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同等重要。本文对如何使城镇化在生态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加以思考和探究。利用生态学方法,构建一个安全的城市生态格局来解决城镇化中的生态不安全、不平衡问题,使得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91-02

一 城镇化与生态城市

1.城镇化

在中国,镇和市都属于城市型居民点,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完全同义。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总的来说,城市化反映了乡村变为城镇的一种复杂的过程。但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致,对城市化的概念也有不同的提法。其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提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其中锅炉、汽车与工业设备排放大气污染物比重很高。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而导致城市佝偻病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还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出现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这与大气污染是有密切关系的。

2.水体污染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工业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注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使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矿物含量超标,从而使人或动物长期饮用后中毒甚至死亡。另外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从而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影响城市美观,降低城市生活质量。

3.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但是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地球气温升高还会引起海水变暖和膨胀,两极主要是南极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地球气温升高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进而破坏农、林、牧、副、渔生产,降低农产品产量,从而使世界性生态环境危机、食物危机和人口危机更加严重。

4.噪音污染

城市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噪声四大类。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工业噪声一般较高,它是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此外噪声还对人们的听力有所损害。

三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既然生态城市需要社会、经济、自然三者来协调发展,那么构建生态城市就应同时从这三方面出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三者构成一个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1.社会

社会方面由于人占主导地位,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合理。如:工业合理布局,以方便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工厂之间互相利用废气,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公交出行的价格,合理、便民地设计站点和路线可减少车流量;改变燃料构成,开发新能源;要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选用低硫燃料,对重油和煤炭进行脱硫处理,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氢燃料、地热等新能源;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加大环保教育,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此外,发展卫星城市,将人口往城市迁移,减少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地少人多的矛盾。

2.经济

经济的增长不一定非得需要工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旅游、科技教育、服务、种植等其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与环境是存在一定互利关系的。如加大城市环境建设,可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从而带动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城市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最后又将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与保护中,使得环境、经济、人构成一个循环体系;还可投入某类产品(如石门的柑橘)的发展,形成适合当地环境的特殊产业。

3.自然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环境、绿地便是城市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地质已是先天存在,虽说可以改造,但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景观格局深深地影响并决定着各种生态过程。景观格局通过斑块、廊道和基质表现出来,格局影响景观内物种的丰度、分布及种群的生存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在城市中斑块主要是供人们休憩的游园绿地,廊道主要指城市中与周围异质的狭窄带状的镶嵌体,通常沿河流、道路分布。绿地斑块、绿地廊道相互交接构成景观的绿地网络。绿色景观除了美化城市、吸引游客外还起着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进而改善局部小气候。因此,绿色景观的合理布置也非常重要。如在工厂周围、道路两侧,可配置一些可吸附有毒气体和灰尘的植物;在道路与居住区、学校、医院等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既可隔离一部分噪音还可提高环境质量。

四 结束语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们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集中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商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是聚集资源、聚集财富、聚集能力的中心场所,是人类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其产生的各种废物流远远超过了自身的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综合性的“城市病”,如严重的城市污染、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以及城市人口导致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教育与卫生条件滞后等大量的社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城市处于“唯经济发展”的“生态失落”状态,因此,城市生态安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志宇、玄凌海.景观生态格局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5):25~26

[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