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扣文化发展,传桃李百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伴随着教育承载的文化传承作用日趋显著,传统的制度管理、经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更注重“人文”和“文化”情怀,塑造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校文化受到各个学校的高度重视。领导与学校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学校文化既是领导持续倡导、传播和培育的结果,又时刻反哺着领导的精神风貌,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实施有效的文化管理。
关键词:中学校长;文化管理;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媒体形式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引导的偏移,原本在高等教育阶段拓宽的文化教育已经偏移至中学阶段。如何建立起一套中学阶段的文化教育体系,如何营造中学的文化教育氛围已成为中学校长有效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1]说明我们的党已经从施政纲领的高度上解读文化的意义。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取向逐渐成熟的阶段。建立统一的文化认同需要有师生共同营造文化氛围。“文化的营造主要取决于校长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校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决定学校的领导文化,领导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发展”。[2]中学校长作为学校文化管理与文化实施的具体设计者与推动者,用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取向与文化认同,真正做到以文化的百年乃至千年传承,延续文化理念的源远流长。
1、耕耘文化沃土 翻种文德艺兴
学校文化管理意味着学校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提升。具体是指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为核心的厚重的校园文化精神,激励和规范师生的行为,真正实现文化型校园建设。
中学时期是学生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各级各类中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管理方面的不足,在学生的培养上单纯地以考试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学校实施文化管理而达到的学生自身文化传承。校长作为文化管理的核心人物,有效的实施文化管理,建立文化的沃土,播撒文化的种子,中学校长要完成这样的培植过程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文化管理是实现学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要求
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3]这一定义将教育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强调教育不单是知识的学习过程,还包括意志、品德等通过文化传递而传承。陶行知也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4]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育人就是将教育人性化,通过文化价值的引导,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
(2)文化管理是彰显学校“以人为本”的需求
现代学校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优质的教育,学校教育本身不能是“重少数,轻多数。”以往那些不着眼于人全面发展要求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不惜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对受教育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的发展在于文化的拓展,学校的进步在于文化的积淀。毕竟,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核,这就决定了文化管理必将成为现代学校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3)文化管理是校长“文化”和“人化”双重管理的需求
我们对于中学校长领导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于“学校”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深切理解之上。学校领导应该是一种文化和人化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5]因为对于学校的领导,文化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行政影响力,翻开国内外的学校发展史,越是名声显赫的学校,其领导者的文化影响力越大,没有一所学校在是在缺乏文化影响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仅仅依靠行政管理的强制手段而称其为名校的。所以非权力的影响力大于权利的影响力,人性魅力大于世俗魅力。
作为校长,应该把对学校的关注点从外在的追求逐渐淡化转向内在于学校的文化精神的打造。用文化的影响力和精神内核去培养和教育每一个人,将“文化”和“人化”有机结合,在文化管理的舞台上尽显英雄本色。
2、如何提升中学校长的文化管理
作为一名中学校长,如何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研究学校文化推进的心理学机理、将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化、制度化,发挥领导者和典型人物的作用将会成为实现文化管理的必要过程。
(1)学校文化要有好的定位
要有效地推进学校文化,就要有一个准确定位。现代学校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分数(升学率)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学校领导者越来越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播应该是超越管理、超越制度,最终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文化信仰。
(2)学校文化推进要形成心理认同
学校文化的推进实质上就是追求学校教师对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的一种认同。是一种从少数教师有意识认同——多数教师有意识认同——全体教师潜意识认同——全体教师潜意识自觉行动——无为而治的过程。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对意识和潜意识有过这样的解释:意识是最表层的部分,潜意识是一种深层的,意识阀则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中间,它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不良情感进入意识,而把它们压入潜意识当中,把意识和潜意识隔开。
因此,学校文化推进的核心任务就是把已经准确定位学校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由教师的表层意识认同,通过意识阀压入深层的潜意识,转变为自觉行动。
(3)将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化、制度化,发挥领导者和典型人物的作用
校长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有影响力的学校精神。作为校长,第一提出理念与价值观,进而推出典型人物与事件,即用管理学中的“10/10”原则,即前10%的优秀人物与事件作为正面典型,后10%的负面人物与事件作为反面典型,从而使师生认识到正负之间的差距,使行动有坐标,理想有目标。从理念的高度将典型的行为和事迹提炼成故事,以故事承载文化,在广泛的传播中使学校文化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第二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保证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推行“80/20”法则,即用20%优秀文化吸收者带动80%的文化跟随者;用20%的文化渲染强度解决80%的存在问题;用20%的时间来解决文化传导中80%的问题。文化本身不可能估计到所有的方面,“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控制住文化的主流才是文化管理和传承的关键所在。
3、研究中学校长的文化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启示
学校管理是文化管理,学校文化是管理者文化,作为校长,应该认识到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精神、风气、制度、行为和环境等要素的集合体”。[6]要依靠文化的力量来弥补制度管理的缺失,来培育良好的校风校纪,使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使制度和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校文化管理是一种内隐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决定着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成败。文化是根、是魂、是格、是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教师的首要责任,何为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同时也是将文化深植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未来发展走向是什么?学校的目标和发展走向构成了师生的共同理想或愿景,学校要能够凝聚人,培养人和发展人,其核心在于文化管理的实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校成为文化传播的土壤,在整个的环境中给学生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有远见的校长应把握学校自身的文化根基,梳理学校自身的文化脉络,整合学校自身的文化元素,” [7]让文化落到实处,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新华网.
[2]张俊华.影响学校改进、提升与发展的领导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8,(22).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3.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
[6]魏本亚.论中学名校文化建设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7]苏建华.校长怎样实现文化立校[J].教育科学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