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对话中教师的“收”与“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对话中教师的“收”与“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与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产生联姻,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

一、课堂话中教师的基本作用

课堂对话教学截然不同于以前的独白式教学模式,也不等同于现今的很多电视类的谈话性节目。它是学生、教师这两个显性对话构筑者和作者、编者这两个隐性对话构筑者之间的对话,所以它应该是“多向对话”,是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的复杂而有序的沟通交流过程,是大家情感交流、刺激新体验产生的最佳方式。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发挥一些基本的作用,如提出对话的中心话题、鼓励对话、及时反馈等。虽然在课堂对话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敢于质疑发问,从而形成一个乒乓球比赛式的你来我往的意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学习课堂。但是教师依然不可放弃的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个重要角色,依然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一身兼有“导演”“主持人”“听众”等多种角色,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

二、课堂对话中教师的矫枉过正

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似乎是矫枉过正,他们极力摒除传统的独白式、灌输式教学模式,选择将课堂完全交付给学生的方式,自己则似乎是个旁观者、无事人一样。他们误认为学生回答问题热烈,讨论轰轰烈烈,课堂气氛活跃热闹,这样的课堂就是对话课堂最好的呈现方式了。这种做法其实有失偏颇,没有完全理解领会对话课堂的全部宗旨。下面以我校高三年语文备课组潘老师的一节题为《议论文升格训练》的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于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所承担作用的一些看法。

【案例展示】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解读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课后要求同学们做一次高考作文评卷老师,给王一扬同学的作文《俯首甘为铺路泥》评分。

二、评分交流

1. 题目再现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刻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要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注意你的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规范。

2. 王一扬同学朗读原文

3. 交流评分标准

4. 整体感知原文

优点:观点鲜明,材料新颖,语言通顺

不足:结构松散,论据失当,说理不通,语言有瑕

三、升格训练

升格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提升优点,一种是修改不足。这节课我们主要采用第二种升格途径。

1. 下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从四个不足中选择一个方面加以修改。小组统一意见后,指派一个中心发言人参加全班交流。书记员庄静瑜、张晓蓉做好升格记录。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 王一扬同学就同学们的升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展示升格后的作文

书记员庄静瑜同学朗读升格后的作文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本次作文进行升格。

【案例分析】

虽然是公开课,但潘老师整堂课的进行都处于常规运行状态,在作文教学中的“小组互评制”、书记员、发言人等都是一种自然的常态,而不是临时刻意的安排。课堂活动组织严密,有秩序,对话的目标要求明确,有的放矢。整堂课中基本是学生的话语,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发言人发表该小组的意见,总计有10个同学自主发言,最长的发言时间达到5分钟。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这三个对话模式都在短短的一节45分钟课堂中较好地一一体现了。美中不足的就是作为课堂掌控者的潘老师在整堂课上的话语非常少,相对应的弊端呈现在小组发言人发言时,潘老师只注重和个别同学的讨论,泛泛而谈,缺乏点拨和指导。在一些同学回答错误或者相互矛盾的地方,潘老师也没有指明是非,导致同学们接受了一些错误的知识,心中的疑惑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

针对像潘老师这堂课所呈现出的这些问题,我认为课堂对话教学其实是对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备课要更充分,其次是要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既不能将所有活动一手包办,忽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存在,又不能将课堂全盘托出,过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性和判断能力。所以我认为在课堂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掌握一个度,做到收放自如。

三、课堂对话中教师要收放自如

所谓“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要放下师道尊严的姿态、放弃话语霸权、放些时间,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对话环境,让他们真正享受对话的权利。

1. 放下师道尊严的姿态,营造轻松自由的对话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抑制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师道尊严的阴霾时常笼罩学生的心头,学生在教师面前表达观点会顾虑重重,往往是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低头闪避、心中小兔乱跳。或者是老师鼓励同学回答,却出现全班长久时间鸦雀无声的尴尬场面。因此老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观念,多点微笑的容颜,多点和风细雨的轻柔话语,多点委婉含蓄的批评,切不可用怒目圆睁的神情、严厉粗暴的话语来疏远师生间的关系。比如来我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的泉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张老师在这方面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借班上课,此时师生间处于一种因为陌生而彼此客气的状态,在提问同学时他说: “这位同学来回答,我觉得你很辛苦,举了三次手了。”学生说“没有三次,两次而已”,这你来我往的一个简短的对话马上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跃,增强了学生对这位新老师的好感,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放下师道尊严的姿态还要求老师不能够以“百事通”的身份自居,允许教师自己有知识的盲点。教师不是学者专家,不是样样精通,所以在面对对话过程中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时,切不可含糊其辞、轻描淡写带过,而要敢于向学生低头,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讲解上的错误。

2. 放弃话语霸权,给予每个学生说话的平等权利

伏尔泰说:“我可以不在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对话课堂中教师的“导演”角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要将话筒交给学生,避免用教师想当然的看法取代学生个体的独立体验。我们也应摒弃“大家说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简单琐碎,缺乏挑战性的低级对话,也不提倡只将对话权利下放给个别比较活跃能说会道的同学的“一对一对话”。我们提倡的是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话语权,先让教师少说话,其次是鼓励每个同学愿意说话,再次是引导师生共同去说深层次的话。放弃话语霸权,还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对不同的“声音”都能以发现者的姿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以积极的心态去包容、接纳、评价和期待,如此语文课堂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对话模式。

3. 放弃些时间,给课堂对话预留空间

课堂对话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预留些空白,正是这些空白才使学生有了思考和发言的时间和空间。要使对话能够真正有效地展开,教师要跳出知识填鸭式的传播怪圈,在实践中要舍得删繁就简,给学生预留足够对话的时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准备的教学内容会因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而阻碍了正常的教学预设发展。有的老师为了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行色匆匆,自顾自地讲解,对学生的质疑或者轻易否定或者置之不理、充耳不闻;有的老师等不及学生慢慢思考,又不善于或者懒怠于启发引导学生,干脆就直接代替学生回答,造成一种虚假对话的假象。所以在课前预设阶段,要给对话留出相应的时间,以保证对话能够真正有效开展。

除了能够大胆宽容地“放”下,对话课堂还要求教师要学会“收”,只“放”不“收”只会让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过程无序,课堂对话虚假进行。所谓“收”,亦即控制,包括收住场面、收住话题、收住答案这三个内容。

1. 收住场面,保证对话课堂有序进行

对话课堂是一个动态课堂,是思想互相碰撞、交流、刺激的过程,如何促进这个过程的有效展开,目前大多数老师的操作方法是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抛出一个话题,不做分析不做指导,让学生放羊式地自由交流。过于开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自觉性的过分期待,导致的结果是小组合作方式有名无实,甚至出现滥竽充数,自顾自谈些无关紧要的闲事,把语文课堂当作聊天室的情况。看似轻松愉快热闹的场面,掩盖下的是苍白空洞、一无所获的教学成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控制对话场面,严肃纪律原则,指导并监督这个小组“生生对话”的实质性开展。

2. 收住话题,让对话有的放矢

所谓的对话简单说来就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课堂对话需要教师是一个心思缜密的设计者,即提问者。提问什么,问题难度如何,提问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课前预设阶段做精心的考虑和妥当的安排。尤其是在生生对话、师生和文本间的对话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向学生明确具体话题,对话目标明确、集中、可行性强,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进行思考、发言。话题过大,学生就无所适从,泛泛而谈,甚至谈论内容不在同一个范围层面上。或是话题过小,答案显而易见,失去对话交流的意义。所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要发散调度,灵活控制对话的动态发展,适时控制话题的集中单向,让对话过程有的放矢。

3. 收住答案,让对话有个客观中肯的评价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一种新教育理念,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开放性多向性思维,杜绝教师以尊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并在对话中用单一绝对的答案覆盖学生的个人主观想法。但是因此出现很多教师无目的无原则地鼓励、采纳所有同学的发言意见,唯恐打击了个别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全部吸收的方式只会助长同学的胡说、浑说,对于教学效果绝对没有帮助。所以我们希望教师也要拿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针对不同同学的答案要做出不同的回应,给予或肯定、或否定、或还待商榷的评价。比如在上《议论文升格指导》这节课中,一个学生说“这个作者说自己的,说得很爽”,泉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张老师就总结说“这个作者没有扣题”;一个学生认为“议论文不用反问句,要用肯定句”,张老师说“议论文可以用反问句,它反而可以增强议论的语气。我估计你要表达的是结尾部分最好用肯定句,是这个意思吗”;还有一个学生询问张老师“议论文的材料可以涉及社会的阴暗面吗”,张老师说“可以,主要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评价”……针对学生们的不成熟的回答或者出乎意料的提问时,张老师都能够从容自若地做出解答和“删繁就简”“化腐朽为神奇”的点拨,让对话结果有是非对错之分,这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之责。

课堂对话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比较明显的操作效果,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回答,敢于质问,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乐学好学;对教师而言,这是了解学情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最可行的办法。因此,这种方式已为人们所赞赏和推崇,成为现今比较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只是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们要掌握一个度,做到收放自如,切不可盲目心急,让教育走向另一个随意散漫的极端。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泉港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