湖周边的淡水养殖,特别是鳗鱼一体化饲养、加工己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以白塘湖为基地的鲜切花栽培,其产、供、销能力已辐射全国,市场占领东南亚、欧美。这些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经济实体,为白塘人民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周边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也有部分人从中发达致富。初中生是上述各经营群体的后备力量,于是,学校根据当地地域特色,开发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编订了诸如《木工基础》《花卉栽培》《鳗鱼养殖》等校本教材,同时,还邀请专家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经营理念。从此类校本知识传授中,学生增强了爱校、爱家的情感,初步掌握了传统产业的知识与技能。

立足点二:夯实基础教育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中指出:“在学校课程管理中,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时,不能随意提高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笔者认为,基础教育是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立足点,我们应当严格按照省颁的课程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缺一不可。

语文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事物的鉴赏能力,是百科之母,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数学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推理运算能力。英语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可以纵观世界风云变化,掌握科技发展进步的脉搏,起到“洋为中用”的重要作用。政治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遵纪守法的公德意识,应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科学真理的能力。历史、地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演变、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的兴趣,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体育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使他们克服困难,奋力拼搏。生理卫生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劳技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技能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美术、音乐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教育所要求的各科课程开足开齐,学透彻。没有基础教育作保障,校本教材便是无源之水。

立足点三:以人为本,教师与学生得以共同发展是课本教材开发价值所在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中指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1.校本教材的开发要立足教师,他们是校本教材开发与传授的直接参与者

在校本教材开发上,既选择教材,又选择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我们以《木工基础》、《花卉栽培》、《鳗鱼养殖》为突破口。在教师选择时,因材施用。学校的姚金森老师是市“盆景园艺”理事会会员之一,对花卉栽培、盆景设计、鲜切花搭配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造诣,为学校荣获“省绿化先进单位”立下汗马功劳。我们在《花卉栽培》教材编写与教学中,让姚金森老师挑起重担。学校的陈金水老师,生长于木工世家,在《木工基础》教学中,我们让他发挥专长,对学生言传身教。魏文雄老师对水产养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主动联系社区内鳗鱼养殖场、鳗鱼加工场、饲料生产工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本教材,掌握知识技能。

我们在校本教材开发中,能发动本校教师,让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既主动承担教材的编写,又对教材进行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反馈教材的不足,不断完善教材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教师的一技之长得以发挥,很大程度鼓舞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对白塘湖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与研究的李清山、佘国雄老师正在编写《白塘湖民俗》;生长于莆仙戏世家的俞国华老师正在编写《莆仙戏――国家的活化石》;生长茶农世家,爱茶如命的翁寿贤老师正在编写《茶的栽培与加工》。总之,校本教材的开发没有成为教师的负担,而成为许多教师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途径。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提升了教师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有职业幸福感。艰辛的开发过程,教师们付出的是汗水,是煎熬。深入社区考察,参与实践研究,走访专家能手,把经验性的教育转化为文本是艰难的,更何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收获是幸福的,他们的付出凝结成智慧的结晶,这种幸福对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无法言表的。教师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提升了职业的幸福感,开发过程也大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校本教材更要立足于学生,他们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

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因性别而异。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决定他们在对校本教材的选择上有着截然的不同。大部分男同学对《鳗鱼养殖》《木工基础》感兴趣,大部分女生更倾向选择《花卉栽培》,陈桥村周边的学生对《木工基础》情有独钟,白塘湖周边的洋尾村、上梧村、镇江村的学生对《白塘湖民俗》如数家珍。因而学校在校本教材的教学中,既要打破学科界限,要又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自主选择。共同的兴趣,团队的合作,反复得实践既增进了学生的友谊,又提高了学生的动脑与动手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找到个性潜能得以发展的场所,校本教材又能立足在坚实的人本基础上。

实践证明,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有社区的特色与学校的优势,要有基础教育作保障,要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实践,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社区与学校、基础教育与校本课程、教师与学生相得益彰。深深扎根于地方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校本教材将会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